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恨铁不成钢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22-09-04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啊虾,回应《《明日战记》是好电影吗?卖惨宣传,港产片“小粉红”,与高票房之外

facebook上《明日战记》相关帖子一面倒的好评使我甚至怀疑是否有大量评价来自所谓“水军”。电影的核心是讲故事,爱情、动作、科幻都只是外部包装,无法代替故事本身。《明日战记》最大败笔在于故事主轴模糊不清,未能由始至终紧扣主题,空洞乏味的表演太多,不断打破故事氛围,万国鹏、吴倩、程小夏的角色完全多余,被配角拖垮主线剧情这种情形讲白一点通常只有在烂片出现,而《明日战记》当然不是烂片,至少诚意方面就比同期的《独行月球》高几层楼。我认为导演mean something,最终却can't tell anything,4亿制作费换来一部流畅度欠奉的电影认真可惜。说点题外话,导演吴炫辉声称正片其实有119分钟,只是经审查后缩减为现在上映的99分钟版本。我相信足本的《明日战记》应该能把目前过渡不自然的部分描写得更细致,消除很多“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然而无法否认的是,最终剪辑的版本同样要经过制作团队把关,打斗时镜头快速切换之迷乱使我完全无法接受这是一部港产片,一个曾经以功夫片扬威海内外、培养出多位龙虎武师的地方出品的电影。

“明天的结局系点,由我地自己嚟定”,刘青云在片中的台词此刻掷地有声。用一句我之前同朋友讨论的说话作为结语,希望《明日战记》有续集,把这个系列打磨得完善些。这一部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科幻片是否港产片的明天?没人能断言,总得有人走走试试。

2. shbpenguin,回应《《明日战记》是好电影吗?卖惨宣传,港产片“小粉红”,与高票房之外

和Marvel比是可以的,但只可以跟Ironman 1比,当时Marvel押上全部资产孤注一掷,最平铺直叙的(改篇自漫画的)故事,简单的背景和角色,不算很多的CG场面,然后造就了空前的成功。今次古天乐的确想复制这个成功经验,但有留意片头字幕的都会发现,这部《明日战记》的投资方包括甚么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的各大电脑公司,所以不难想像要满足众多国内(可能如暴龙哥般的)老板要求之下的剧本,便只会成为现在各位进场观赏的四不象:“港式兄弟情加一点无间度,加一点异形的恐怖元素,再加点鱼鹰和黑鹰直升机还有阿凡达运输机,世界末日灾难片背景下去拯救世界拯救小女孩,所有元素加起来一定大卖!还有当然是左軚车吧!”

恨铁不成钢呀,所有方面都只差一点点就会完美了~

3. EricChan,回应《“胡锡进”的前辈们 ——大众政治时代的反动新闻人》

我觉得胡锡进跟这几个新闻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就像是鄙夷他的人为他取得外号:“胡叼盘”;也如他的自白:“我生活在政府和读者之间 就像陀螺一会这么转一会那么转。” 他的言论不一定代表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点不论是读者还是他自己都承认的。这也使得胡锡进并不能像一个邪教教主一般拥有大量自己忠诚的信徒,而更像是一个代替皇上宣旨的太监。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之前Pelosi访台一事上,胡锡进先是把调起得很高,然后在Pelosi访台当日又尝试把调子压低,这种观点立场上的变化是能看出政治上的角力存在,也可以合理推断出胡锡进出现对于高层政治决定上的误判。也无外乎兔主席等红色KOL会发文声讨胡锡进。

大众时代的反动新闻人是为了煽动大众为少数人的利益牺牲自己,制造仇恨。然而胡锡进并没有这样的功力,也没有这样的野心。从胡锡进为江西周公子 深圳宾利女的 “低级红,高级黑”的回应可以看出,他其实并没有乘民众声势而起的野心,只有一个党国官僚菁英的精致利己主义。不知道这对中国是幸运还是不幸。

4. 第十一个观察者,回应《被发“好人卡”的雷锋:曾经是怎样的宣传奇迹?为何在近十年被宣传遗忘?

看文风估计作者是在国外(看最后文献引用也是),政治理论上讲的很详细了,但是雷锋宣传弱化的政治经济学上,特别是经济上对政治的回馈的几个底层逻辑没讲到(改开到现在的阶段),我补充下。

雷锋他主要是毛时代的宣传模版,自然也是顺应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的,比如公有制,比如工农兵的身份地位,那时候到改开前期,铁饭碗体制内的岗位是真的包一切的,毕业包分配工作,包吃住,包分房,子女包教育,那时候出生的孩子有个概念叫“大院子弟”其实就是时代的写照,那个时候,雷锋形象所宣传的螺丝钉精神其实是很应景的———你只需要在岗位上本分干,一切都不必担心。但改开后,特别是国企改制之后,铁饭碗概念被打破,特别是大下岗发生后,雷锋那种“奉献一切,国家回报”的模版被摧毁了,这一轮就导致了雷锋的“奉献”从公有制政治时期那种“工农兵在体制内铁饭碗奉献一生”转向“志愿活动”这种政治性较弱的宣传,自由经济市场雇佣关系下跳槽转业也是很正常的,雷锋“螺丝钉精神”那种“钉在一个岗位发光发热”的宣传已经和时代不符了。不过总体来说,雷锋的形象是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的,如文中所说:一个“好人”的形象,在市民中是一位亲切的,口口相传的好人的一个定位。

5. EricChan,回应《爆雷村镇银行的上海储户:4000万积蓄清空,“最后的信仰破灭了”

“我们这代人,对银行存款是有信仰的,这是最后的信仰了,可是现在连最后的信仰都破灭了。”

时间回到近33年前的1993年,海南房市泡沫因为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破灭,导致坏账危机爆发,一大批金融机构被拖垮了,从商业银行、信用社到信托投资公司。那时候海南发展银行为了解决泡沫爆破后产生的金融坏帐而成立,股东包括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大型企业兼创汇大户。后来在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时还是顶不住,最后破产。虽然最后银行能保证储户提走本金和合法利息(低于揽储时承诺的高额利息),但那个年代银行业崩坏,就连四大行也几乎陷入技术性破产,需要中央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坏帐。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本不应对银行和存款有什么信仰。

6. Intelligentist、第十一个观察者,回应《爆雷村镇银行的上海储户:4000万积蓄清空,“最后的信仰破灭了”

Intelligentist:我来说一下我身边的故事吧(没错,我身边真的又有这样的故事,你们可以说我瞎编,但是很巧妙我身边确实有这样的案例)。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他家做外贸的,高二时就去澳大利亚留学了,他家做的是化工原材料采购,也属于是外贸行业。他家的小半个身价都存在了这四家暴雷的村镇银行中的一家。他的父母也没有经过什么网络中介,类似于银行拉客户,而存到这个银行里的原因只是利息比国有四大行高5个点。当暴雷的时候,他父亲的健康码也变成了红码。过了段时间之后,他爸收到了当地公安局的一通电话(没错,这种事居然是公安局打电话)说可以拿回部分损失,但是需要亲自来一趟河南。他爸也在互助群里看到了种种遭遇,于是决定不去。上百万上千万的存款,居然用25万就打发了,别说他家这做老板的,平常老百姓也不能接受。这就是文中所谓的“好药”,不过,它是一颗安慰剂,无法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这个钱是谁给拿来救灾的?是中央政府。那暴雷出在哪儿?出在地方。问题来了,明明是问题出在地方,为什么最后却让中央来救场呢?如果地方政府不能拿出足够的,或者说能让储户满意的临时补偿,那么究竟是地方政府财政出现了问题还是地方官商勾结,只是想让中央来“擦屁股”,而他们却携款逃之夭夭?只能说各有各的算盘,结合河南楼市暴雷的事件来说,河南的财政可能很早就出现问题了,紧随而来的疫情和去年发生的洪涝灾害,仅仅是起到了推波助廉的作用。郑州在15年之后就开始大力依靠房地产来发展新城,这大概就是一切的开端。

对于村镇银行我有一些浅显的观察(真的很浅显)。我老家是一个位于华北地区的小县城,印象里是18年出现了一家XX县农商村镇银行。这家银行是有合法资质的,但是筹建这个银行的,是我县城当地最有钱的富豪。当年我县城的那个富豪有个“黑手套”被关押了,导致了银行挤兑,不过银行倒是没有出现暴雷。从此分析,这一系列村镇银行,可能都于某个时间点开始筹办,本身是政府想进行金融体系改革,放宽金融机构的筹建管制。可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却被地方的“财主”拿来作为敛财的工具,毕竟能够筹办银行的,应该也只有他们了罢?就像我老家一样,这个老板他的产业供养着县城一半以上的就业,他个人就是信用的担保,所以我们肯向他主导筹办的银行里存钱,而不是因为政府的强制力和信用让我选择这个银行。可是,如果作为信用担保的人跑了,好似文中说的一般携款去美国,那该如何是好呢?政府不长脚,可是人长脚呀! 我还是一个爱国的人,不过我承认我对政府的认可度在逐渐的降低。可能是头20年大家忙着赚钱,无暇顾及彼消此涨的官僚贪腐。当疫情让大家更加在意原有的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中,已经存在了许多的蛀虫。

最开始暴雷的故事是8月4日中午,在某餐馆吃饭的时候,我的同学告诉我的。彼时,佩洛西访台。大家渴望统一,可于此而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雷声大雨点小”。台湾的朋友不要太敏感,我真的只是单纯的希望同意,这件事上我没有参杂任何政治考量。不过大陆的内宣一下子把我击醒,这种极大的落差让我迷茫,即使事后大陆这边分析了军演如何巧妙,我真的很难让自己再相信他们说的话了,即使是真的。这件事之后,从未有移民想法的我突然坚定了移民的想法。我可以容纳很多声音,我希望听到很多声音,可是我在这方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只能“听”到“美好的声音”。最后一段仅仅是凑巧在听取银行暴雷之后自己的感悟,和事件本身美誉太大关联。

第十一个观察者:@intelligentist:把所有问题归结到地方政府,这种分析很片面,首先地方政府卖地换财政,这本来就是个财政结构性问题,这个结构性问题本来就有风险,加之银监会这次出问题后爆出他们对地方政府和银行根本无实质性约束力,再次暴露实际上政府,银行,地产商三者间几乎不存在能够进行制衡的监管机构,且限制外汇管制如此严格,一个人卷了上亿资产跑路,怎么出去的完全没有披露,这显然就不是蛀虫问题而是体制问题。这就要求建立权力制衡体系,这才是治本的。

7. Intelligentist,回应《【重磅】照顾者成为“杀人犯”︰他了结病母的痛苦,内疚却得不到解脱

希望尽快可以出台有关安乐死的法案,而不是冠以“谋杀”的头衔。

我相信安乐死迟迟没有合法化的原因,是对安乐死行为认定的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太强导致的。在这种难以公正认定的情况下,可能政府和立法机关就不如以维持“误杀”来就事论事的判断某人的行为是否具有安乐死的目的,对执行安乐死的人以减刑来的风险低一些。

安乐死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谁能给出决定患者可以执行安乐死的权利,二是如何确认执行安乐死是经过患者许可的。前者当时是有资格的医生可以给出这样的决定,但最好是专设安乐死诊断医师这一职位,从而能够更专业的判断是否有必要通知患者和患者家属执行安乐。比如患者接受化疗(当然化疗是对身体不好的)可以延长几年的寿命,那就没必要给出安乐通知;但如果化疗仅提供“续命”(不化疗可能几天就一命呜呼)的作用,那医师就有必要向家属提出可进行安乐的通知。是否决定安乐的决定权在患者和患者家属手中,但是能够有效的通知濒临死亡的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师自己也好,对患者家属及个人也好,都是负责人的表现。第二点就是说的许可问题了,如果医师下达可执行安乐通知时,患者及其家属都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交流或者患者自己意识清楚,那就不会存在客观上的强迫安乐行为。可是如果遇到患者无法表达自己对安乐的态度时,这一切都变得很棘手,因为在法制社会除了自己没有一个人能挥挥手就决定自己的生杀大权。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患者主观上的寻求安乐是由于精神问题或者可解决的生活问题而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那执行安乐后,允许执行安乐的医师要按照“谋杀”判罪嘛?总之还有许多问题。 所以个人觉得如果安乐死得到法律认可的初期,仅严格局限于对极重症患者使用,不妨也是对患者个人、患者家庭乃至社会的进步都是有好处的。万事开头难,但逢山开山、遇水搭桥,随着安乐死在民众心中认可度的提高,相关的法律制度也一定会愈加完善。

8. 第十一个观察者,回应《没有母语的人:新闻审查下,“我们都是国家的宣传机器”

其实吧,这种业内被称作所谓A4雕花的技术,或者说春秋笔法,早就不是秘密,而且在大数据时代,这种管理手段已经从管控大媒体转向管控“每个人”,文管部门甚至可以用AI来规训每个网民的思维模式,虽然忌惮于核心价值观里有的“民主”“自由”“法治”几个词,不方便直接把它们列为违禁词,但是某些词组仍然属于自动删除或者降热度的范畴,比如民主自由(联用),宪政民主,宪政法治,人权自由等等。

你想在墙内发表这类言论,就会自然的想去找替代词,实际上1984提到的“双重思维”已经达到——你脑子里想的不能直接等于你纸面输出的。

而新话和双重思想是一体的,因为它包括了许多在相互矛盾的意义间建立假想联系的单词,特别是对那些基础重要的词而言。比如说,好和坏;对和错;真理和谎言,正义和非正义。

当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新话自然也比1984高级不少,比如将“战争”表述为“冲突”,将“封城”表述为“静态管理”,将“家暴”表述为“家庭纠纷”,将“降薪”表述为“差异调整”等(内文摘录)。

当然敏感词这个东西历来如此,如果涉及到政治领域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但令我感到后怕的是这种语言模糊化已经扩大到其他地方了,比如“裁员”被叫做“毕业”。这一点我一开始没想通,国家机器对于语言的控制也就罢了,企业有什么能量去操纵媒体?后来深入想了想,所谓宣传体系还是和维稳体系绑定的,裁员自然想到失业,失业又容易联系到经济衰退,这不就是造成不稳定嘛,所以裁员这种词也被优化掉了。当然这也确实引起国内左翼的不满,毕竟你宣传口站在企业一边而不是工人这一边,本质上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割裂的。

说到语言偏移的话题,又想到“大翻译运动”。为什么外宣那么痛恨大翻译运动的一个原因就是实际上内宣和外宣是两个系统,外宣在俄罗斯问题是想要保持一种“模糊”的状态的,方便后续国际形势发生变动时可以变更立场。内宣虽然官方也是“含糊立场”的,但利用这种媒体的“炼金术”禁止掉“侵略”而鼓励用俄罗斯方面提出的“特别军事行动”这种词,纵容“xx天平定基辅”这种新闻,其立场的天平本来就是不平衡的,在引导什么一般人都能看出来。

当然宣传口的师爷们想的很美好,官方立场不表明,但是利用这种天平的失衡来引导舆论上的反西方阵营情绪,一举两得。这一点在民粹情绪上也是一样的,官方肯定不鼓励,但是民粹留言好几千赞留在热门新闻下面置顶,到底是在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几乎不言而喻。

但大翻译正好把这这种小伎俩全抖出去了,把那种含混的“美妙状态”撕开了给外网看,用毛的话说就是“把大字报贴天上了”,自然大家都难堪了。

不过正所谓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些被人为造出来的词,一开始是为了降低关键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但社会现实问题在那里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因为春秋笔法就自动解决,所以这些词,比如“灵活XX”“非必要不XX”,还有诸如陈平之流说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化,就被广大网友结合社会热点变成了新的讽刺素材。比如“灵活躺平”,“非必要不上班”“2000人民币>3000美元”,将“去敏感化”的词组结合真实想表达的内容,形成了比正常表述还要强烈数倍的讽刺效果。

9. fangpidedongsun,回应《没有母语的人:新闻审查下,“我们都是国家的宣传机器”

作为父亲,一直担心孩子在如此社会氛围和语境下如何成长:用力纠正,会使她脱离主流,并陷入困惑、痛苦中,这样的成长和扭曲的价值观建立过程远离了初衷;润吗?父母似乎还远未做好准备,仓促下的环境巨变,对自己和孩子也未必负责;躺平?看看我们这代人也毕竟有稍微醒悟一些的,等待神奇的时刻也终将发生在孩子身上?

10. ypp,回应《吴晟《他还年轻》:在书桌与街头之间摆荡的社会型诗人

谢谢这篇文章,好好看。对于吴晟的印象原本只停留于《不惊田水冷霜霜》,后来风和日丽唱片行触了吴晟诗歌,才感受到另一个他文学的样貌;数年前吴晟在纪州庵的演讲,风趣幽默,爽朗开朗,感受到生命的动能跟他仍年轻的心。北农事件对于吴家真是太艰难的过程,但而今看起来却是使他们更坚强。

相当期待这部纪录片,除了吴晟及其家人的生命精彩(特别喜欢本篇提到庄芳华老师,过往看到的访谈多聚焦吴晟及母亲的影响,但这个持家过程中,庄老师一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谈),也因为林靖杰前一部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超好看,用心剪裁节录,在那部纪录片里看到王文兴单一、执著 、近乎顽固的文学锻炼,好看又触动人心,非常期待林靖杰与吴晟擦出的火花!!!!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