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中國演講,我觀察到中國這幾年出現了幾個新的眾籌平台,其中有一家叫「開始眾籌」做得特別好,創辦人們都是內容創作者,他們那時為正在進行的事業下一個定義:「給那些吃得飽,但覺得自己改變不了世界的人,一個參與的機會。」這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
還有一次,我去深圳,從機場出來搭Uber,一上車,司機問我說:「你是台灣來的嗎?」我說是,他說:「那我跟你有點淵源,我是陸生家長,我女兒在高雄唸書。」他跟我聊起,他的女兒去台灣唸書之後,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會開始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覺得做事要有「意義」⋯⋯聽他講這段話時,我一直在判斷他對此到底抱持正面還是負面態度,直到對話後段我才知道,他要表達這是一件好事,因為當人有餘力去在乎一些原本覺得「雞毛蒜皮」的事時,才代表他在原本的領域已經站穩了。
回到「開始眾籌」下的定義,「給你機會」聽起來或許有點刺耳,但如果換個說法:當你吃得飽之後,開始期望有一天可以改變世界,而這個機會在哪裏?
群眾集資在中國一開始發展很多元化,但在智能新品和大型通路分別加入戰局後,商品型案件就占據了領導地位,但至少就我所觀察、認識到的中國人,早已有非常多人進入在乎「意義」與「精神面需求」的時刻,在眾籌平台上意義導向型的案件也愈來愈多。在有良好訓練和素養的內容創作者推波助瀾下,我相信接下來獨領眾籌風騷會是這類型的案件,是能過透過信任、參與去推動的「社會精神建設」。
中國現在回饋型群眾集資市場大概是200億台幣,台灣大概是8億台幣,看起來差25倍,但兩邊的人口差約是60倍,所以可以說台灣目前的群眾集資發展其實比中國還好上一些,而讓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案件,多以公民議題、活動、文化導向為主。會有這樣的結果,除了商品型案件較容易登上國際集資舞台,另一原因則是反映了台灣社會的需求,我們正處在一個文化資本缺乏的社會,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碰到一個很明確的訊息,那聲音已經在心裏響起來了:我們需要改變。
如果套用溫水煮青蛙的講法,現在這裏面的青蛙已經感覺到燙了,有些願意跳出來,但也並不是每隻青蛙都跳得出去,這時我們需要累積一些外力的幫助。外力有推力跟拉力兩種:看到普遍的文化資本缺乏,再不追求就麻煩大了,這是推力;看到商機,把自己變成一個好的品牌擁有者,或是看到別人做到某個高度時,內心產生「我也可以」的想法,則是拉力。
文化資本缺乏的推力,成功案例的拉力,這兩個因素交織,創造台灣現在群眾集資堪稱興盛、同時以文化活動公民議題為主的面貌。這其實也是世界共同的趨勢,當文化導向類型案件再次成為主流,代表的是網路世代人類在需求理論金字塔的一種大躍進:我們開始追求意義,網路上的消費行為從原先的方便、快速等物質上的滿足,昇華成精神上的滿足。
近年來台灣幾個特別成功的群眾集資案例,如金萱字體、ARRC前瞻火箭、《紐約時報》集資廣告等,常常被視為奇蹟,或是掛上台灣之光等字眼,但「愈暗的地方你愈亮」,這些案子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其實很值得我們玩味。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