粤剧在成为特区的香港将更发扬光大?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开幕

戏曲中心还未建成已经“好戏”连场,花边新闻与争议的背后,是香港如何在特区时代以本土传统重建文化身份,立足国内和国际⋯⋯
历时八年的戏曲中心终于开幕,位于二楼的茶馆剧场上演折子戏《狄青与双阳宫主之追夫》。
香港 艺术 风物

香港通高铁了,在总站西九龙站和港铁柯士甸站相贯通的行人隧道里,普通话与行李箱滑轮的回响交织一处。看不见地面街景,隧道里感觉上去,似乎同中国大陆任一高铁站也无多大差别。高铁总站新近落成,许多指示牌还未挂好,而笔者在其中,终于找到要找的那块: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

数月来,关心香港文化的舆论场里,传媒或网络,都在关心这件事——戏曲中心历时8年筹建,终于于去年12月在西九文化区落成,跨年之际举办一连8日的免费表演过后,再于1月20日正式开幕。中心号称为传承戏曲文化而设的世界级表演场地,走入这座现代化设计的场馆,里里外外还在做着各种测试,而行李箱与普通话的声浪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扑涌而来的全粤语声境。

茶馆剧场亲历

戏曲中心整体结构里最瞩目的,当然是可容逾千座位的大剧院,而笔者觉得更有趣味的,却是可容200座席的茶馆剧场,据称可令观众边喝茶边看戏,融会了中式品茶赏戏的传统。亲历其试演,见此“茶馆”乍看上去与一般的黑盒剧场无异,只是座席并非剧场般层层递升,而是舞台高踞一方。加上两侧包厢,好似去掉了帐幔和雕梁的正乙祠戏楼。

司仪的粤语字正腔圆,台侧和台顶皆有中英文字幕。丝竹管弦,从“牡丹亭惊梦”之“幽沟”、粤剧戏宝《帝女花》之“香夭”,到青春逼人版“妆台秋思”,除锣鼓音量略低、舞台略小之外,观、演程序与一般的粤剧会堂演出别无两样。最后一出武场折子戏《狄青闯三关》之“双阳公主追夫”,锣鼓震动警钟,观众随指示循台边疏散。转入后台,却见挂彩神楼正在恭奉粤剧遵奉的华光先师。

造价27亿的戏曲中心,不单是西九首个启用的表演场地,更是自铜锣湾利舞台于1991年拆卸后,香港唯一专为戏曲度身订造的舞台。

茶馆剧场,杜咏心粤曲演唱《高平关取级》(选段)。
茶馆剧场,杜咏心粤曲演唱《高平关取级》(选段)。
茶馆剧场,折子戏《狄青与双阳宫主之追夫》(选段),表演由演员谭颖伦、陈禧瑜领衔。
茶馆剧场,折子戏《狄青与双阳宫主之追夫》(选段),表演由演员谭颖伦、陈禧瑜领衔。

造价27亿的戏曲中心,不单是西九首个启用的表演场地,更是自铜锣湾利舞台于1991年拆卸后,香港唯一专为戏曲度身订造的舞台,即以现代方式保育这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艺术。

缘何多争议?

占地41公顷的西九龙文化区,1999年由董建华政府首先提出。最初构思只是一个用来举办盛事、吸引游客的综合场地,交地产商作单一招标。2004年地产商纷纷交出规划方案,文化界及市民才如梦初醒,质疑官商勾结、贱卖土地,亦担心项目的文化成分。2006年,曾荫权政府从善如流,改由政府一笔过注资216亿成立管理局。

就在此西九文化区推倒重来之际,粤剧团体组织八和会馆成功游说政府在项目中加入戏曲场地。由于其他地段需等候高铁站工程完成才可动工,戏曲中心先拔头筹,成为原拟17个演艺场地之中首个落成项目。占地13,800平方米的戏曲中心,由加拿大籍华裔建筑师谭秉荣设计。外墙由12000块铝片组成带有动感的帷幕造型,中庭墙身掺以红色,给人外冷内热的感觉,亦与油麻地一带“旧九龙”与西九龙“新填地”的强烈对比遥相呼应。

过去数年,除了超支与延误,戏曲中心最甚嚣尘上的争议,为其英文名命──粤剧在香港约定俗成译为“Cantonese Opera”、而学界对戏曲亦有“Chinese Opera”之旧称,均为西方中心的归化翻译,容易误会为华语歌剧。为以正视听,西九决定沿用香港艺术发展局于1996年率先采用的拼音,以普通话拼音写成“Xiqu”,与西方音乐分庭抗礼,更与其他非西方传统如能剧(Noh)或歌舞伎(Kabuki)看齐。然而在中港关系剑拔怒张之际,“Xiqu”一词被本土派质疑“媚共卖港”,更以粤语谐音“私处”加以污蔑。

从台板到外墙、租金与造价、粤剧界到本土派、管理局到行业公会── 戏曲中心还未建成已经“好戏”连场。花边与争议的背后,其实是香港如何在特区时代以本土传统重建文化身份,立足国内和国际。

戏曲中心大剧院共有逾1000个座位及18个轮椅位,分为堂座及楼座。
戏曲中心大剧院共有逾1000个座位及18个轮椅位,分为堂座及楼座。

历时8年,戏曲中心终于开幕,镁光灯又聚焦到另一出闹剧去──开台演出,花落谁家的?西九邀来现年90岁并已息演40年的粤剧泰斗白雪仙担任艺术总监,指导弟子陈宝珠与梅雪诗主演《再世红梅记》。千载难逢的黄金组合,定价在200到1000多元的9场门票,在网上开售2小时即爆满,失落的戏迷怨声载道,而以为对开幕演出志在必得的八和会馆亦极度不满。管理局惟有加插“开幕前奏”系列,遵照开台惯例先演《碧天贺寿》与《六国大封相》等例戏,并由八和会馆主持开幕仪式。

从台板到外墙、租金与造价、粤剧界到本土派、管理局到行业公会── 戏曲中心还未建成已经“好戏”连场,花边与争议的背后,其实是香港如何在特区时代以本土传统重建文化身份,立足国内和国际。地方戏曲所牵涉的文化政治,恐怕并不止于它的英文翻译,而在于它如何凭借“世遗”的加持,在众多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藉香港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管理,包装成地方特色,亮相国际舞台。

香港粤剧界之所以少有参加中国国内比赛,是因为粤剧仅在香港本土已经太有市场。

西九表演艺术主管(戏曲)钟珍珍。
西九表演艺术主管(戏曲)钟珍珍。

传统vs现代,进攻vs削足

戏曲中心开幕前夕,我在刚启用的办公室访问了西九戏曲主管钟珍珍。在美国修读灯光设计的她,虽然不是红裤仔(注:粤剧科班学徒)出身,却是资深艺术行政人员,曾在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芭蕾舞蹈团和香港中乐团任职,管理过85人大乐队,更熟悉国内行情。当其他同事因为工作文化差异,视北上为畏途,她却为上海世博香港展馆统筹表演。2011年钟珍珍加入西九,负责首届“西九大戏棚”,在即将动工兴建戏曲中心的位置搭建传统戏棚,上演出贺岁剧目,更把名伶请到油麻地街头,由著名摄师Michael Woolf 拍摄造型照。大戏棚成功为遥不可及的西九文化区打响头炮,不单吸引12万人次进场;地道的演出场合,更让猎奇者大饱眼福:“800个座位的竹剧院本身已经值得造访⋯⋯在里面观看‘歌剧’真是与众不同。不单看台上的演出,也观察所有的观众反应。”那次活动影响广泛,也获得CNN Travel的隆重推介

当其时,戏曲中心仍是空中楼阁,团队的准备已是紧锣密鼓──筹办粤剧新星比赛、考察国内老戏台、与各省市剧团打好关系、监制西九节目。一切既为保留传统、也为拓展观众。2016年12月,钟珍珍把新生代演员黎耀威、黄宝萱及吴立熙排演的《霸王别姬》带到北京首演,揉合走四门、跳大架与中州韵等传统功架,把经典老戏浓缩成75分钟,立即旗开得胜,于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获“年度最佳小剧场戏曲”奖。“小剧场戏曲在国内大行其道,90分钟为限,鼓励演新戏。我们获奖后,大家问我们怎样参加。我说其实人人都可以去,台湾也派了两个剧目去。”钟珍珍边谈边亮出演艺监制的敏锐眼光,并指出香港粤剧界之所以少有参加中国国内比赛,是因为粤剧仅在香港本土已经太有市场。

每年观演30场以上的票友大有人在,粤剧作为唯一的商业剧场,票友比起其他表演艺术的核心观众,更愿意以真金白银支持自己偶像。然而隐忧却在于60岁以上女性为主的观众层,不单将令票房无以为继,艺术品味亦容易过於单一。

戏曲中心造价27亿,是西九首个启用的表演场地,更是自铜锣湾利舞台于1991年拆卸后,香港唯一专为戏曲度身订造的舞台。
戏曲中心造价27亿,是西九首个启用的表演场地,更是自铜锣湾利舞台于1991年拆卸后,香港唯一专为戏曲度身订造的舞台。

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音乐在过去一百年从未停止过改革。现代人耳朵嫌古琴太细声、却投诉锣鼓吵耳。即使是戏曲票友,亦早已习惯了大会堂式的文明观戏── 准时开场、对号入座、严禁饮食、保持肃静。而新建的戏曲中心,除了千人大剧院外,却鼓励回复“边吃边看”:“香港80%的市民没有观看表演艺术的习惯,又常嚷着要开发新的旅游点。如果有外国朋友想看香港文化特色,茶馆剧场就是最好的入门尝试。饮茶、食点心、看粤剧⋯⋯全部都是广东文化。一下子去看四个小时大戏,可能真是有点难度。但90分钟的节目,快要开始觉得沉闷便完场。”

参考过北京的正乙祠戏楼、湖广会馆、恭王府戏楼,甚至澳门所余无几的茶楼歌坛之后,茶馆遂以提供“精致易懂的完整戏曲体验”为定位。剧场座席放弃西方剧场居高临下的设计,回复传统戏曲“高台教化”、传播道德的观-演关系。但又刻意压低锣鼓声浪,把击乐部藏在幕后。为了平行传统与现代,钟珍珍苦笑喧天锣鼓无奈变成“压抑锣边花”,为的只是希望不要赶客。演出场合的改变,使得音乐美学亦要削足就履。

除了看得到的美学外,西九要带进粤剧界的,还有经营方式。香港粤剧虽然逃过了中国内地的破四旧和文革对传统艺术的毁灭式伤害,却也没有国家支持和院团制度为后盾。创作自由与市场主导,正是铜板两面。西九的市场调查显示,每年观演30场以上的票友大有人在,粤剧作为唯一的商业剧场,票友比起其他表演艺术每年观演10至20次的核心观众,更加愿意以真金白银支持自己偶像。然而热烈的掌声背后仍然藏隐忧──60岁以上女性为主的观众层,不单将令票房无以为继,艺术品味亦容易过於单一。

香港粤剧的“埋班”方式,会按每一台戏的剧目需要、人员档期和主会要求,以一期一会方式整合。加上场地和乐师成本昂贵,耳熟能详的剧目,通常只会“讲戏”,不会排戏。而戏曲中心的“茶馆新星剧团”,则以合约制聘用演员乐师,并由现年72岁的大老倌罗家英担任艺术策划及导演:“由星期三至星期日每天都演⋯⋯就是再蠢的演员,也一定会进步。除了排戏还会有练功课。乐师也要精益求精,即使没有演出,也要如常排练!”钟珍珍不敢奢言自己是在搞改革,只是希望“每一样事情都行多一步”。看罢茶馆剧场的整体设置,市井民俗变得附庸风雅。精品化、青春化的程序,不禁令人联想起千禧年初白先勇监制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

八和会馆,既古老又华丽的神楼。
八和会馆,既古老又华丽的神楼。
八和会馆一千个会员名牌,长期挂在壁上。
八和会馆一千个会员名牌,长期挂在壁上。
八和会馆历任主席的照片。
八和会馆历任主席的照片。

“这几年真的很关键,如果不紧赶传授,许多老戏便随老一代伶人老去而失传。”

八和会馆的努力:艺术家当家作主?

穿过生果档,在油麻地转入一幢唐楼按动电梯到达四楼,便见用隶书写成的“香港八和会馆”六个大字。总干事岑金倩亲切地领着我到办公室参观──现代化的办公室一人一电脑,近门的神楼既古老又华丽,由名伶李香琴、邓碧云、梁汉威和祁少英等供奉的神坛神帐,就像戏服一样的华丽,用来供奉张五先师、谭公、华光先师、天后和田窦二师。1000个会员名牌,长期挂在壁上。自1953年成立以来,香港八和一直香火不绝。

修读中文、专攻现代戏剧的岑金倩,因为协助申请把古迹活化成为粤剧培训基地,而与八和结缘;之前曾在香港艺术发展局、录影太奇、香港艺术中心及艺穗会工作,不单擅于撰写计划书和研究报告,待人接物更面面俱圆:“这里保留了所有的传统,例如岁晚派利士(红包)。以前普遍经济环境不好,只有老倌收入比较可观。岁晚息演,许多手足手停口停,老倌便拿钱出来。以前真的会派米和派腊味,现在就改成派利士,作为一个行业,要同舟共济。”岑金倩说。

“八和”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于广州成立之时设有八个堂会,分别是兆和堂(公脚小生)、庆和堂(二花面六分)、福和堂(旦行)、新和堂(男丑和女丑)、永和堂(小武和武生)、德和堂(打武家)、普和堂(棚面乐师)和慎和堂(坐舱班政人员),对外处理买戏合约、对内执行行规。1949年后,文化事业收归国有,“封建传统”却在香港生生不息。八和除了派米,还曾办过学校、诊所、安老宿舍;与香港最早的华人慈善组织东华三院亦关系密切,不少伶人百年归老后,会安葬在东华义庄。故此每年春祭,八和仝人列队拜祭,场面浩荡。已在国内绝迹的神功戏,虽然数目亦已今非昔比,但仍维持着每年约40台产量,在香港各区搭台,大部份合约份都在八和签订。在传统职能之外,八和亦继续守护业界利益,包括向政府争取场地、兴办戏曲学院,和禁绝国内剧团非法接办本地神功戏等。

油麻地戏院上演八和会馆的 《桃花湖畔凤求凰 》。
油麻地戏院上演八和会馆的 《桃花湖畔凤求凰 》。

一个周五晚上,我走进由二级历史建筑油麻地戏院,欣赏由名伶尹飞燕担任艺术总监的《香罗冢》。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戏,双生(阮德锵、文华)一旦(琼花女)分担戏份,尤以小武最为突出。戏曲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表演艺术(相对于以剧情为中心的话剧),需要经年累月浸淫,演员越老越好看。从学习基本功开始到初踏台板,要有六、七年功底。除台柱外,连同下栏、乐师、衣箱、提场等等,起码需要3、40人才能开演:“粤剧有近万个剧本,常演剧目也有百多个。学院没可能教授所有剧目。如果你是班主,当然亦只会选择例如《帝女花》等人人懂演、市场又有保证的剧目。”岑金倩说。如果要写新戏,由编剧、排戏到订制服装,起码要在大剧院演上30场才能回本。“这几年真的很关键,如果不紧赶传授,许多老戏便随老一代伶人老去而失传。”除了旧式人情味,岑金倩在八和工作最大的满足感,来看到老传统得以继续。

在油麻地戏院观赏粤剧的观众。
在油麻地戏院观赏粤剧的观众。

业界对戏曲中心当然寄予厚望,但不少政策均令人摸不著头脑,包括委任外籍表演艺术总监方美昂(Alison Friedman)、彩排与演出价格租金体齐,和自行组织茶馆新星剧团等。

业界与西九如何磨合

2009年粤剧被纳入世遗,带来的并不只是光环,政府每年都要向联合国跟进汇报,确保有项目得以承传。2012年,八和成为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场地伙伴,每年在油麻地上演近百场大戏。3、4个小时的足本粤剧,戏票才不过百多元,戏迷过足戏瘾;新秀也有磨练身手和获老倌指导的机会。

“唐涤生的戏虽好,但也限制了戏路发展,例如越来越少人演武场戏⋯⋯有了油麻地戏院之后,古腔或老戏如《六郎罪子》、《平贵别窰》和《金莲戏叔》等,也有人去演。”岑金倩说:“粤剧既是本土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对政府来说绝对政治正确。”虽然难望与广州文学艺术研究院一年撰写十出新戏媲美,但好处却是艺术家自己当家作主。业界对戏曲中心当然寄予厚望,但不少政策均令人摸不著头脑,包括委任外籍表演艺术总监方美昂(Alison Friedman)、彩排与演出价格租金体齐,和自行组织茶馆新星剧团等。

12月30日,戏曲中心正式开台。我随引颈以待的戏迷进入位于四楼的千人大剧院,观赏开台例戏《碧天贺寿》与《六国大封相》。“封相”讲述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有功,因被封为丞相── 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几乎没有剧情,却是重要的开台仪式,既供观赏排场,也让所有演员各显身手。演出正式开场前,特首林郑月娥敲向大锣,寓意西九正式开锣。市民座无虚席,从舞台到洗手间的整个观演体验,又再回复全粤语声境,除了默默无言的英文字幕。台上的帝皇将相,与台下的官盖云集,舞台与现实彷如倒映。谢幕之后,八和会馆主席汪明荃再行致辞,寄语戏曲中心“无忘初衷”。据说逢周三到周日的茶馆剧场,即使场场爆满也不能收回成本。号称自己立足本土、放眼国际的西九文化区,如何把传统发扬光大,还要拭目以待。

读者评论 1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多謝各位指教。現綜合回應。
    粵劇曾是普及文化甚至是惟一的娛樂。雖然現在已無復當年盛況,但作為本土文化,自有其堅韌的生命力。除非粵語被禁,否則很難會有完全消失的一天。而且在眾多需要大量政府補貼的表演藝術之中,它仍是唯一能在港生存的商業劇場。建議大家入場看看,便知道粵劇仍是活著的傳統。

  2. 謝謝梁寶的文章
    回覆傳統戲曲「高台教化」
    回覆 應為 回復?

  3. 改正一個錯字:「不暖」應為「不斷」。

  4. 我的上一個評論 @Cwy寫的我覺得就是這樣一個意思。粵劇發揚光大我覺得是不可能的了,時代在變化,文藝娛樂形式亦不斷變化,粵劇是存在於過去的、適應於過去的一種文藝表現形式,現在有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劇,在中國,粵劇會式微,在西方社會,歌劇也許也會逐漸式微,在未來的社會,我覺得更加有意義的,是發展、創新文藝娛樂的表現形式,不暖追求發揚已經過時的文藝娛樂,無疑是在作繭自縛。

  5. 不知為何這個戲曲中心讓我想起「紀念碑」。紀念碑最諷刺的地方在於,我們把紀念的責任都留給紀念碑本身。彷彿在對自己說我已為你做了紀念碑所以我們之間再沒有任何拖欠。

  6. 有意思,下次若到香港會想去走走。

  7. 有電梯直上。開演觀察,大致暢通。

  8. 保留受訪者原話。另,粵不是越。

  9. 别忘了针对长者的无障碍设施,戏曲中心的台阶太多,长者容易不慎跌倒。

  10. “越剧仅在香港本土已经太有市场”这句貌似有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