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Whatsnew

上海万圣节走红互联网,青年压抑靠“扮鬼”释放|Whatsnew

万圣节的“疯癫”意味着中国年轻人的压力和情绪均需要公共活动释放和宣泄。

2023年10月31日,中国上海,市民盛装参加万圣节游行,有人扮成穿著“大白”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0月31日,中国上海,市民盛装参加万圣节游行,有人扮成穿著“大白”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苏成

刊登于 2023-11-02

#万圣节#中国青年#万圣节变装#年轻人#996工作制

连日来,在前总理李克强的死讯和治丧之外,上海的万圣节活动成为了中国大陆互联网上最激烈讨论和传播的话题。

10月31日(周二)夜间,新浪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一度被上海万圣节的各种装扮刷屏,流量和热度甚至高于了合肥市民纪念李克强的献花活动——后者在微博、抖音等地都被限制了流量,大量回复都无法显示或直接被屏蔽。

和欧美、香港等地的万圣节不同,上海的“万圣节”活动几乎变成了一场街头角色扮演的狂欢节,而更少鬼怪、恐怖题材。

其中,以工作压力和“内卷”为话题的装扮格外流行。据综合网上图片及现场参与者对记者的描述,当晚有不少市民扮成仍在加班的“996社畜”出行;有人身上挂着讽刺延迟退休政策的标语:“2070年,我终于退休了”;亦有人将写着“我在公司很想死”的路牌贴在头顶。(延伸阅读:《自嘲反讽还是加油鼓劲?——流行网络的热词“打工人”到底有何源起?》)

嘲讽或隐喻疫情期间上海防控的“恐怖”打扮也在网上流传:如有多人身穿“大白”防护服,手持巨型棉棒,或身贴核酸亭的图片,外放“勤洗手、戴口罩”的声音,跃跃欲试要给市民“做核酸”。(延伸阅读:《谁是大白:从暖心大白到“白色恐怖”,防疫权力将伸向何方?》)

还有参与者调侃经济状况不景气。有人装扮成医学生、文科生、建筑学专业学生等中国就业市场上目前承压巨大的行业人士,将眼圈涂成黑色,穿着潦倒;有人将一张上证指数跌到0点的股市曲线图贴在身上;还有人装扮成此前颇受争议的带货网红李佳琦,身上贴着“名语录”的白纸,上书“哪里贵了?”(延伸阅读:《不确定时代的“信徒”:集体焦虑下,中国年轻人前进寺庙》)

2023年10月30日,中国上海,有市民扮成“医学牲”庆祝万圣节。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0月30日,中国上海,有市民扮成“医学牲”庆祝万圣节。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更多人则 cosplay 各种各样的人物、影视和生活场景。惟中国政治人物较敏感,未见有相关装扮出现。但网上也流传好几位“鲁迅”打扮的人物,身旁放着写有“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纸板。

上海万圣节于网上走红的造型包括举著“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鲁迅和《霸王别姬》中被批斗的“程蝶衣”。图:网上图片
上海万圣节于网上走红的造型包括举著“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鲁迅和《霸王别姬》中被批斗的“程蝶衣”。图:网上图片

亦有一人装扮成张国荣的著名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戏剧造型,身上挂着象征文革批斗的木牌,牌上名字打了一个叉号。(延伸阅读:《“谜一般的动荡”:关于文革的最新研究,如何挑战了主流叙事的理解?》)

记者未能逐一核实网上流传的图片是否是今年万圣节或是否是10月31日所装扮。实际上,上海的万圣节活动也已经零散举行了数个周末。此前的10月27日,网上就广为流传有人将“网红”的“我在xx很想你”路牌改为“我在上海很想你死”并穿在身上的相片。相信万圣节活动之所以会在10月31日变得尤为热闹,也和其已经连续多日有小范围的活动有关。

有31日参加了万圣节活动的人告诉记者,当晚的活动主要集中上海市中心原属法租界的、以洋楼和咖啡馆、酒吧闻名的“巨富长”区域(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其中最主要的区域在茂名南路到瑞金一路之间的数百米路段。靠近核心狂欢区域的道路交通在当晚8时到10时左右基本瘫痪。街上人流一度达到了拥挤的状态。

警方在当晚派出了大量警员在街头维持秩序。网上信息称部分人士——如装扮成“大白”“大便”和男性生殖器的人士被警员带离现场。上海警方次日(11月1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出的信息称:“昨日(10月31日)晚间,巨鹿路沿线区域出现较大客流。为确保安全有序,上海警方增派民警、辅警等安保力量,根据现场情况加强人流疏导管控,并对巨鹿路大同坊实施了只出不进的管控措施””,警方还指11月1日“淮海路商圈、巨鹿路大同坊等均无举办大型活动的安排”,要求市民避免前往人多的区域。

2023年10月30日,中国上海,有不打扮的市民来庆祝万圣节。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
2023年10月30日,中国上海,有不打扮的市民来庆祝万圣节。摄: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

万圣节活动引起了中国大陆互联网上的大量讨论。其中一部分人士认为,这是年轻人“崇洋媚外”和“过洋节”的体现。

但不少人亦不认可这一说法。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发文称应该包容这种狂欢:“上海的小青年之所以喜欢万圣节,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它好玩,热闹,而且是一个大家聚会、往一起凑的机会……年轻人需要多有一些标志性凑热闹、别出心裁出风头、无拘无束释放情绪的机会,它是现代都市里趋势性的需求之一。”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旗下的微信新媒体号“狮子坐”也发文指“文化自信不是盲目崇洋,更不是盲目排外……与其说是中国人过洋节,不如说是一场中外年轻人共同参与的世界文化大Party。”

考虑到是次万圣节活动是2022年11月的“白纸”抗议之后上海街头出现的最大规模自发聚集,聚集的亦主要是年轻人,官方的紧张和严格控制亦在预期内。多有分析指出,万圣节的“疯癫”意味着中国年轻人的压力和情绪均需要公共活动释放和宣泄,“扮鬼”亦为其中一种选择。(延伸阅读:《人矿:这个被中国互联网审查的网络新词,为什么让统治者感到警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