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2019台北国际书展场上,10本推荐您关注的新书

2019年2月11日,以“读书正好”为主题的台北国际书展开幕。

2019年2月11日,以“读书正好”为主题的台北国际书展开幕。摄:Imagine China

刊登于 2019-02-12

#台北书展#书展

台北国际书展于2月12日正式开展,《端》为您推荐10本甫于2019年出版的中文新书,如果在书展现场遇到它们,不妨多停留些脚步。在这些书里面,有的回应了过去一整年人们的担忧、疑惑,有的则望向未来,提供我们面对瞬息万变局势所需的思考养分;其中有需要投注大量时间心神阅读的学术著作,也有漫画、小说等深具阅读乐趣的作品。

以下,是我们的新春荐读书单。

你所不知道的美国

《白垃圾:美国四百年来被隐藏的阶级真相》
作者:Nancy Isenberg
译者:王怡芬
出版:八旗文化

这本被《纽约时报》选为“理解川普现象的六本书”的著作,确实有助于人们理解“另一个美国”,这个藏在光鲜亮丽、高举人人平等的美国之下的国家,不仅有种族歧视,还有严重的阶级议题——四百年来身处贫穷底层的白人,被称以“white trash”,出现在历史文献、名人传记、文学作品及科学统计里。他们是孤儿、罪犯、流浪汉、乡巴佬,他们是美国梦里少被提起的阴影,是过去中产阶级与主流社会忽视的声音,却也可能是川普前进白宫的最大推手。

民主的中年危机与中二病

《民主会怎么结束:政变、大灾难和科技接管》
作者:David Runciman
译者:梁永安
出版:立绪

英国脱欧、川普当选,乃至2018年台湾大选合并公投的结果,让许多人不禁感到焦虑疑惑:民主怎么了?民主真的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吗?本书作者是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兼英国政治评论家,他认为已有两三百年历史的西方民主正经历中年危机——人们对现状不满加上太过深信民主制度,才会出现不按牌理出牌的幼稚脱序。而书中提到的“政变、大灾难、科技接管”三个危机,老实说读来很难不有既视感,但还是必须提醒,西方民主进程与中港台差异甚大,我们当有自己的脉络来看待眼前的困局。

民主崩溃犹如温水煮青蛙

《民主国家如何死亡:历史所揭示的我们的未来》
作者:Steven Levitsky、Daniel Ziblatt
译者:李建兴
出版:时报出版

相较于前面介绍的《民主会怎么结束》,由两位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合著的《民主国家如何死亡》,显然更明显地流露出对于美国当前政局的焦虑。两位教授都是研究国外民主制度的专家,他们在书中分析民主国家走向民主崩溃的过程,其中包括了专制领袖当选、政府滥权与压制反对党等步骤,甚至在老百姓毫无察觉下,以一种偷天换日的方式慢慢腐蚀并取代民主制度,而这一切可能都发生在和平非暴力的表象之下。透过这些案例,两位作者想大声疾呼的当然是当今美国的民主危机,以及他们毫不掩饰地高举对川普的不信任大旗。

玻璃心所为何来?

《滚出中国》
作者:Robert Bickers
译者:胡䜣谆
出版:时报出版


10年前一本叫《中国不高兴》的书大受欢迎,标志著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而起的新民族主义,让中国在国际间留下了敏感、易怒、脆弱的形象。《滚出中国》书名看似挑衅,但作者回顾近代中国历史,从1840年代以来的强权入侵开始,仔细爬梳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帝国主义”情结对撞产生的影响与后遗症,至今仍然没有改变。在政治力的运作下,其中潜藏的危险信息不言可喻。



宗教复兴在中国

《中国的灵魂:后毛泽东时代的宗教复兴》
作者:Ian Johnson
译者:廖彦博
出版:八旗文化

剧烈的社会变动、经济高度发展带来的竞争压迫、城市中的疏离与人际淡漠⋯⋯当代中国正面临强大的精神危机,而解药之一,或许是宗教?本书作者张彦(Ian Johnson)以五年时间走访中国各地,探究佛教、道教、基督教、传统民俗的信徒如何挽救这些曾经被毁灭殆尽的精神文化,也让我们不禁好奇在现今逐渐紧缩的政治氛围中,精神信仰的力量是否有可能突破僵局、找到出口。

山很大,人很小,我们为何登山?

《心向群山:人类如何从畏惧高山,走到迷恋登山》
作者:Robert MacFarlane
译者:林建兴
出版:大家出版

人们为何迷恋登山?本书揉合了自然科学、人文历史以及作者自身的登山经验,试图阐述“为何登山”这个看似简单其实难以回答的复杂问题。在人类登山的三百年历史中,无数人顶著肉体的苦痛、冒著生命的危险,攀爬眼前的高山,这座山,既是物理上望之而不可得的巨怪,同时也是精神上的自我超越与挑战。台湾拥有精采的高海拔地形,山是这块土地的一部份,生活在上面的人们却对山很陌生,透过阅读这本书,或许能够让你在看待近年数次颇具争议性的山难新闻及社会舆论时,有些不一样的想法。

中国青年的生存处境

《远处的拉莫》
作者:胡迁
出版:宝瓶文化

许多人是从《大象席地而坐》第一次认识到胡波的名字,作为2018年金马奖的最大奖得主,胡波短暂如彗星划过天际的人生,确实为他的作品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在导演之外,胡波的另一个身分是作家胡迁,几年前在台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大裂》中,便收录了《大象席地而坐》的小说版本。《远处的拉莫》则是胡迁的遗作,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完成了十几则中短篇故事、一部剧本,或许我们不能轻易说他在这些文字里透露了什么,不过如同他在书里曾写到:“我只是告诉你我所知道的,但这是多么伤感。”

想像近未来的台湾

《苦雨之地》
作者:吴明益
出版:新经典文化

台湾作家吴明益在新作《苦雨之地》中,以六个发生在近未来台湾的故事,探讨人、动物、自然、土地之间的关系。曾经被归类为自然书写作家,但吴明益却希望跳脱传统自然书写强调非虚构、写实的格套,运用小说的虚构性与自由度,做出新的尝试,正如他在书中后记所言:“我想借由小说这种形式,去设想人跟环境关系的异动、人与物种之间的关系,去感受人做为一种生物的精神演化,特别是在我所生长的这个岛国台湾。”

新世代日台女同志书写

《独舞》
作者:李琴峰
出版:联合文学

一本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非常特殊且特出的新锐作家处女作。大学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工作,李琴峰虽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第一部小说却是用日语写成的,还获颁日本群像新人文学奖优秀作,就此顺势在日本文坛“出道”。虽然如此,如同作者在后记所言,这是一本内容相当“台湾”的创作,不仅九二一地震、太阳花运动等事件成为小说中的背景,前辈作家邱妙津等人对作者的创作启发在书中亦清晰可见。出生于1989年,成长于照理说应该更加百花齐放、兼容并蓄的年代,但作者认为:“主体的伤痛不是一句‘时代已经进步’就能解决,无关乎文学史或同时代文学的潮流如何,《独舞》之于我而言是,有伤痕,所以必须书写,如此而已。”

另一个角度看二战

《阿兰的战争:烽火下的荒诞与日常,一个二战大兵的意外人生》
作者:Emmanuel Guibert
译者:陈文瑶
出版:脸谱

阿兰是曾参与二战的美国大兵,年逾90岁的他,在偶然的机缘下与法国漫画家艾曼纽.吉贝(Emmanuel Guibert)结成忘年之交,于是这位从军生涯只发射过一枚弹砲的士兵,有了机会向本书作者娓娓道来那些关于战争与退役后的生命故事。阿兰不是战争英雄,军旅生涯也少遭遇枪林弹雨,他的回忆是细琐的、是个人的,是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欢喜乐;就像当时千万个寻常百姓一样,战争擦身而过,在生命里留下了一处处难以忘怀的印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