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剑:党权主义在新时代的最后斗争评论

荣剑:党权主义在新时代的最后斗争

党权凌驾于一切国家权力部门,凌驾于公民社会和市民社会,这是党权对政权、军权、法权和民权的全面宣战。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没船的港、迫迁的人,以及“还没发生”的自贸区

工业园区招商难、全新医院未开幕、游客付门票进机场航厦,却为了参观和自拍,而且游客比旅客多。业界人士说,“为船只加油的服务”是汉班托塔港未来的主要活动;官员说,一直在谈论要打造自由贸易区,“但目前一切都还没发生”。

白信:2019,如何防范一场黑天鹅和灰犀牛共舞的“颜色革命”?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意识形态与制度合法性两者的互相牵制,造成内在矛盾却无法选择的困境。无论哪个领域的“黑天鹅”,指向的都是体制这个巨大的“灰犀牛”。

吴戈:习近平访美,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成果”

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成果”之间,中美关系危机依旧,而其要害仍在于:究竟如何对待美国,中国已人格分裂。

邵宗海:“习奥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既然中美在区域平衡上的共识是维护和平,那台湾如果仍希望藉美日同盟来压制大陆,可能会得不偿失。

陈一新:奥习会中的交换与无法交换

奥习会达成的第一类协议是在交换关系的基础下达成,第二类是说易行难无法交换,最后一类则各说各话。

现场:习近平抵达西雅图 不会听见不会看见抗议

中方向美方提出的要求之一是,美方安保人员必须保证,习近平在访问期间“不会看到、也不会听到抗议”。

端专访:骆家辉谈习近平访美

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接受端传媒专访,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看点,及卸任后的个人生活。

谁在装扮习近平的海外形象?

“他好英俊”、“可爱的脸”,这些说的是谁?习近平访美期间,中国官方媒体忙着树立习的海外形象,但效果如何呢?

中美峰会之后,可能到来的新冷战

习近平在美逗留的整整一周里,与奥巴马的接触仅仅只有一次晚宴和一天的会谈。中美峰会最终并没有取得什么令人惊艳的成果。双方的分歧却在峰会前后、记者会上显露无疑。

他们在中美国宴之外

由于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对中国人权的关注,正处于低潮期。

一张色卡看懂中美关系冷暖

奥巴马与习近平“坦诚直白地”交流分歧,而习提出中国的问题要一步步来。

习近平访美前夕 中美商业间谍疑云再起

“假设中国个人和公司窃取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就如盗取了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卜睿哲说。

冯媛:主持全球妇女峰会 习近平会承诺什么?

2002年以来,中共最高决策层建立集体学习制度,已经有上百名专家学者先后为政治局常委讲课至少近百次,但无一次涉及性别平等相关内容。

习奥会前瞻:该挑战美国了,但不能全面对抗

这是习近平对中美关系的矛盾之处──首先相信美国该被挑战了,中国能办到了,但出于实力差距又不敢与美国全面、激烈地对抗。

“我本以为中国还有皇帝”, 美国中学生在习近平访问后说

习近平向外界传递了这样的个人形象:他看过《纸牌屋》,喝海明威喜欢的酒;读过梭罗、马克·吐温、托马斯·潘恩和美国“宪政蓝本”《联邦党人文集》。

习近平錯過的中国女权行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妇女峰会中,指出1995年北京大会在提高妇女权益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此同时,他错过了一场展览邀请,展览中展出了不被中国官方赞许和肯定的青年女权主义者们的影像。

习氏修宪:政治巨浪将如何掀起,被裹挟的个体又何去何从?

“近代外力打碎了皇帝梦,但没有打碎集权、专制,当这个国家再次不惧外力的时候,它终究还是以各种形式走回了大家长那里。”

读者来函:当强人政治被塑造成神话,我们需要以史作镜,照照这些野心家

托尼·朱特在其《事实改变之后》一书中指出,“放弃一个世纪的努力是对我们前人的背叛,也是对后人的背叛。”

修宪回避不了的接班人问题,毛时代动荡会否重现?

此次修宪的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一种“晚期威权主义”,以个人威权加上党国宪政主义维系政党的长久统治,也在此框架内缓解内部矛盾,将集体垄断权力造成的体制性危机转化……

许章润:我们当下的恐惧与期待

照此趋势以往,“改革开放”会否就此终止,极权回归,亦未可知。此时此刻,全体国民之最大担忧,莫此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