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Kelly!你来啦!你好吗?”
包含即将开幕的上海空间在内、拥有10个空间的艾曼纽・贝浩登,一看见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021共同创办人应青蓝,就飞奔前去寒暄一番,还附送热情的拥抱,以见彼此独特的关系。这一刻,是“国际”画廊东道主遇见“中国”收藏家代表。画廊东道主和收藏家,一直是艺术界最重要的维系力量。而收藏家去画廊参观,无论交易与否,皆展示了藏家对于画廊主和艺术家的重视。据悉,香港贝浩登画廊于3月26日开幕的美国艺术家KAWS个人展览,在开幕前作品便被抢购一空了。这炽热气氛与中国收藏力量很强大有关?瑞银(UBS)日前公布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中国真的是超英赶美,超越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艺术市场。
他们都爱香港
这边厢,刚在香港红磡开骚10场的周杰伦,除了中间抽空到画廊透气,一唱完骚也赶到Art Basel来逛。他和KAWS的合照,短短2天就吸引超过9万个人按赞。随后他还到由德国Sprüth Magers画廊和美国Skarstedt画廊在香港海事博物馆展出的George Condo个展,让原属于艺术圈的火热话题,瞬间成为全城焦点。而拍卖巨擘苏富比金钟的展示厅S|2空间中有张Condo的作品,据传是潮流天王陈冠希拥有的。
不但艺术家出席,鲜少公开谈话的外籍画廊老板都亲自飞来开幕,在开幕的时候,都以深爱香港,作为艺术社群一员为荣,更彼此赞誉对于香港艺术界的贡献。原本作为对手的烟硝味,都在热爱香港的氛围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每年3月的Art Basel,似乎都有著无数的话题,今年似乎战线提前从年初就开始。地产项目,不再局限于公共空间艺术装置和雕塑,而是把写字楼动到艺术上头,可见艺术真是门好生意。地产商龙头恒基兆业地产的项目H Queen’s就趁著越来越蓬勃的艺术交易,在皇后大道中兴建一栋专为艺术展示的大楼。楼高26层,以“提供有别于传统的艺展空间,有利促进艺术发展,扩大接触及欣赏艺术的群体”为号召,跟几百公尺之远的毕打行争取“艺术大楼”之美名,打造属于香港独有的“垂直艺术特区”,吸引了David Zwirner、Pace Gallery、Hasuer & Wirth等国际大腕级画廊纷纷进驻。H Queen’s现场人潮汹涌,香港的排队文化蔓延到参观艺术上,让人以为是哪个潮牌又限量发售了。
在26号 Art Basel 前夕,几乎所有的画廊都抢在当日举行媒体预展和开幕,媒体和重要的宾客们无一幸免,也得走著楼梯在垂直村落上下移动。不过,可以看出这些国际画廊对香港空间的重视,不但艺术家出席,鲜少公开谈话的外籍画廊老板都亲自飞来开幕,在开幕的时候,都以深爱香港,作为艺术社群一员为荣,更彼此赞誉对于香港艺术界的贡献。原本作为对手的烟硝味,都在热爱香港的氛围下,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是艺术的一家人”,Pace Gallery的总监Marc Glimcher就曾说:“我们非常开心我们在H Queen’s的开幕,有著林明珠(Pearl Lam)、David Zwirner、Hasuer & Wirth陪伴和展示,这里将对香港艺术生态发展有显著的增添。”
一枚硬币,两面真相
不过艺术的发展若仅有商业交易,那将只会是行事历上的一枚注记,就跟会展中心的登记一样。香港从过去到现在缺少指标性的文化机构,直到2010年西九龙文化园区成立,其后才渐渐有了雏形。本地资深艺术评论人梁宝山,曾在今年台北国际书展推出其抢在Art Basel前夕出版的《我爱Art Basel》一书,书中详尽地观察到这十年间香港的艺术发展,她指出西九的旗舰作用,短短几年内让香港艺术生态市场化、主流化和国际化,让2008年创立的Art HK有更多机会迅速扩张。
伦敦画廊主Ben Brown是在香港出生,2009年,他在毕打行开设了第一间画廊,此举作为国际画廊在香港发展之滥觞,开启了加乘的效应。无独有偶,Art HK创办人、前Art Basel的香港总监任天晋(Magnus Renfrew),在他最近出版的著作《Uncharted Territory: Culture and Commerce in Hong Kong’s Art World》中,更明确点出国际画廊来香港积极扩展,除了可以接纳广大的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可以提早和M+接触,让旗下的艺术家有机会进入典藏,也有机会能够有非商业形式的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我爱Art Basel》和《Uncharted Territory: Culture and Commerce in Hong Kong’s Art World》这两本书,恰好是本地人对非本地人,非商业人士对商业人士,再加上梁宝山诙谐锋利的笔触对比Magnus沈稳、宛如新闻稿般不带任何感情的笔触,实在构成了非常有趣的对照。尤其是梁宝山和Magnus各自的立场和专业,正如一件事情的两面,夹在其中的莫过于艺术公关的协调,要如何面对普罗大众维持客户信息,如何处理形象和立场的塑造以及不同形式的角力。
各方艺术机构、画廊无不使尽全力、花招百出,可说是方兴未艾、遍地开花,各自企图在充满商业交易的气息中展现公益的样貌,来弥补大型文化机构的尚未落地。
艺术界生态怎么玩
艺术界的生态系跟其他生态系一样,都需要大大小小的机构和组织构成。但过去在香港,常常是拍卖行说了算,到现在依然是市场挂帅,市场中受到欢迎的艺术家,就是“好”的艺术家。不过,在香港也有许多非牟利组织如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Para Site、Asia Society都提供了不同于商业运作的选择。尤其是Asia Art Archive,提供了区域艺术研究的资源和网络。至于即将在M+落成前展开运作的大馆(Tai Kwun),则标榜将以香港当代艺术为重心发展,以对比M+的国际宏观视野。再加上两个以地产为背景的机构,新世界K11 Art Foundation和南丰六厂基金会(Centre for Heritage, Arts and Textile),无论其传递的信息如何,至少还提供了艺术家展示和被观赏的机会,这也显示了在香港,商界所看到的艺术能够带来的效应。
也正是看见了这股似乎永不止尽的艺术风潮和Art Basel带来的人潮,各方艺术机构、画廊无不使尽全力、花招百出,可说是方兴未艾、遍地开花,各自企图在充满商业交易的气息中展现公益的样貌,来弥补大型文化机构的尚未落地。“艺游香港”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它以香港首次大型雕塑户外展为题,邀请森美术馆馆长南条史生和皇家艺术学院策展人Tim Marlow 策展,而宣传单上看到的是满满一整页赞助和画廊合作伙伴。
不过他也说到政府当局和有权力位阶还是会尽力维持“自由”,因为这是香港竞争力的一部分。
这个对公众开放的展出,共有19位艺术家参与,包含6位本地艺术家;还有为数众多的教育活动,如其网站所言,“为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艺术中心的地位,展览期间将有不同工作坊及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元化,为不同年龄人士提供接触艺术的机会”。有趣的是,本地艺术家如曾敏富的作品《Before Collapse》就摆在特区总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中间,一大一小的碳化雕塑,其中意义令人玩味,似乎一再强调香港作为自由的最后一哩地。
香港的艺术工作者,尤其是主办单位,其实相当聪明。Magus在他的书中,就指出“香港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自我审查,因为艺术家是聪明的,观众也能够解码,真正的危险可能是在认知中的轨迹里”,不过他也说到政府当局和有权力位阶还是会尽力维持“自由”,因为这是香港竞争力的一部分。
台湾也会有Art Basel的效应吗?
香港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市场热点之一,除了仰赖自由港和发达的金融体系,还有过去作为拍卖市场所打下的基础,它让许多城市似乎看见了“国际艺术博览会”所带来的美好效应。梁宝山在《我爱Art Basel》中提到,艺博会爱用临街城市景观作为宣传的形象,把原来可以抗衡市场的在地性,作为生活化的布景,“将城市感知和视觉文化重新包装成可被消费的对象。”
这个策略也即将在台湾体现,Magnus在Art Basel前夕,宣布即将在台北举行艺术博览会,选择以“当代 Dangdai”的音译作为艺博会的名称,也大胆晋用台湾本土设计团队“五金行(Five Mental Shop)”的设计,这些似乎都在为了拉近与本地的距离。喔别忘了,是次展会也将由瑞士银行为主要赞助。
对比台湾和香港,香港艺术界人士常常向往台湾有中央政府层级的文化部和掌管资金的国家艺术基金会,而不是归属在民政事务局下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艺术发展局;但同样的,台湾的艺术界则向往香港艺术界的国际化和世界接轨。因此Magnus的计划一宣布,在台湾就掀起一阵讨论,希望将Art Basel的效应带到台湾,对台湾封闭且疲惫的艺术市场注入一场新血。但别忘了,艺术博览会需要的是收藏家还有销售,虽然台湾有艺术欣赏能力深厚和资金雄厚的收藏家,但如何解决税务和两岸关系等问题,令其更成为一场值得关注的盛事。
这场盛会除了让亚洲艺术家能够被国际看见,让国际艺术家能够直接和亚洲收藏家对话,欧美博物馆也借此前来吸取亚洲新富阶级加入,成为其艺术赞助人。
同样,Art Basel 除了作为一场交易的盛会,也成为了文化菁英交流的场域。今年的Art Basel,除了有大陆藏家,还有大批日本和韩国画廊及收藏家参与。日韩与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尤其韩国去年面临“禁韩令”让其许多文娱产业大受冲击。而在香港就没有这种疑虑,根据一位不具名的韩国记者表示,对韩国收藏家来说,能到香港Art Basel收藏艺术品更是一种身份的表示,能够展现其社经地位的优越。可见Art Basel除了交易,还是一块都市文化的“美好”象征。
人们在此彼此看见
更重要的是,这场盛会除了让亚洲艺术家能够被国际看见,让国际艺术家能够直接和亚洲收藏家对话,欧美博物馆也借此前来吸取亚洲新富阶级加入,成为其艺术赞助人。在会展期间,有许多严谨的私人宴会和Party,像是美国洛杉矶的郡立美术馆(LACMA)就在南岛的珍宝王国设宴,同时宣布和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共同基金会,贝耶勒基金会(Fondation Beyeler)、纽约的现代美术馆(MoMA)、大都会美术馆(The Met)也都前来。甚至连黑石集团(Blackstone)的副总裁J. Tomilson Hill也在H Queen’s的临时展览空间展出即将在9月于美国展出的部分收藏,大大地显示亚洲和香港Art Basel的重要性。
而一水之隔的澳门,也看见艺术对城市的重要性。特别选在Art Basel前夕开幕的澳门影博(Photo Macau),似乎也想抓住这人潮汹涌的时间,为澳门的文化留下些什么。但缺少平时对艺术的关注和欣赏,又没有良好的市场交易基础,首次举办艺术盛会的澳门是否值得再重新思考:如何让直奔赌场的观光客,及文化活动未如香港台湾般丰富的澳门人,入场欣赏艺术?同时也让远道而来参加Art Basel的宾客,先行过海至澳门?这些都将是他们的考验,不过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以及观光局似乎已看见艺术和文化城市的旅游愿景。
你爱“巴嫂”吗?至少有人爱的,在市场中各取所需,Art Basel就像一片滤镜,人们看到的即是他们想看到的。艺术爱好者看见不常见的艺术品、画廊东道主看见收藏家、追星族看见大明星、钟爱自拍的人只看得见自己⋯⋯而我呢?如同梁宝山在书中所说的:“虽然我没有看见梁咏琪或Uli Sigg(瑞士大收藏家),只能跟三数香港艺术界朋友围在一起,但从收到邀请到排队进场,像是一重又一重的期望管理,撩动著欲望和热情。成功进场的我,整晚情绪高涨。”
今年Art Basel的展期和苏富比的春季拍卖,让会展中心人潮更加汹涌。若记得2018香港艺术巴塞尔的公众开放门票是一早提前卖光的,明年就还是请早,下一年香港巴塞尔见。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