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Facebook 新闻掌门人:当互联网巨头积极介入媒体生态,会带来什么?

这位 CNN 前主播、现在 Facebook 的新闻主管说,他们不想抢媒体的饭碗,而想“促进新闻素养教育”。
Facebook 新闻伙伴合作主管 Campbell Brown 6月来港,于香港大学及亚洲出版业协会共同召开了亚太新闻素养工作小组的首次会议。
国际 美国 社交媒体 科技公司

继 Google、Apple 之后,Facebook 也在2017年1月增强了自己的“新闻业务”。当牢牢把控信息分发渠道、流量入口的互联网巨头,更积极介入新闻生态系统,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被 Facebook 点将的新闻业务负责人,是美国 NBC 和 CNN 的前电视新闻记者、主播 Campbell Brown,头衔是 Head of News Partnerships Team(新闻伙伴合作部门主管)。这一举动曾引起美国媒体行业的热议,《纽约时报》专门刊文指出担忧:Campbell Brown 本人的政治立场会否影响 Facebook 新闻业务的立场?Brown 本人曾陷入颇具争议的美国特许学校政治斗争,并在其中公开反对教师工会。她在2016美国大选期间,曾公开批评特朗普,但一些评论家指出,Brown 创办的新闻网站“74”得到共和党捐助者 Betsy DeVos 家族基金的支持,而 DeVos 曾被特朗普提名出任教育部部长。在就任 Facebook 后,Brown 辞去了“74”网常规编辑的职位,留任董事会。

在出任新职务以后,Brown 带著部门团队,造访了全球各个区域的新闻媒体界。从纽约出发,团队造访印度新德里,与波恩媒体研究所合作。6月他们抵达香港,与香港大学、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建立合作关系。

究竟 Facebook 找新闻业务主管,是要做什么?他们对自己在新闻生态系统中,可以发挥、应该承担的角色是如何想象?这一举措会如何影响渠道中的所有阅听众、媒体?而 Facebook 的 News Team 和 Google 的 News Lab、苹果的 Apple News 又有什么不同?带著这些问题,端传媒专访了日前抵港访问的 Campbell Brown。

在访问中,Brown 强调 Facebook 并不想变成内容制造者,而重在与现有的媒体业界合作。“促进新闻素养教育”是她不断强调的重点。

她也提到,Facebook 近期在技术上调整了算法,将纳入文章的停留时间,以判定文章是否失实,是否“标题党”。同时,她强调 Facebook 将解决办法寄望于新闻素养的教育,“如果我们培养用户自己辨别信息的真假,不去点击分享或评论那些带有假信息的消息,那么即使有人故意做一些坏事,这些‘标题党’文章的触及率也会越来越低”。

Brown 解释,Facebook 算法备受质疑,但实际上“非常透明”,只有三个准则:“你的朋友是谁,你 like 了哪些专页,以及你按赞、评论和分享了哪些内容”。公司内部,是由负责动态消息(News Feed)的同事,以及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决定何时更改算法。

Google 和 Apple 近年同样推出旗下不同面向的“新闻业务”。

Google 在2015年设立 News Lab,旨在从三方面帮助新闻创新:1)向世界各地的新闻工作者提供 Google 工具,让编辑记者学会使用这些工具;2)为记者提供第一手的实用数据;3)从媒体产业出发,酝酿可能为整个产业带来巨大创新的项目。

Google News Lab 的创办人 Steve Grove,曾是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2007年加入 YouTube 担任新闻和政治类别的主管,后成为 Google+ 社区伙伴关系部门的负责人,并于2015年创立 News Lab。News Lab 目前布局欧洲、南美洲和亚洲,也在香港设立了办公室。去年,他们培训了10万名新闻工作者(其中800名来自亚洲),与50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2017年,Grove 为 Google News 设置的工作重点是:打击假新闻、数据新闻、沉浸式报导和新闻的多样性。

苹果公司则在2016年发布 Apple News,但与Google 开发“工具”和 Facebook 强调“教育”的介入相比,目前苹果著重在平台功能:开放媒体接入自家内容管理系统(CMS),在苹果开发的平台、或接入 API 上传故事;媒体还可追踪读者的阅读情况,并通过登载广告获利。

Campbell Brown 出席于香港大学及亚洲出版业协会共同召开了亚太新闻素养工作小组的首次会议,与参与者合照。
Campbell Brown 出席于香港大学及亚洲出版业协会共同召开了亚太新闻素养工作小组的首次会议,与参与者合照。

以下是端传媒与脸书新闻业务主管 Campbell Brown 的访谈摘要:

端传媒(以下简称“端”):你以前是一名记者,在你的脑海里,新闻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有 Facebook 存在的情况下?

Campbell Brown(以下简称“Brown”):Facebook 显然不是一家新闻机构,但它是新闻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以 Facebook 需要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上任刚一周,就推出了 Facebook Journalism Project(以下简称 FJP)。FJP 是我们与媒体、记者,以及整个新闻生态系统合作的蓝本,基本囊括了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这个项目主要分三个方面:第一是在产品开发上,与媒体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媒体是我们的用户,Facebook 研发的工具要符合媒体的需求。第二是为记者提供线上教育,希望让记者们更好地使用 Facebook,使用FB平台上新的方式讲故事。第三是对公众的新闻素养教育。

第三点也是我来香港的原因。我的小孩这一代人,或许一生都没有机会打开一本教科书,可能他们获得的每一则信息都来自网络,可能就是来自 Facebook。可是现在,在学校里,仍没有教育是针对如何辨别信息,如何思辨地阅读、看视频,如何区别观点和事实。所以 Facebook 想与大学、非营利机构、媒体、广告商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合作,真的投资在新闻素养教育上。

在香港,我们和两个合作伙伴香港大学和亚洲出版业协会(简称SOPA),一起召集了40位新闻素养方面的专家,建立工作组,尽力提出一些具体的想法。这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是必须做的重要投资,是一个长期投资。

端:做这样的事,是你决定加入 Facebook,而不是留在媒体的原因吗?

Brown:Facebook 跟我以前所在的媒体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公司。刚开始,Facebook 的战略只是建立联系——找回你和你的家人、朋友的联系。但马克(指 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在二月份发布的一封信里提到:Facebook 的使命在不断扩大,从仅仅联系起你的家人朋友,已经变为要信息化你身处的整个社区。

对我个人而言,我想知道 Facebook 优先考虑的事情是什么,我觉得重要的事情,和它觉得重要的,是不是一致。我优先考虑的是我的孩子们。我想让他们有可以培养洞察力、辨别信息真伪的教育。而 Facebook 也面对很大的内容真实性的考验,它也希望让使用它的工具和服务的人,可以明辨是非,可以变得更好。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

在我看来,要实现这个使命,少不了坚实而强有力的新闻。 Facebook 应该成为媒体的合作伙伴,而且这样的合作应该是良性的,而非反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对我个人而言,加入 Facebook,从内部倡导大家关注记者和媒体, 是很令我兴奋的事情。

端:Facebook 会制作自己的内容吗?会有自己的编辑角色吗?

Brown:没人希望我们发挥编辑的作用。我们会着力于 Facebook 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就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三方面做法。促进新闻素养教育,是我们在亚洲区域的工作重点。举个例子,我们与 Poynter 合作的记者培训计划,已经翻译成9种语言,而且会继续延展。同时,我们与香港大学就一个叫做 Blueprint 的线上课程展开合作,旨在培养下一代的记者。此外,与不同的媒体合作,研发提供符合媒体利益的工具,也是我们关注的议题。

2015年Facebook与霍士电视台合办美国选举论坛。
2015年Facebook与霍士电视台合办美国选举论坛。

端:Facebook 一直向记者或新闻机构宣传和提供自家的产品,比如 Instant Articles、直播。但 Facebook 从这些新举动获利增长,新闻机构却仍在亏损、流失读者。这样的关系,你会怎么劝说媒体留在 Facebook 制作、发布内容,乃至更深度的合作?

Brown:让媒体获利,是 Facebook 新闻计划的重要目标。新闻不仅要生存下去,还要蓬勃发展。这意味着要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想与媒体们一起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但并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解决所有媒体的问题。大家的商业模式各异,有些媒体选择视频,有些则选择订阅制。我们目前的进展是,正与媒体伙伴讨论所有可行的商业模式,可能是视频中间播出的广告,也可能是订阅服务,或品牌内容,试图找到最值得投入的。但还没有任何决定。

端:你认为媒体不信任 Facebook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Brown:媒体行业正经历转变,而且转变的程度相当大。当我还是一名记者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这一点。每一项挑战和机遇,都在重塑媒体的未来。不断涌现的讲故事的新方式、新的商业模式,让媒体环境与老日子大不一样了。我想是这个阶段,引起大家的不信任。在我看来,Facebook 要与媒体合作面对转变,抓住机遇,一起将利益最大化。

端:当Facebook培训记者、选择媒体合作伙伴时,你的新闻立场、价值观和编辑导向会否影响到你们的选择?你们会以任何原因筛选掉某些记者或机构吗?

Brown:我的任务是支持所有的记者。Facebook 没有在扮演编辑的角色,也不会筛选谁可以或不可以参与进来。我们不希望有不真实的信息出现在 Facebook 上,会用技术的方法尽量阻止这类信息的散播。但我坚信这个问题的解决,要靠长期对新闻素养教育的投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新闻素养。这个问题没办法一夜之间解决掉。我们只能靠推动新闻项目、设置课程的方式,让大家学会辨别自己获得的信息。

端:说到媒体素养,在日常运营中,我们发现 Facebook 的信息呈现方式依赖标题,而读者对标题的接收时间大致只有3秒,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标题党”的出现。你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

Brown:我们已经针对“标题党”的问题,调整了动态消息的演算法。我们会检查消息的标题是否带有误导性,是否缺失了重要信息,也会计算用户停留在文章的时间,比如说,点开一篇文章,你停留了5分钟,那说明它对你的价值很大;另一篇文章,你只停留了3秒,那有极大可能是“标题党”的广告文。这种技术手段,是为了避免那些只为了吸引点击的标题出现在你的动态消息里。另外,还是回到新闻素养的教育。如果我们培养用户自己辨别信息的真假,不去点击分享或评论那些带有假信息的消息,那么即使有人故意做一些坏事,这些“标题党”文章的触及率也会越来越低,这就越来越不是一个问题了。

端:你在一次分享会上提到,Facebook 是有益于多元化的,因为它加强了你和你同温层以外朋友的联系。可事实是,Facebook 让你优先看到你喜欢、愿意看到的内容,而延后,甚至隐藏你不爱看的内容,这其实是在增强本就强了的联系,削弱本就微弱的联系。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Brown:Facebook 希望在你的动态消息里,显示对你有意义的内容。这完全由你的朋友是谁,你 like 了哪些专页,以及你按赞、评论和分享了哪些内容决定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Facebook 确实加强了你和同温层以外朋友的联系,因为它让你接触到的人更加广了。我的高中是在路易斯安娜,而我现在住在纽约。如果我不是因为 Facebook 上加了高中朋友,只是看一个电视台,一份报纸,住在纽约的同温层里,那我也不会接触到多元的观点。

Facebook 的另一个优势是,它补全了故事的所有面向。你读完一篇文章后,在延伸阅读里,提供其他角度的文章,将故事补充完整,让你看到一个包含多角度观点的信息。

端:你用了“有意义的”这个词,怎么定义什么内容是“有意义的”呢?谁来定义呢?

Brown:你给什么内容按赞了,你评论或分享了什么,谁是你的朋友决定了什么是“有意义的”。

端:上述很多问题,都来自Facebook 的算法。它像一个黑箱,自己说了算,无人监督。互联网巨头像是新时代的跨国“政府”,它会开始限制自己的权力吗?比如邀请第三方机构监督自己?

Brown:Facebook 的博客上,会解释算法的机制,也会提供关于算法的最新消息。我们知道算法会引起猜疑,所以在算法上是保持透明的。我们花力气搞好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想办法促进媒体的成长,是希望媒体可以逐渐繁荣,发挥它本来的作用。新闻应该监督政府、组织、特权阶级。我们希望媒体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端:在 Facebook 公司内部,谁来决定算法的改变?

Brown:负责动态消息(News Feed)的同事,以及马克。

端:你作为新闻伙伴合作部门的主管,会参与关于算法改变的会议讨论吗?

Brown:算法是非常简单的,它就是基于我说过的你的朋友是谁,你 like 了哪些专页,以及你按赞、评论和分享了哪些内容做出的计算。它不像外界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神秘,准则就是那三条。 Facebook 想要透明化,所以我们开了博客,向外界解释这些算法的变化。

端:从 Facebook 的角度,你有什么给现在媒体行业的建议吗?

Brown: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从广播到电视,再从电视到现在的数字时代。Facebook 和所有利益相关者应该一起合作,媒体、学校、非营利机构、学术机构,我们抓住这些机会,为读者制作高质量的内容。读者是最重要的。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如果我在facebook給予[標題黨]文章負面評論,是否會正向增加該文章的點閱率/價值呢?

  2. 端傳媒自己也是一個同溫層 好嗎....

  3. @你那个算法和设计都做了出来的话 肯定会拿大奖 。 不过你的logo是单纯包含很多个关键词的,还是真正赋予每篇文章的独特logo???是后者的话吊炸天。

  4. 突然想到一種解決標題黨的辦法。那就是不要標題,用一套算法機制能把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結構提煉出來,然後形成一個易辨識的圖文logo展示出來。

  5. 看完我第一时间想的是:“不然我要端做什么?...”

  6. 很官方的回答啊~

  7. 这三原则一下子就构筑了一个片面的情报环境

  8. 有些問題有點答非所問。

  9. 现在互联网的问题就是fake news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