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如何讨论一种时代症候评论

杨潇:如何讨论一种时代症候

面对信息世界的过度喧嚣,今天的“黑镜实验”倒和1924年的“无聊休克疗法”如出一辙。

邱慕天:在脸书拥抱“地球”的理由

社会学家包曼清楚地意识到了社交媒体中的陷阱:一个人可以“归属于”社群,不可能“创造”社群。

黄哲翰:数位利维坦君临的前夕

看似“平等开放”、“促进直接民主”的数位网络,有可能出乎意料地瓦解人们所欲捍卫的共识与价值,甚至使人不再自由。

陈至洁:鸟笼中的微信,与“插翅难飞”的中国境外网民

中国政府严加控管并强力引导互联网的公共信息内容,甚至产生了境外的问题。中国政府对微信用户的文化思想控制,并不会因为人移居海外而减少,因为只有中国的公民或在中国登记的公司才能营运微信公众号并提供其信息内容……

网络能承载理性讨论吗?“知乎”的中国实验

知乎社区并未因为开放注册和门槛降低,而从一个精英化的传播平台沦陷为草根舆论场;知乎社区仍具有自我净化能力。

張翠容:網絡掀起革命,卻撕裂社會!我見證埃及的殤

埃及革命推手戈宁:今天,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拥有网络。但是网络的某一部分,被人性中不那么高尚的一面俘虏了。

夕岸:社交媒体,是否必然走向分众极化?

我们对互联网的感知,多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事后反馈?对于互联网话语的元分析,如何揭示技术政治的内在矛盾?

清肃“内涵段子”:景观化的中国互联网治理

要分析这一系列管制,乃至最新在新浪微博出现的同性恋内容的出位管控,也许还是先得回到这些问题来:这些被管控的“低俗”内容本身是什么?是否所有被管控的内容,都具有反抗的潜能?

夕岸:新媒体如何“妨碍”集体行动

对互联网算法的感知,让我们更无力参与政治──越是清醒,越是难以行动

小端血泪史:你我如何被脸书算法改变?

如果它让你更容易陷入单一认同,而不鼓励倾听多元声音,如果它的演算法决定你看到的世界,也许你真的应该警惕了。

Airbnb:网路时代的邻里温情,还是资本巨头的新游戏

分享经济几乎整个由少数科技公司组成,且背后有为数众多的创投公司撑腰。

演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我们任由各种科技公司的数据团队收集、分析反应我们行为的资料,然后呢?

从“毅丝”到“段友”,两千万日活的手机应用为何被突然斩杀?

低调沉默的“内涵段子”被广电总局斩杀事发突然,不同于通常先警告、整改,这次直接就是勒令关停,而“今日头条”方面甚至完全没有接到预警。其中原因何在?坊间说法不一。

中国严控“内联网” 欲治罪翻墻业者

商业化、开源翻墙软件发展迅速,官方打压政策很难真正遏制市场需求

Your Opinion : “高墙”更高,你还会翻出去看吗?

中国的“防火长城”高筑,“墙”与“翻墙”的竞赛未曾止息。再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人说,“久了,就习惯了”。

杰伊:封杀翻墙?国家主权如何降临互联网

诸项手段相辅相成,反映了一个完整的目标——对“中国互联网空间”的实体化、国家化。

从1984到美丽新世界(下)

微信崛起后的中国互联网,体现出一种控制下的言论多元,这种多元性也得到了政权的默许。

专访李玉瑾:华裔艺术家为什么要在纽约开防火墙网吧

"网络审查并不仅仅是中国政府对网络生活的干涉,它更塑造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吴强:从乌镇到浦志强审判,互联网意识形态的诞生

在主权的名义下,总是便于与所谓互联网安全挂钩,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和屏障,写进2015年新修订的国家安全法,然后“合法”地进行各种全民监控、高筑防火墙。

新疆断网312天生存记:习惯断网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困难

和网络成为生存之瘾一样可怕——甚至更可怕的是,你能像习惯网络一样迅速地习惯没有网络的生活。

“翻墙”攻防战:举国围剿下,VPN 真的可以被干掉吗?

围绕防火长城展开的“砌墙”、“拆墙”技术多年来一直不断博弈,但当技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时,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才是最终的“大杀器”。

中国VPN新禁令对用户到底意味著什么?

中国工信部将对网络接入服务市场进行14个月的清理,翻越“防火墙”,从此将难上加难?

腐女涉黄,同志背锅?新浪微博“三日禁令”的动机分析

新浪微博四月中旬发布通告,声称将清理色情暴力及同性恋题材,三天后又将同性恋解禁,其间逻辑何在?同为整肃对象,“腐女”与“同志”之间又有何种紧张关系?

莫之许:中国为何要推网络安全法

从赋予管理部门超级权能、强化网络运营者全面责任和义务,以及对网络个人用户的实名监控这三个方面入手,形成了一个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严密管制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