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香港国际电影节至今已成立41年,眼光开阔,节目完备,对本地、东亚地区的电影节以至电影业有着重要影响:在世界尚未深入认识亚洲电影的80年代,它已经推广了许多亚洲的佳作——如陈凯歌的《黄土地》;之于香港电影,它一直积极策划特备环节,让各地影迷发现本地影片的沧海遗珠;亚洲地区许多后来成立的大型国际电影节,也视之为参考对象。
尽管如今亚洲各地电影节林立,香港国际电影节却总能在经典与新作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多个单元保证选片多元化,作者电影,纪录片与 cult 电影互不干扰,国际化的选片眼光也从电影帝国到欧亚小国,遍布全球(最主流的港片《春娇救志明》,到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大师新作《耐人寻味的追悼晚餐》,以至长近13小时的修复经典作《勾魂13》,这里统统在列),难免有台湾和大陆观众在节期专程访港,因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选片手法,与两岸其他地区真的有所区别。
我们与加入香港国际电影节30多年的现任艺术总监李焯桃访谈:一个成功的国际电影节到底怎样办?茫茫片海,节目策划团队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电影节个性?
谁动了电影节的菜单?
电影的阅历比学历重要得多,李焯桃如此评述选片人的眼光。本届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提交的电影近3000部,放映的有230多部来自65国家/地区的电影。要在茫茫片海选戏,选片人经验要丰富,做到 gatekeeper 把关的角色:“电影节最重要的,是让观众看到平日少见的各地好片。”
李焯桃:香港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影评人。历任柏林、温哥华、鹿特丹、釜山电影节、台北金马奖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审,编著有多本港台电影相关著作。李焯桃自1983年加入香港国际电影节参与节目策划(即选片)的工作,至今已超过三十载。作为电影节艺术总监,李焯桃既负责统筹选片,亦监督所有与电影节节目运作相关的事务(如编辑、审校电影节的出版物、策划展览、座谈会等)。
由于提交电影量多,核心团队之外还有协力选片的电影节人员、外援的特约选片人(多为影评人),先剔除水平太一般的。申请人只要正式提交作品,交了报名费,就一定有电影节的人把电影从头到尾看一遍。
除李焯桃外,核心的节目策划团队还包括王庆锵(王本身也是柏林影展亚洲代表,为该展选亚洲电影)、王志辉、谢伟烈,他们均有多年的影展策展经验,负责落实最终的放映名单。然而由于提交电影量多,核心团队之外还有协力选片的电影节人员、外援的特约选片人(多为影评人),先剔除水平太一般的。整个选片工作,合起来有十多人,申请人只要正式提交作品,交了报名费,就一定有电影节的人把电影从头到尾看一遍。
公开接受影片参展,只是他们接触各地影片的其一渠道,“这些‘飞来蜢‘水平太参差,佳作不多。”电影节有许多其他方法接触各地作品,例如透过彼此在各地电影业界的朋友(如发行商、版权代理人)、选片人出席柏林、康城等世界级影展;甚至电影节本身的核心节目策划,也有身兼大影展的评审或选片代表,熟悉各地电影行情。这些窗口和线眼可以帮电影节策划团队了解哪个地区近年大丰收、哪位新晋导演的作品超水准,以便选片。
这个年代,版权代理人大多会把新片的电子档传给选片人,若为选片,大家不必再逐个参与所有国际大展。但李焯桃仍然会坚持出席两个影展:康城和多伦多影展,“也为收风。”李焯桃点点自己的兜风耳,“这两个影展的好处是,好齐人,一次过可以跟大部分各地的版权代理或发行商碰面。”
外界有时会觉得电影节是一种小圈子、卖人情的活动,“确实,电影圈真是很小,发行商或代理人当中,许多都是朋友。”时常有人拜托,希望靠“卖人情”入围。李焯桃坚持入围作品一定要达到团队认可的艺术水平:“我们现在仍‘顶得住‘这些压力。”
佳片无准则,标准在哪里?
对选片人来说,“佳作”、“劣作”的界线列底为何?入围与否,当中有没有一放诸四海皆准的客观标准或“艺术水平”?“一张硬崩崩的‘准则‘,那抱歉,真的没有。”他认为选片人的电影阅历,已造就了他们心中那把“尺”,懂得将电影与同类作品作比较,以作取舍。要订一个“一般性”的选片准则,很可能是天荒夜谈,若选片变成一张白纸黑字的清单,逐项打勾评选,这不是电影的取舍之法,“那聘用机械人就可以了,不用我们吧。”
通常剧情片的戏剧结构,起承转合,人物的设定和心理发展,在“诗影像”面前便不能当作一种标准,不再具有参考意义。
每种片的都有不同的观赏方法,例如“诗影像”(重视影像呈现的艺术电影环节),电影节会重视影像的美、以及其所能给予观众思考和想像的空间。通常剧情片的戏剧结构,起承转合,人物的设定和心理发展,在“诗影像”面前便不能当作一种标准,不再具有参考意义。“我们都看过许多片,见识过各个戏种的表达手法或电影语言,心中有数。”
李焯桃并非特别钟情于暴力血腥电影,但实在不少影迷喜欢,因此电影节也特地开设“我爱午夜长”环节,认真评选。电影《Saw》(港译:恐惧斗室)系列人气颇高,但选片人认为在暴力/血腥的范畴,这系列没有新突破、也不见得比同类作品极端,就不会考虑;他们反而会留意几年前,法国冒起的部分恐怖血腥片,如《夜半女敲门》(Midnight Heat,第三十二届)。眼见导演有本事把极端的场面一推再推,跟美式风格很回异,电影节便决定选入放映。
节目策划团队当然对电影有热情,不过选片时,更注重发现新人新作新趋势。例如早在90年代、日本导演黑泽清及河濑直美尚未成为国际名导前,电影节已经安排放映其作品;近年则转而为观众引入大量罗马尼亚电影,李焯桃自己也为之欣喜。
这十多年是罗马尼亚电影的大丰收年代,《4 月3 周2 日─堕胎日记》(4 Months, 3 Weeks, 2 Days and Beyond the Hills)(下称《4》)2007年5月在康城获得金棕榈大奖后,更令罗马尼亚备受国际影坛关注。李焯桃和节目策划团队在该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先于康城影展)已经办了一次“罗马尼亚新世代”的焦点节目;而在往后的2011年及今年,他们亦再安排了两次罗马尼亚的特备节目。
“在《4》拿下康城大奖之前,我们已经觉得新一波的罗马尼亚电影很杰出,要介绍给香港观众。”这一浪罗马尼亚电影,风格鲜明,擅于从小人物遭遇,揭示制度问题,批判意识强,亦同时兼顾人性真善恶的呈现,手法高明,“那年我们一口气播了好几部(罗马尼亚电影),像大师基斯蒂培訏(Cristi Puiu)的成名作《无医可靠》(The Death of Mr. Lazarescu》、波隆布尔(Corneliu Porumboiu)的《布加勒斯特以东午后8分》(12:08 East of Bucharest)等。”节目票房很理想,再之后就传来了《4》拿下康城大奖的好消息。
电影消失的原因
电影作品入选关乎专业的艺术水准,但身在不完美的现实世界,影展的最终菜单,背后还有大量毫不浪漫的因素,要接洽一部电影在香港上映,电影节要得到片主或国家当局同意。但有些地区,如欧洲,办公节奏缓慢。如此这般,电影节一方可能赶不及在
deadline 前办妥所有手续,而观众在该年,也就和该套电影无缘。大师安东尼奥尼在2007年过身,但香港国际电影节要在2009年、足足迟了一年才办得成回顾节目。“无他,就是因为意大利朋友不着急啊!”2009年电影节特备节目“定义现代 安东尼奥尼”终于得以推出,节目介绍的第一句是这样:“来得虽是晚了点,米高安哲罗安东尼奥尼(1912-2007)全展终于今年可以举办……”。
能够让电影参与世界级影展、甚至在竞赛单元中拿下大奖,那是让电影卖得上好价钱的保证。柏林、康城和威尼斯三大超A类影展让所有电影人都趋之若骛。
其他重要因素也包括政治原因。李焯桃记得90年代某一届电影节办“香港 - 上海:电影双城”的特备节目,旨在让观众看到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对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的影响,并了解到1949年后从上海南来香港的电影人的贡献,因而选入了不少中国内地影片。岂料因部分选映的中国新片被指为‘地下电影‘,北京电影资料馆及官方的制片厂最后决定抽起该次节目中所拥有版权的九部电影。一般情况下,电影节会准备一张后备清单,如遇上电影临时退出,可找出同类替补。然而那次事件发生仓卒、电影数量亦多,电影节唯有直接取消了许多场次。事件颇哄动,连报章也载有相关报导。
再者,电影临时退出香港国际电影节,还有更常见、也更现实的原因:香港国际电影节为电影“镀金”、提升身价的能力,始终逊于外国的大型电影节。
对片主来说,能够让电影参与世界级影展、甚至在竞赛单元中拿下大奖,那是让电影卖得上好价钱的保证。柏林、康城和威尼斯三大超A类影展让所有电影人都趋之若骛,三者皆规定参展电影在该展中必须作国际首映(即不能在之前参与其他影展放映)。
李焯桃的目标好清楚:先选好片,再谈“亚洲康城”之类的梦想。香港国际电影节将目标瞄准“新秀电影”,开设竞赛单元(火鸟大奖),三个大奖为“新秀电影”、“纪录片”和“国际短片”。
于是,原本落实在香港电影节参展的电影,往往因为在最后一刻获邀参加更有名气的影展,而临时退出。——香港国际电影节毕竟仍然不是柏林,康城,或威尼斯。李焯桃及策划团队已经习惯这样的危机管理,后备清单在这情形下同样适用。
影展个性化
现实残酷,影展也分尊卑,李焯桃也深明香港电影节不能跟那些举世瞩目的竞赛影展相比,“有人说,我们该把香港电影节‘定位‘为亚洲的康城,多争取‘世界首映‘的新片节参展或竞赛。但我觉得那是‘嘥气‘,不自量力。”电影节不够资源邀请媲美三大影展数量的大明星出席。顶级影片也通常首选三大影展做世界首映,“如康城和香港都发邀请,哪有片主取香港弃康城?”
曾有不少影展尝试朝康城那种大型竞赛影展发展、专邀“世界首映”的新片放映。但最后往往不够成功。香港国际电影节将目标瞄准“新秀电影”,开设竞赛单元(火鸟大奖),三个大奖为“新秀电影”、“纪录片”和“国际短片”,除为了鼓励新人外,新晋电影人的作品也更有机会愿意在香港国际电影节放映。
由始至终,李焯桃的目标好清楚:先选好片,再谈“亚洲康城”之类的梦想。名气不及欧洲影展,资源也及不上釜山或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两地均有官方大力支持),但他仍然为香港电影节自豪,“我有信心,我们的安排和细节,都肯定不输任何亚洲、甚至世界级的大型影展。”
“只要当年的作品水平够,我们一定先选香港电影,然后华语地区,其次是亚洲其他地区。”
星光也有成本
选片看艺术水准,看天时地利人和,在感性之外,策划人还要考虑成本控制、市场营销。开幕电影的选片往往承载这样的考虑。
按照惯例,各地电影节都会选本地作品为开幕电影,以支持当地电影业。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电影,是非常大众、港味很浓的《春娇救志明》。这安排不只是确保影展的“本土味道”,也包括了现实考量。“开幕电影对每个电影节都好重要,讲求热闹开心。”电影节要向增加曝光,最好可以有大明星名导演一起行红地毯,传媒前来采访拍照,会令更多观众看到。
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的起码提条是:导演、男女角必需出席。计算时间,交通及住宿成本,自然是本地或邻近地区的作品最容易安排。“只要当年的作品水平够,我们一定先选香港电影,然后华语地区,其次是亚洲其他地区。”谈及策划团队很少考虑欧美电影,李焯桃笑着解释:“能请 Robert De Niro(港译:罗拔迪尼路)这级数的巨星当然好,但人家可要坐 Private Jet 啊。”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