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俄乌战争的阴影下,法国大选即将于4月10日举行第一轮投票。战争期间仍持续与普京斡旋的现任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似乎得益于“西方世界领袖”的角色,民调创下新高;但极右派“国民联盟”(RN)的领袖勒庞(Marine Le Pen)来势汹汹,同属极右派的名嘴泽穆尔(Eric Zemmour)也在法国中产阶级中取得不少票数。同时,社民左翼政党“不屈法国”(FI)的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的民调长居马克龙甚至勒庞之后,似乎显示了法国左翼长期积弱,至今还没有找到翻身的契机。
在战争再次于欧洲大陆爆发的今天,欧盟大国法国的政局,似乎更加值得注视。马克龙在任四年,到底都做了些甚么?2018年的“黄背心运动”,还有法国警暴问题,有没有对他的选情造成影响?法国极右翼崛起,传统极右如勒庞也面对“新极右”如泽穋尔的“抢票”;同时左翼似乎持续失语--近年法国政治光谱两端发生了甚么变化?端传媒今日刊出的文章探讨“现象级”的极右人物泽穆尔如何冒起,在4月24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前会刊出另一篇文章,回顾马克龙在任的四年。
“何谓种族主义?种族主义的前题就要有种族:以‘区分种族’来将人分类,便会有等级优次之分;由于我方必属其中一个种族,他者亦即他种族,必比我方优秀或低劣。这就是种族主义!…然而,今天,我方只是在捍卫自己的文明、自己的生活方式,叩问并守护‘何谓法国人’这个身份,却被世人责骂成种族主义者(racist)…我,并不能苟同!…对抗他者文化的恶性入侵,这是自卫而非种族歧视…面对他者,融合或共存(integration)并不可行,只有将其同化(assimilation)才是出路。”泽穆尔(Éric Zemmour)于2021年12月16日C8节目上如是说。
自2021秋季起,伴随著泽穆尔在公开场合的多番大胆言论,以及他为种族主义和同化论的辩护,“谁是泽穆尔?(Qui est Zemmour)”这标题开始于法国各大报章上成为热门。及后他于11月尾宣布参选。12月5日,泽穆尔本欲于著名的投卡德候广场 (Place du Trocadero) 举行造势大会。卡德候广场于1948年见证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诞生,因此亦被称为“人权广场”。泽穆尔此举除了要向高举“普世价值”的多元文化主化主义宣战外,还有另一目的:法国右翼一向视“人权广场”为“第五共和”的象征性基石,过往右翼重要候选人如希拉克(Jacques Chirac)和菲永(François Fillon)皆于此地举办造势大会,与会人数之多寡往往决定候选人及后的政治地位,也象征其能否借“第五共和”(Cinquième République)光环之护佑以角逐总统。

但左翼和人权团体不愿让泽穆尔得逞,决定狙击其造势大会。狙击来势汹汹,警方决定不批予泽穆尔使用“人权广场”,最后造势大会转至于巴黎近郊Villepinte的博览公园(Parc d'exposition),但仍引起冲突和哄动。其中备受争议的可算是黄背心(Gilets Jaunes)发起人之一的穆候(Jacline Mouraud)到场加持,引来其他黄背心普遍不满。造势大会期间,泽穆尔的极右支持者祖阿夫(Zouaves Paris;又译“巴黎好汉”)于场外袭击人权团体SOS Racisme的示威者,导致泽穆尔支持者“Z世代(Génération Z”)被媒体多面攻击和谴责。最终“Z世代”只好与祖阿夫割席,宣称此群极端暴力份子不属于“Z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