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当代2023观察:艺术博览会的吊诡角色,叛逆可能在此发生吗?风物

台北当代2023观察:艺术博览会的吊诡角色,叛逆可能在此发生吗?

当我们在一个场合面对上千作品,聆听各种解说,很容易将所有实验、叛逆、冲突当成已知美感的手段,艺术仿佛成为一个可知的标准

水饺报纸与战争图书馆:我在第17届伊斯坦堡双年展看到的抵抗方式

就算被压迫的人从此低头不语,仍有努力的人举手发问,在雪地中追寻足迹,把故事收集、书写传唱下去⋯⋯

民资后撤、审查向前,中国民营美术馆的未来还剩下什么?

“做当代艺术就不要指望政府关注和扶持。(政府)给了钱肯定会去控制你。最终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美术馆,就不由你来决定了。”

卡塞尔文件展爆反犹争议:为何一场“去中心化”的用心实验,却还是沟通失败?

当图像被抽离其脉络,再制成各种迷因图像和阴谋论在网路上流传,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这些现象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

台北当代2022:欠缺在地连结,缩减公众导览,疫中隔空的“国际”是真国际吗?

当博览会以“国际”自居,展商参与了就是跃上了国际?国际是指在台湾的“国际”,还是真正跨出国外、展现了能量的国际?

影像 : 手机上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民众绕著心仪的艺术品拍摄,举起智能手机,点了又点,或与作品摆拍合照,或盛装出席,打卡留念,自得其乐。

【读端】M+博物馆里,一根中指戳中谁:香港的20年国际艺术大梦就快醒?

“你用M+可以比拟香港本身。 香港本身,很多事原本都可以做得很好...... 突然不知去了哪里。”

用游戏建构记忆:香港游戏艺术家关子维

人的记忆到底是怎么运转的?关子维的答案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空间记忆能力,故此,想要制作一个记忆系统,他选择电脑游戏的空间和物件承载过去。

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台湾怎样把人潮变成钱潮?

台北准备好了么?坚持做一个远离地方政治的外来者,“台北当代”带来了初次来台的国际大画廊,也想要教育本土老一辈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