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国际书展2024:香港独立出版群像阔别五年再渡海;大奖名单三分一港人作品风物

台北国际书展2024:香港独立出版群像阔别五年再渡海;大奖名单三分一港人作品

一次暂时但齐心的连线,连结,可以预期有关香港的话题或题材,仍会在台湾的出版和阅读视野中生长⋯⋯

邓小桦:2022台北书展,乱世与封锁中的耕耘

在民主社会或太平盛世,书展只是每年一度的定期活动,但在乱世与封锁中,我感受到的是到达底蕴之处的意志、坚持与素养。

专访艾力克·菲耶:你有一千种孤独,但文学是你的避难所

文学本身就是在练习缓慢,而在这世界维持缓慢,让情感、诗意与美这些观念能够在此避难,这就是一个作家的抵抗,就是反叛。

去历史化的批评之外,我们可以为书展做什么?

忽视历史的批评,对推动书展进步的力度,十分有限。我们要先用自己的记忆──书展的历史,来检视和守护自己的书展。

这十本书你不能错过:2017台北国际书展购书指南

独立书店大呐喊;《人间》场景再现;香港人死了怎么办……

台北国际书展2019:“独立”精神给书展大卖场带来了什么?

面对业界大崩跌,独立出版与独立书店可还有通往未来的机会与希望?

书架算命人与书界灵媒:我做选书师的一些故事

在那些客人面前,我好像是书界与人界之间的灵媒,为他们潜在的欲望、焦虑与人生秘密,去选择最适合他们的一本书⋯⋯

胡慕情:我怕他们以命相搏,却被迅速遗忘

面对汹涌的社会抗争,只记录下过程就可以吗?抗争中有哪些值得书写?胡慕情在层层追问中,从一桩土地征收案,梳理出台湾百年农地发展史。

富察:两岸出版比较的尺度陷阱

如果我们希望台湾出版可以对中国有影响力的话,除了对出版自由的坚守和捍卫,也要做出小型市场的示范,凸显在大一统的市场之外,还有各种在地化的可能。

朱宥勋:张爱玲又出遗作?明星作家作为产业链的发动机

爱财也应取之有道,特别当你是从作家的才华之中赚钱时,至少得负起“对得起作家”的基本伦理责任吧。

独家∶林荣基访台一波三折,台湾部署警力日夜维安

因此前黄之锋等来台遇风波,经维安单位建议,林荣基赴台计划由一个月缩至一周,主办方低调更换,并减少公开行程。

和台湾相比,香港独立出版会有多孤独?52Hz出版联盟成立见闻

香港与台湾连结起来?始终两地都是华文社会,都出版繁体字书⋯⋯

傅月庵:数位阅读阴影下的书展

20年沧海桑田,风云变色,台北国际书展到底怎么了?夜色深沉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数位阅读”威逼下无力挣扎的书展。

富察:台北书展的决然转身,与分众年代的出版演化

原本书展的逻辑是经销商式坪效概念——读者被简化为收割的对象,而非参与文化产业链的主体。

阿泼:在台北怀念香港书展

香港媒体看不到香港书展拥有的能量,台湾社会也无视书展能延伸的可能。没有哪个媒体有兴趣好好报导精采的座谈,让座谈记录可以被留下、发散,甚至滚动其他讨论。

谭光磊:台北书展,如何成为国际版权交易平台?

撇开什么“亚洲中心”的堂皇辞令不谈,台北书展确实有资格成为一个国际版权交易的重要平台。

陈颖青:台北书展还能走多远?

台北国际书展结束了,展后的台湾媒体评论全都是负面字眼。但就在开展的第二天,大陆著名的财经新闻媒体发了一篇长篇报导,盛赞书展,甚至及于会场外的“公民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