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廉价的善意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22-04-03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YesJV,回应《东航坠机后七日,家属的漫长跋涉

当层层加码的“疫情防控”逐渐变为一种全民运动化的政治戏码后,社会中每一起公共事件的发生,都必然与其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如果不是突然缩紧的疫情防控政策,或许这起空难事故最终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会如此巨大。文中反复提及的“因航班临时取消”,其实是有缘由的。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注意到当日原计划从昆明起飞的许多次航班都被临时取消,从而导致如文中遇难者一样,原本直飞目的地的行程,被毫无必要的改为先飞至广州(或其他城市),再转至目的地。其实我本人当日原计划由昆明直飞北京的航班行程,也是听天由命般的被航司连续五次临时取消后,最终改为昆明-广州-北京的中转行程,只是刚好昆明至广州的航班段比MU5735晚了一个多小时,才可以庆幸还能坐在电脑前敲下这段文字。回忆自己被航司反复取消航班的原因时,航司客服给出的解释都是“疫情防控需要”。自疫情发生的两年以来,航司临时取消客满率较低的航班,进而导致乘客改签其他航班的现象愈发频繁,而这次空难事故的123名遇难者中,又有多少人是被临时改签至MU5735航班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最终不得而知,可能也不会有太多人追问。

坚持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还在延续,普通人面对生活中因疫情管控造成的诸多不顺,或许早已习惯了用维护大局的心态来自我释然,正如文中那位充满无力感的父亲一样,面对政府与航司的阻拦,即使在承受失去亲人痛楚的同时,也只能用一种委婉的客气,来表达卑微的不满。

2.dianarthemis,回应《东航坠机后七日,家属的漫长跋涉

遇到了这么大的变故,家人的心理和情绪创伤不是一两天就能平复的,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平复。更不是靠你说一句“大家都不容易,要知足”,就能把他们拉回平静生活下的正常理智水平。更何况,文中大部分受访者,还是在剧烈的情绪下表达了某种理解啊!这个时候媒体对他们复杂胶着的情绪做一个记录,我觉得不仅对亲历者,可能对整个社会都是疗愈创伤的一部分。

墙内的舆论环境似乎一边在大量煽动爱国、民族自信这种“二手”情绪,一边却又似乎特别想压抑大家的“一手”情绪:本能的喜怒哀乐等。要么怎么家里人因为疫情期间医疗资源分配问题去世的网友,发个求助或抱怨的帖子,也会被群起攻之呢。要么怎么乌克兰留学生哭诉要回家的录音传出来,会被人骂是炒作、是勾结境外势力抹黑中国呢。

刚坠机的时候,突然间全网就有了“不传谣”这样所谓“理性”的声音。但如果媒体素质够高、公众有一定的批判思考能力,这个时候出现一些对事故原因的猜测,肯定不会第一时间被当作“真相”。同时,这样的言论也可能成为社会震惊情绪的一个小小出口。

因为要“理性”,不许推测,有依据的推测也不行,所以才会出现Eric Chan说的那种“快回来做核算”的评论。不知道评论者在为和谐的舆论环境添砖加瓦的时候,到底有没有一丝丝考虑过家属的情绪?不知道这些网友,和骂人物吃人血馒头的,又是不是一群人?在我看来,说这样的话,消费灾难、消费遇害者的嫌疑只重不轻。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家属听到消息的时候可能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网上那些虚假乐观的廉价善意,到底会被看作善意,还是更像事不关己无关痛痒的套话?

这倒也可以理解,相比本能的一手情绪,二手情绪更好制造、操控,或许能给组织甚至一些个人某种安全感。但本能情绪的控制也是可以学习的,只不过好多人可能根本没学过罢了(个人经历,传统一点的大陆家庭,大概还是比较排斥表达和谈论情绪的) 末尾sb网友的话,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是在否认家属本能的悲伤、愤怒、震惊。或许因为这些情绪对他来说是洪水猛兽,因为不知道怎么应对,所以必须加以否定,假装不存在,然后再拉出 “爱党爱国”“理性理解”这种相对“安全”的情绪遮盖。

我不是心理学家,只是自己瞎猜测。但墙内表达真情实感的文字往往特别容易被针对,倒也是事实。长期活在这样的舆论环境里,不说大人,会不会对孩子的情绪管理和成熟产生影响呢?

3. Minami_,回应《奥斯卡2022:老白男阴影,原创力衰退,与失效的“政治正确”

我一向自认为价值观偏左,不认为“政治正确”是负面的,认为一定的价值观有值得坚持和推广的理由。但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产生了疑惑,政治正确本身没有问题,一部不会被人批评“不够正确”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故事是性少数,演员也是性少数,性少数角色的设定不能遵循刻板印象,还必须要有大量女性、少数族裔出演。这都没有问题,所有minority都想被代表,可是minority从种类上来说远远大于majority,追求政治正确,能够使人们有一天重新凝聚共识吗?

4. EricChan,回应《失去糖的生活、被普京捆绑一切,俄罗斯“为什么还没有发生革命?”

普京这次的军事行动已经事实上打破了自己过去作为立身之本的铁血有为形象,底下必然是暗流涌动。谁将是普京的接班人这个问题也会马上被提到议事日程。至于楼下有人提到皇俄上台的问题,我只能说若真的是如此,那时的俄罗斯只会成为其南边某大国的长期负累,团结欧洲和北约的假想敌,欧洲版的朝鲜。这样未必不是一个好结果。不说远的,现在一带一路在欧洲的重要节点乌克兰和哈萨克就因为俄国的行动打乱了计划。俄国现在一拳打不开,惹得百拳来,连传统势力范围内的高加索和中亚地区都在出乱子。要真是皇俄上台,我只怕俄罗斯又会裂开几块。

5. 解开维多利亚的秘密,回应《俄乌战争中,西方反战左翼的失语

左这个观念太大了,本文主要写的是西方左翼。我个人是对中文互联网上某些平时也反威权反专制的所谓自由左翼这次的表现感到震惊。就像本文说的,对于美国的过度关注(批判为主)也是一种变相的西方中心主义。非得要把俄乌战争认定是一种在美俄之间站队的非黑即白,将美国的态度视为自己立场的某种座标,因为美国支持乌克兰,所以就扭扭捏捏的不谴责俄罗斯的侵略,列举出各种关于美国的wahataboutism,关注美国远远多于关注乌克兰俄罗斯,甚至认可流行在微博上的那句鬼话:反俄不反美,心里必有鬼。

我个人也自认进步左翼,但是我对这种和稀泥的行为是非常反感的,我完全同意本文所写,认为背后的一切都是美国操纵这种观点完全忽略了东欧国家人民的自主性,以美国的立场来确定自己的立场也是对左翼自身自主性的不尊重,为什么作为一名左翼就不能既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又反对非西方的威权专制的独裁者?对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这个事情的价值判断实在是太容易做了,根本没有什么困难的。很遗憾看到很多原以为是同路人的左翼脑子一团浆糊。

6. Lannie,回应《端开麦:我们讨论女权运动——女性“出柜”了,男性徬徨了?

终于听到这期podcast了!和以往播客不一样的是,这一期播客终于在我稍微有点想法的领域了!我觉得“女权主义”这个身份认同对我很重要,在很多信息同时出现的时候我更愿意去了解与女性有关的事情,身为女性我对女性的生活环境也有切实的感受。

我自己常常在“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与“激进女权”徘徊,一方面我对“婚驴”等女性内部发明出来的词感觉到女性社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一边我又觉得不能这样去污名化结婚的女性,我理解但也无可奈何。但目前我觉得大陆女权主义比较难过的一点是,在审查和阉割下,没有被污名化的词其实很少了,如果这个词本身已经被污名化,再用这个词来讲述女权只会造成更大的误解。

而与其他亚洲女权不同的是,大陆女权在某种程度上是将女性的权益从“父亲/丈夫”转移到了国家,比如粉红女权一直津津乐道的“妇女解放”以及“计划生育”,这些所谓的“提高女性地位”的措施也要看权力的脸色,女性其实没有真的拥有自己决定的权力。关于男性女权主义者存在我的想法是,男性没有办法真的感同身受女性的处境,欢迎更多男性来了解来表达观点,但是请在表达的时候尊重“女性听众的不舒服”。

7. rickdom,回应圆桌话题《妻子被笑话光头,韦史密夫动粗是“真男人”还是一种“有毒的男子气概”?

Will的言词似乎没有说出因为我是男人所以要保护太太,这一拳里真有性别的成分吗?或者这只是对于家庭成员被欺侮时的反应呢?

况且纵使不连结到性别,诉诸暴力都错误且有毒的。Will可以在台下,甚至冲上台对著麦克风表示抗议,这同样都能展现其保护家人的决意。如果是这样的行为,仍然会被批评为 有毒的男子气概吗?还是这时保护家人就可以被接受了?如果是后者,那么性别就不是本次事件的问题,问题只是暴力。

如果是前者,那我们就要进一步讨论,是否不管具体的保护行为是什么,事件当下主动且立刻采取行动保护家人,都是“有毒的男子气概”吗?不问受害者的意愿或想法而行动 rickdom 可能是最容易有问题的,但是立刻保护家人,应当都是性别中立的,是情感深厚的家人间(暂且不论Will夫妇是否如此)都可能有的反应,否则我们就会宣称:女性不会保护家人。而这显然是错误的结论。

那么最后,不问受害者的意愿或想法行动呢?我认为就比较有讨论空间,依照受侵害的情况有不同结论,比如面对身体暴力,应当没有余裕去确认受害者的意见;但若是这类言语玩笑,应当是有时间确认受害者的想法再行动,在这一点上,Will应算是犯了错。但这要不要连结到男子气概呢?我就不大肯定,听听其他人的想法如何啰。

8. leah__,回应圆桌话题《中国N号房:如果你发现私密照被散播网络群组,你会怎样维权?会怎样抉择?

希望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归训和教条少一些,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的做到撕破脸皮勇敢破除“荡妇羞辱”偏见的呢?

长期性压抑的恶果造就了各式各样热衷于意淫和造谣的人,对抗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从网络的可隐身粪坑里揪出来,暴露在阳光之下,把他的丑恶言行发给所有亲朋好友同事,在现实生活中有力回击。

由于法律惩戒和保护职能的缺失,当然不排除受害者反击后被极端报复的可能。受害者或是碍于面子或是出于恐惧选择沉默,在所有人的默许下暴行持续上演,挤压女性本就少的可怜的生存空间。

9. KarmaIsABitch,回应圆桌话题《海贼王最新话争议:少年漫画不再靠“友情、努力、胜利”?主角一定要不平凡?

个人觉得自己觉得平凡人的设最吸引我,以我自己很喜欢的“猎魔战记”为例,女主克蕾雅一开始实力也不强,甚至可以说是敬陪末座,虽然她在接近尾声之时也变得非常强,但是几乎她所有的技能都是模仿比自己厉害的前辈,或者前辈的指点,没有什么自己摸索出绝世武功,只有像一般人一样的学习,而之所以我会喜欢她的原因,是因为她在变强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多“牺牲”,好友和前辈死了好几个,重伤濒死无数次,甚至有一只手还是在被砍掉后接上前辈的手,她迷惘过、跌倒过、哭过,但是却没有放弃,这才是最接近普通人的一面,相反的,我认为海贼王里主角团做出的牺牲不够,迷惘的时刻也几乎没有,少数相关剧情可能就夏波帝和艾斯被杀之后鲁夫痛哭的情节,我知道热血漫向来不喜欢负面剧情,但是有了这些负面情节才能让读者更能认同主角团的实力。

10. Hsiachin,回应圆桌话题《“见字饮水”被注册商标:流行语是网民的集体创作,还是属于原创者的个人财产?

流行语言在他脱离小众的那一刻,就已经不再属于可控范围了,既然他进入公共领域,想当然而,他就会被有心之仕利用。流行语之所以会流行,并非他的原创者做了多大的贡献,而是透过社交网路和迷因图相辅相成的结果。如果单以原作者的功劳来看,他真的能够被广传吗?显然是不够的。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