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涵:用群众集资推动社会精神建设

过去在群众集资领域,我们只关注最新的科技、最炫的产品,往往忽略了其所蕴藏的社会文化改革力量。
风物

之前去中国演讲,我观察到中国这几年出现了几个新的众筹平台,其中有一家叫“开始众筹”做得特别好,创办人们都是内容创作者,他们那时为正在进行的事业下一个定义:“给那些吃得饱,但觉得自己改变不了世界的人,一个参与的机会。”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还有一次,我去深圳,从机场出来搭Uber,一上车,司机问我说:“你是台湾来的吗?”我说是,他说:“那我跟你有点渊源,我是陆生家长,我女儿在高雄念书。”他跟我聊起,他的女儿去台湾念书之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会开始在意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觉得做事要有“意义”……听他讲这段话时,我一直在判断他对此到底抱持正面还是负面态度,直到对话后段我才知道,他要表达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人有余力去在乎一些原本觉得“鸡毛蒜皮”的事时,才代表他在原本的领域已经站稳了。

回到“开始众筹”下的定义,“给你机会”听起来或许有点刺耳,但如果换个说法:当你吃得饱之后,开始期望有一天可以改变世界,而这个机会在哪里?

群众集资在中国一开始发展很多元化,但在智能新品和大型通路分别加入战局后,商品型案件就占据了领导地位,但至少就我所观察、认识到的中国人,早已有非常多人进入在乎“意义”与“精神面需求”的时刻,在众筹平台上意义导向型的案件也愈来愈多。在有良好训练和素养的内容创作者推波助澜下,我相信接下来独领众筹风骚会是这类型的案件,是能过透过信任、参与去推动的“社会精神建设”。

中国现在回馈型群众集资市场大概是200亿台币,台湾大概是8亿台币,看起来差25倍,但两边的人口差约是60倍,所以可以说台湾目前的群众集资发展其实比中国还好上一些,而让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件,多以公民议题、活动、文化导向为主。会有这样的结果,除了商品型案件较容易登上国际集资舞台,另一原因则是反映了台湾社会的需求,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资本缺乏的社会,这个世代的年轻人碰到一个很明确的讯息,那声音已经在心里响起来了:我们需要改变。

如果套用温水煮青蛙的讲法,现在这里面的青蛙已经感觉到烫了,有些愿意跳出来,但也并不是每只青蛙都跳得出去,这时我们需要累积一些外力的帮助。外力有推力跟拉力两种:看到普遍的文化资本缺乏,再不追求就麻烦大了,这是推力;看到商机,把自己变成一个好的品牌拥有者,或是看到别人做到某个高度时,内心产生“我也可以”的想法,则是拉力。

文化资本缺乏的推力,成功案例的拉力,这两个因素交织,创造台湾现在群众集资堪称兴盛、同时以文化活动公民议题为主的面貌。这其实也是世界共同的趋势,当文化导向类型案件再次成为主流,代表的是网路世代人类在需求理论金字塔的一种大跃进:我们开始追求意义,网路上的消费行为从原先的方便、快速等物质上的满足,升华成精神上的满足。

近年来台湾几个特别成功的群众集资案例,如金萱字体、ARRC前瞻火箭、《纽约时报》集资广告等,常常被视为奇迹,或是挂上台湾之光等字眼,但“愈暗的地方你愈亮”,这些案子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其实很值得我们玩味。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