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409集《天之骄女》:“奇幻成Cult”之集大成者,竟在这套台湾八点档长寿剧?

剧中因果报应偏执狂般的对称,犹如癫狂阿莫多瓦重述一次宿命论,它没有艺术高度,但竟颠覆了我的视野,改变了我对台剧的想像⋯⋯

《天之骄女》剧照。

《天之骄女》剧照。网上图片

特约撰稿人 郑秉泓

刊登于 2022-06-18

#台剧

写评论二十年,帮电影写、帮短片写、甚至帮广告写,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为一出超过四百集的长寿剧写评。从2020年8月中旬掉进三立电视台八点档长寿剧《天之骄女》这个大坑,我以为顶多一个月就会爬出来,没想到这一入坑就在坑里待了超过一年半。直到现在409集的剧全数播映完毕,接档戏《一家团圆》已经播了三个月,但我依旧贪恋这个大坑的变态与魔性,时不时就点进它的YouTube官方频道,即便很多片刻我熟悉到一听台词脑海中马上浮现画面,还是迟迟不想爬出来。

未必本土:台湾“长寿剧”前世今生

直到2022年今天,上至媒体下至小学生仍习惯称台语发音的八点档连续剧为“本土剧”,即便大家都知道这些动辄两三百集的长寿剧除了台语发音,无论内容题材还是角色塑造一点都不本土。

在评《天之骄女》前,且容我快速帮不熟悉台湾电视史的读者朋友简介“长寿剧”的前世今生。“长寿剧”又称“台八剧”、“本土剧”、“乡土剧”,泛指每周一至周五晚间八点黄金时段播出的连续剧。在1980年代那个台、中、华视老三台独霸的戒严时期,八点档每集含广告长度为一小时,总集数通常介于30-40集之间,语言为国语发音。1987年解严之后,各种禁忌逐渐松动,1990年起台湾电视从语言、题材、甚至篇幅集数开始变化,采用双声带自然语发音的本土剧成为八点档主流。

2000年初,时值台湾总统大选首度完成政党轮替,无线老三台因为人事包袱及种种政经脉络影响,在节目改革上欲振乏力,本土剧搭上这股本土化浪潮而进化为“本土剧2.0”,题材不再局限于日治或战后,篇幅长度开始突破百集,语言则从国台语变成国台英日多声道,不过语言的升级与顾及在地还是迈向国际无关,主要是借此营造一种娱乐性和刺激感,借此迎合观众与市场。

2001年起,有线电视三立台湾台,和上个世纪末以本土市场为号召开播的民视,逐渐形成双雄对立的局面。由香港编剧郑文华负责掌舵的《台湾阿诚》、《台湾霹雳火》、《台湾龙卷风》,三档戏总计875集的超长篇幅,以扭曲心性的变态角色、匪夷所思的奇情布局和脱离现实的辛辣台词,带动本土剧收视热潮。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