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太“统”,国民党必须“换柱”

“换柱”风暴从7月闹到10月,从来就不只是传闻。党中央想要挽救立委选情,洪秀柱阵营则想要借国民党发扬统派理念。
十月六日,洪秀柱出席在竞选总部的演说。
2016台湾大选 台湾 选举

国民党换柱行动正式启动!国民党主席朱立伦7日在讨论是否举行临时全代会“换柱”的中常会前发言表示,该党总统参选人洪秀柱多次提到的两岸政策,均与国民党长期主张和台湾主流民意有所偏离,他希望洪回到国民党的主张,以获得台湾主流民意认同。

事实上,朱立伦早已公开强调,“九二共识”是国民党非常重要的基础。在发表此说法后没几天,在总统府,马英九总统神情严肃,语气高亢当面向主张“一中同表”的洪秀柱说,两岸路线必须回到“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洪秀柱的两岸主张,让府党头痛万分,“换柱”从传言变成真实,一切都跟“路线之争”有关。

国民党如今是乱成一团了。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出乎意料成为国民党正式提名的总统参选人,又出乎意料极可能成为史无前例第一个被“换掉”的总统参选人。这一切,都要从2014年11月29日的九合一选举开始谈起。

蓝军1129惨败,洪抛砖崛起

开票那一晚,没有人想到,国民党会败得这么惨,台湾本岛由蓝营执政的县市,只剩下北部的新北市、苗栗县、南投县、台东县,其余都是绿油油一片。更引发舆论哗然的是,寻求连任成功的新北市长朱立伦,竟然仅赢对手不到2万5千票,勉强保住国民党在六都的唯一命脉。这样的结果,当日就有蓝营人士悲观说,“2016年的总统大选,完了!”

由于马英九在台湾执政的声望、民意相当低,不但国民党内对未来忧心忡忡,另一股对将来感到极度担忧、焦虑的政治力量,就是台湾的“统派”。

“统派”指的是主张台湾未来应该与中国大陆寻求“政治统一”的一股政治力量。早年“统派”这个标签全等于“中国国民党”。但随着台湾政治走向“民主化”和“本土化”,国民党内主流主张逐步从“统一”转为“维持现状”。“统派”逐渐被挤压出国民党,最著名的就是1993年国民党内派系“新国民党连线”出走,另立门户成立“新党”。

洪秀柱当年就是“新国民党连线”的活跃成员,只是没有选择出走。她接受媒体访问时曾经说过自己当时的心境:“青天白日党徽蒙尘,是要把它擦干净,不是就此丢入垃圾桶。……总要有人守住这个家,把家清干净,让‘兄弟姊妹’再回来。”

洪秀柱口中的“兄弟姐妹”,指的就是不满前总统李登辉的“本土路线”而出走另立门户的统派成员。“守住家,清干净”的执着,终于在22年后得到了实践的机会。

只是,从2014年3月爆发反黑箱服贸协议的太阳花学运后,他们发现台湾社会的氛围蓦然转变,统与独的力量,出现强大的对比与落差。台独势力再起、“台湾可能永远脱离中国”,这般的忧虑,最终在2014年那场台湾有选举以来,国民党遭遇史上最大溃败获得印证,而此更加深这股“蓝色忧郁”情绪的迸发。

伴随1129的挫败,统派立场鲜明的学者,包括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佛光大学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教授谢大宁等人,开始谋思如何替台湾的统派找到一个延续命脉的途径,尤其是“谁”适合担任出头的角色。国民党党政人士透露,张曾向洪秀柱与蓝营人士游说,认为洪应该参选国民党主席,把国民党带回到正确的道路,才能起死回生。

他们很清楚,2016年民进党上台已是不可阻挡的结果,统派若再无得以茁壮的栖身之处,恐难再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相抗衡。因此,策略上要激发、鼓舞、找回“中国国民党”传统的支持者。

这条所谓的“正确道路”,就是回到追求两岸政治统合,落实宪法对国家统一使命的那个“中国国民党”。在他们看来,台湾统派力量渐渐萎缩,这股香火绝对不可熄灭,败选后的国民党,亟需浴火重生,且也必须回到昔日的那个国民党,如此,统派的命脉才能得到延续的机会。

他们很清楚,2016年民进党上台已是不可阻挡的结果,统派若再无得以茁壮的栖身之处,恐难再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相抗衡。因此,策略上要激发、鼓舞、找回“中国国民党”传统的支持者;明年总统败选无所谓,蓝军立委席次锐减,亦也无所谓,只要有10%到15%的深蓝铁卫军,这就是统派延续命脉的基础。

党政人士回顾这段过往,就是看到洪秀柱参选以来,所有的主张、论述和策略,都与深蓝统派的寄望,几乎完全一致;审视洪参选至今的言论,都是从2014年九合一败选说起,批评国民党路线模糊了、退缩了、该坚持不敢坚持等等;最关键的是,洪秀柱的两岸主张,“一中同表”、“不能说中华民国的存在”、“两岸分治而不分裂”,以及10月初抛出的“终极统一论”,“蓝军人士都知道,这些都是张亚中等人的手笔”,党政人士说。

两岸主张争议,2016选情恐瓦解

洪秀柱从投入选战开始,便毫不避讳地抛出高度争议的两岸主张,态度坚决想要打一场理念宣传之役,完全不顾总统选情可能因此瓦解,更未考量蓝营立委恐受到波及连累。7月间,国民党中央发现苗头不对,赶紧出面劝告制止,洪却大发雷霆,以教训姿态责问党务高层,怎可如此“没出息!”洪说,她为了理念参选,不能为了选票模糊理念,重蹈国民党惨败的覆辙。

自此,位居国民党主流的政治人物这才恍然惊觉,或许洪秀柱的参选并非为了追求胜选,恐怕更多是为了实践、宣扬“统派”对台湾前途的理念。偏偏,这些想法理念与台湾社会格格不入,距离主流民意非常遥远。果然,洪的声势逐渐下滑,国民党立委则是一个一个应声倒地。

洪秀柱的“非典型选战”,在国民党高层眼中,无疑是“自杀式的选战”。基层的蓝营人士指出,洪走访基层,对地方议题不了解,对地方需求不清楚,常常听了半天都一头雾水,“这样要如何与基层产生连结!”更要命的是,洪每到一处,最后一定大声宣扬“两岸理念”,地方的农业、产销、观光、高科技业的发展,全部都与“两岸”有关,仿佛解决了“两岸”,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各地的立委、各个地方党部回报党中央的情况均是如此,党务高层每每摇摇头大呼:“我的天啊!”

洪秀柱另辟路线、走的是一条迥异于国民党现行的政策,明显深蓝化、新党化。

6月中,洪秀柱通过党内初选的民调门槛,成为准总统提名人,党中央提供办公室给洪阵营进驻,提出一个条件,张亚中这些人必须退出辅选团队。党务人士证实,确实曾有这样的提议,因为张的主张太明显、太鲜明,党中央要考量的除了总统,还有立委选举。

果真如同这些统派的预期,洪秀柱确实争取到15%左右的铁杆蓝军的支持者,但,洪的支持度却再也爬不上去了。接下来的场景是,洪每天的选举行程依旧蜻蜓点水,声势毫无起色,蓝营立委更是雪上加霜,五五波的选区被超前,北部原本优势选区的领先,竟慢慢遭对手拉近;立委们再也受不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最重要,没人想陪洪秀柱续玩这场理念宣传大战。诚如台湾谚语所称:“日头赤炎炎,随人顾性命”,立委们只能各自找“出路”了。

从洪秀柱参选以来,洪阵营与朱立伦的党中央,有太多不为人知的冲突与矛盾。大到包括选举经费该由谁买单、为何洪阵营人员下乡基层的住宿费还要党部支付;小到洪阵营人员嚣张跋扈,做什么都不会事先和党中央商量,把党部当作下属单位。凡此种种,均让党中央相当不爽。

而摆在面前最严峻的问题就是,看在国民党主流人士的眼里,洪秀柱另辟路线、走的是一条迥异于国民党现行的政策,明显深蓝化、新党化。深蓝统派打算借力于国民党,党内未必都有知觉;不过,国民党地方本土大老推动的“台湾国民党联盟”,很清楚知道洪秀柱这条路线对国民党的冲击,还有对“本土国民党”空间压缩的严重性;这个举动,不只是对洪阵营路线的反对,同时对“换柱”行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九月政争延续,马卸任焦虑

在国民党内,一直存在着“中国国民党”与“台湾国民党”两股势力与路线之争。争执的战线约莫和“台湾本省籍”、“大陆外省籍”的区分相互重合,因此“政争”又常被解读、诠释为“省籍纷争”。

2013年马英九对王金平发动的“九月政争”,不单是2005年两人激烈竞争党主席遗留的龃龉和不信任、权力分享不平衡累积的权力矛盾与冲突,更深层的是,两边不同属性的族群,有完全不同的解读,一边认为王金平勾结绿营,刻意杯葛马政府施政;一边则认为遭到排挤、欲铲除一个本省籍的本土派立法院长。

洪秀柱无疑比马英九所象征的“中国国民党”,更具有基本教义式的代表性。9月底那场在圆山大饭店举行的“台商挺柱大会”现场,竟然有支持者高喊“打倒王金平!”凸显与反应的,便是一定程度上的族群差异。

马王之间的矛盾,国民党内部非本土与本土之间的矛盾,亦是洪秀柱现象的另一个结构性因素。众所周知,王金平想要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于马总统;马很清楚,王的胜选机率不高,马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就是王在蓝营立委的支持下,选后成为国民党的新龙头,届时卸任总统的马,断无立锥之地。

即将卸任的最高权力者,最害怕的就是影响力不再,也就是权力流失的失落感。2007年民进党与时任总统陈水扁的处境,深绿势力的抬头与强烈焦虑,正好映照到现在的国民党与马英九。

深蓝统派想要在马英九交出党主席之后主导国民党两岸政策路线,一连串的阴错阳差之下,洪秀柱意外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让深蓝统派看到了,也得到了机会。惟接替马英九的朱立伦,想让国民党走的路线,却是另一个方向。

依照朱立伦原先的谋划,基于马政府执政民怨高、九合一选举的惨败、他未能大赢连任新北市长等因素,朱早打定主意,不愿投入已无胜算的总统大选。朱想要的局面,就是由王金平参选总统,目标当然不是元首大位,而是由党中央稳住深蓝基本盘,由王稳住党内本土派,一举拿下国会多数席次,2016年成为具国会过半席次的最大在野党主席。

还记得朱立伦刚接任党主席时主张“修宪改成内阁制”,提出“恢复阁揆同意权”。反映的其实就是这样的大战略:只要国民党仍然拥有国会多数,2016年就有筹码向民进党总统进行“喊价”,发挥国民党的优势,主导两岸关系,压缩民进党政府的施展空间。只是这一套想法,如今早已被人淡忘。

党务高层形容,原本以为洪秀柱通过初选带动的蓝军气势,能够转移到立委选战,没想到“就像水淹国民党,水越淹越高,每个人都快要灭顶!”

现在,一切都成为泡影,整个局都乱了套,原因就出在马英九不乐见王金平登记参选。那时,完全不具备参选总统条件的洪秀柱,竟由一块号称是为“引玉”的“抛砖”,先是完成连署,甚至通过了高门槛的民调,一切都令人意外。党务高层事后坦言,本来以为洪通不过初选程序,只要无人参选的局面确定,朱还有机会与马“沟通”,再推王金平出马,落实原本的政治布局与盘算。

没想到洪秀柱成为准参选人,提出的主张惹来高度争议,选举的步调荒腔走板,立委的选情不但没有拉抬起来,反而陷入崩盘窘境。眼前的局面,与朱立伦当初的设想完全背道而驰,立委席次不仅难以过半,甚至可能大幅溃败,国民党甚至可能沦为小党,这梦魇迄今挥之不散。党务高层形容,原本以为洪秀柱通过初选带动的蓝军气势,能够转移到立委选战,没想到“就像水淹国民党,水越淹越高,每个人都快要灭顶!”

“换柱”风暴从7月闹到10月,从来就不只是传闻。党中央想要挽救立委选情,洪秀柱阵营则想要借国民党发扬统派理念,双方的目标不同,想法分歧,完全没有交集。国民党终于决定出重手,不惜翻脸也要拔掉洪秀柱。朱阵营获得马英九默许绝对是一大关键,因为包括马在内的蓝营重量级人士已经觉察,一旦立委崩盘,所有人都会跟着着国民党这艘铁达尼号一起沉没。

逼退压力排山倒海,面对党中央的摊牌,洪秀柱反击的第一步,还是回到张亚中身上。在9月17日、9月25日两度劝退之后,朱立伦于10月3日再度劝洪退选,洪隔天立刻找来了张等统派幕僚到党中央开会。党务人士形容当他们看到张亚中现身党中央时,心境只能用“五味杂陈”形容。洪阵营也开始进行网路动员,号召深蓝支持者出面“挺柱”,甚至出现“朱立伦才应该交出党主席”的声音与主张。

权力之争的背后,就是路线之争。洪秀柱对台湾前途的政策主张,即使国民党黄复兴党部(编案:指专责组织外省籍退伍军人的分支党部)也难以接受,更别说党内本土派。国民党府院党立场一致,“换柱”已是难以避免的结果。一位党务人士对端传媒记者强调,号召再多的人包围党中央,愈是高喊“朱立伦下台”,愈不可能改变这个结果;因为,搞政治讲的是实力,有选票,才有席次、才有职位,不是靠“传教”。只是,终于松口称“我愿意承担”的朱立伦,也有被马英九背弃的风险,国民党的春天,恐怕还得再等等。

一中同表

“一中同表”是处理两岸问题的一种主张,最早是在2004年时,由台大政治系教授张亚中提出;投入2016年台湾总统大选的国民党总统参选人洪秀柱,也在其两岸政策中提出此一论述。洪秀柱认为,“九二共识”阶段性任务已完成,应从“一中各表”、“一中不表”,走向“一中同表”,倡议以“整个中国”来补强“一个中国”,承认现今两岸宪法主权宣示重叠、宪政治权分立,两岸是整个中国内部的两个宪政政府,但并非隶属关系的真实法理现状,即“互相承认,互不隶属”。惟此主张争议性大,洪最后撤回“一中同表”,回归“一中各表”。

九月政争

九月政争是发生在2013年9月的政治事件。起因是时任检察总长的黄世铭向公众披露,立法院长王金平、法务部长曾勇夫、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等人涉嫌关说,马英九总统还以中国国民党主席身份在总统府召开记者会,以“如果这不是关说,什么是关说”一语谴责王金平。马英九随后要求开除王的党籍,并获国民党考纪会一致决议通过;但不服的王金平决定诉诸法律解决。一、二审法院均判决王金平胜诉,国民党继续上诉最高法院,但因期间党主席换成朱立伦,朱表示不承接诉讼;2015年4月23日,最高法院判决,王金平胜诉确定。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統與不統,輪不到作者話是,是土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