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基尼其实是个动词

关于比基尼的 topsecret ,其实是如何以最大的理性来制造最大的感性,以及如何保持遮蔽与裸露之间最大的张力。
风物

[ The Sea 海洋专题 ] 入水出水,身体是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媒介。最好的海水体验,该是裸泳吧。但加上一些什么,自然是bikini。看与被看,性感自何处来,身体属于自我还是世界的风景?海洋专题里,我们谈哲学,走访设计师,也去观察今夏的fashion趋势。Philosophy of Bikini,热爱海洋的一种方式。

Brigitte Bardot 在 1952 年 The Girl in the Bikini 电影中的剧照
Brigitte Bardot 在 1952 年 The Girl in the Bikini 电影中的剧照

热到爆炸,以为是跟阳光玩游戏,查实是被阳光玩到死。为了防晒黑,怕有雀斑,结果在三、四年前在大陆大妈身上出现的「脸基尼」(facekini),终于在赤柱正滩和深水湾泳滩一带登陆。此基尼不同彼基尼,于是媒体哗然,本土怒吼,少女尖叫,亚叔无语。我,就是这个对住脸基尼,就变成了燥干的芽菜的哪个阿叔。

如果上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是口服避孕药,我想比基尼都应在此列。今天,海滩能够成为人人钟意的地方,因为那里有阳光(sun)、沙滩(sand)、大海(sea),还有比基尼所代表的性(sex)。这三块布,四条带,合共仅仅只有 30 英寸的泳装,在海边展示出肆无忌惮的性感,不停地革命着我们的身体,展示出自由和解放的精神。

less is more,生命中的坦然

我们都知道「比基尼」其实是个怪里怪气的名称。话说在 1946 年,美国在大平洋上一个叫比基尼的小岛进行原子弹试验,震惊世界,小岛马上成为瞩目之地。在试爆后的十八天,法国巴黎的一位泳装设计师跟所有设计师(Louis Reard)一样,都有着一个老毛病,就是忘了时间,总比世界跑先一步。她竟然横空推出了一款新式泳装。它小得不能再小,仅仅罩着乳房,背部除了几根幼绳外完全裸露,以便最大幅度露出臀、腿和大髀。它的小巧玲珑,叫当时巴黎的许多专业时装模特儿都望而生畏。幸而,一位风尘女子勇敢挑战传统,穿上泳衣任君拍摄。结果,新式泳衣震动了世界,其震慑力不下于比基尼岛上的原子弹自爆。人家索性将此泳装与小岛,称为比基尼。

以三块布四根带装饰自己身体,在阳光下展示轻盈的体态,在点线面的分割下,若隐若现地散发出肆无忌惮的性感。作为泳装,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一面固然叫人担心随时春光乍泄,一面又体现了 less is more 的美学精神。自横空出世开始,它始终在遮蔽和裸露的矛盾中不断创新、升华和成就自己。从设计角度来看,它用布最少,效果最好,让穿上的女性明白,最美的其实是自己的身体,是自信和勇气,是生命中的坦然。不过,要设计到恰到好处,非花上最大的脑筋不成。关于比基尼的 topsecret ,其实是如何以最大的理性来制造最大的感性,以及如何保持遮蔽与裸露之间最大的张力。罗兰巴特曾经说过,女人在脱掉最后一件衣服的那瞬间,便完全丧失了性感。真正的美丽是一种能够引起进一步的美好想像的展现,是一种近在眼前又未能实现的可能性。比基尼,正是这种理智与感性交合而生出的可能性的成功例子。

正经惯了就要放纵,遮掩惯了就要裸露。如果衣服代表了日常生活的禁忌,穿上比基尼不啻是名正言顺、明目张胆的脱序、越轨、逃逸。

对于比基尼这一件神器,更多人说的是它的「性感资本」(Erotic Capital)。美国社会学家 Catherine Hakim 在其著作 Honey Money:The Power of Erotic Capital 中,提出「性感资本」此概念。 所谓性感资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吸引力,是一种与经济水平、个人成功、教育和社会关系等一种重要的资产,而良好的外貌和魅力可以帮助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甚至赚取比相貌平庸者高出百分之十至十五的收入。正因为美丽和俊俏都是一种稀缺的资产,所以才值得我们汲汲营营。比基尼使女性身段的优美线条越来越受重视,也使人们对身体美学越来越苛求──圆润的被视为愚钝,而纤瘦结实的才得到认同。难怪穿得起比基尼的女性,认为比基尼的语言是骄傲,更甚于是情色。

创造性破坏,选择做回自己

比基尼经常与情色有关。甚么是情色? George Battaille 的经典著作《情色论》告诉我们,情色源于禁忌,是人类面对禁忌的逾越举动。这位奇人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一道想当传教士,但后来却成了一个批判天主教最有力的人,并写了很多离经叛道,荒诞不经的情色文学。他以为,传宗接代的性行为不等于情色。它绝不会让人兴奋,反而有禁忌,才有情色。为什么情色来自禁忌呢?Bataille 说,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工作,不断赚钱来保存生命。但工作有两大敌人,一是死亡,一是性爱。死亡,不用说了,连命都保不住,何来讲其他。至于性爱,做爱不做事,使人脱离日常生活,为了追求快感,无限制地消耗体力和精力。所以为了工作和生存,只好把死亡和情色作为禁忌。而当我们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破例不用敬重禁忌,反而逾越禁忌的时候,生命就起了变奏,就感到自由。正经惯了就要放纵,遮掩惯了就要裸露。如果衣服代表了日常生活的禁忌,穿上比基尼不啻是名正言顺、明目张胆的脱序、越轨、逃逸。是故我们常常听到,选择比基尼,就是选择做回你自己──不用再抑郁自己的身体,以及情欲,看与被看都变成一种选择,一种沟通,一种对正常生活的封闭结构的创造性破坏。

比基尼其实是一个动词。它是一种泳装,在海边度假的必备服饰,不过它比任何服饰都更突出地超越了其本来的实际功能,成为文化概念的活语言。它时而革命,时而游戏,时而潮流。但千万千万不要成为面罩。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