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號名單候選人鄭泳舜,在上述選舉中當選。」選舉主任一聲宣布,2018年3月11日香港立法會補選,塵埃落定。在最受關注的九龍西選區,代表民主派出選的獨立候選人姚松炎,以2419票的差距,輸給代表建制派的民建聯候選人鄭泳舜。
香港地區直選補選一般實行「單議席單票制」,而非「比例代表制」,過往,在這種直接的民意對決方式下,常年有約六成民意穩定支持的民主派從未有過敗績。姚松炎輸給鄭泳舜的這一刻,是第一次。而這關鍵的一席之失,亦令非建制派未能拿回議會內的分組點票否決權。
姚松炎的失利背後,是整個香港民主派的難題。此前6名香港非建制派議員因宣誓風波,在梁振英和香港政府先後提出的兩次司法覆核中被取消議席(DQ)。其中4個議席——九龍西(原游蕙禎議席)、新界東(原梁頌恆議席)、香港島(原羅冠聰議席)、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原姚松炎議席)在3月11日的補選投票中,分別由鄭泳舜、范國威、區諾軒、謝偉銓勝選,2個民主派,2個建制派。即是說,反對派在立法會的原本4個席位,經過香港政情民情變化的一年半時間,只剩下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