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水牛死在岁末前:贝澳湿地拟发展,香港南大屿山与牛的未知命运

世代在同一个大屿山生活的牛,并不知道自己是个政治问题。

香港最大的水牛群,栖息在大屿山湿地面积之最的贝澳。2017年港府公布《可持续大屿蓝图》,提出在大屿山“北发展、南保育”的原则,牛数量减少,湿地多年来也在萎缩和干涸。摄:林振东/端传媒

香港最大的水牛群,栖息在大屿山湿地面积之最的贝澳。2017年港府公布《可持续大屿蓝图》,提出在大屿山“北发展、南保育”的原则,牛数量减少,湿地多年来也在萎缩和干涸。摄:林振东/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符雨欣、视觉新闻记者黎家威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4-02-04

#香港动物系列#渔护署#梅窝#守护大屿联盟#香港岛屿系列#动物保育#气候和环境#生物多样性#长春社#香港土地政策#香港#城市规划

2023年冬至,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做冬、过圣诞和新年。今年71岁、人称大屿山“牛妈”的梁韶华,却于冬至前一日在脸书上发布讣告:“严冬一来,就冻死了两只老牛”,“唔呀(牛名)终日游走在老围、咸田、新围的湿地,早上还开开心心地享受我喂马草,下午就死去⋯⋯冇尾(牛名)体弱,温度一跌就死了。”

牛妈自发照顾流散在大屿山南面的贝澳、芝麻湾、水口、分流等地的流浪水牛超过15年。大屿山流浪牛是近代产物,农业式微,至七、八十年代弃耕,牛被农民解散到了山上,至今在这个海上离岛流浪了几代。香港最大的水牛群,栖息在大屿山湿地面积之最的贝澳,它们带动水土流动,甚至能活化荒田成为湿地,造就“慢活水区”令浮萍生物生长,也方便蛇、青蛙、蜻蜓居住,为雀鸟带来食物。

牛的死讯传来前一个月,香港政府刚公布新的土地规划不久,要将贝澳约6公顷原来是海岸保护区(CPA)的土地变为休闲康乐地,这地原本是牠们和牛背鹭的栖息地,大多仍是翠绿的树木,另有一些人为的棕地作业。同时,两只4岁的雌水牛刚诞下两个牛 BB,渔护署就来联系牛妈,希望她配合帮牛绝育。

2017年港府公布《可持续大屿蓝图》,提出在大屿山“北发展、南保育”的原则,但牛妈觉得南大屿的牛数量见少,大大小小一直在死,湿地多年来也在萎缩和干涸。只看到发展,看不到生态,牛妈疑惑,“保育”到底想保些什么?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