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2022风物深度

影评:电影《沙丘瀚战》的时差与小说《沙丘》的超时代

对粉丝来说,能看到这部经典忠于原著地登上宽银幕,已感动落泪,但仍有两点是这次改编电影无法回避的难题⋯⋯

《沙丘瀚战》(Dune)剧照。

《沙丘瀚战》(Dune)剧照。网上图片

特约撰稿人 谭剑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1-09-22

#沙丘#科幻

救世主就算可以救世(其实不行),也不等于可以拯救自己。

超时代

法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在1986年断气时,不能说没有遗憾:虽然已经以《沙丘》(Dune, 1965)拿下雨果和星云两大科幻奖项,扬名立万,但两年(1984)前大卫连治(David Lynch)改编的电影惨不忍睹,再十年前霍多罗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阵容华丽的改编胎死腹中;反过来,在视觉灵感上取材自《沙丘》和黑泽明《战国英豪》的《星战》三部曲,虽然只是太空冒险电影,谈不上任何未来视野,却名利双收。而《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1982)虽然票房失败,不过,任何一个观众都看得出,这部电影拍出他们从来没在宽银幕上见过的人类的未来。

幸好,作品会超越作者而存活得更久。赫伯特辞世后,《沙丘》系列两次改编成游戏(时间都为1992),两套电视剧(2000及2003),更在成书半世纪后再一次改编为电影《沙丘瀚战》(Dune,台、陆译为“沙丘”,2021)。2021)。

《沙丘》小说原先在科幻杂志《Analog》上连载,那是科幻三巨头(Big Three)仍然活跃的年代。艾西莫夫(Isaac Asimov)挟《基地》三部曲(Foundation Trilogy,第四集《基地边缘》要在1982年才面世)和《机器人》系列(Robot series)这两大公认为逻辑严谨的正统科幻作品,获得宗师地位——顺带一提,艾西莫夫的《基地》电视剧将于10月在Apple TV+启播。克拉克以作品的科技细节及东方哲学见长。海莱因(Robert A. Heinlein)是三巨头里唯一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他也最注重社会和政治议题,故事动作场面多,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赫伯特深受海莱因影响,也一如海莱因般具备出色的人物和情节设计能力,加上过人的写作技巧(下面会提到),让《沙丘瀚战》不只稳坐“软科幻”(soft science fiction)金字塔的尖顶,也成为史上最畅销的科幻小说系列。

《沙丘瀚战》电影改编自《沙丘》系列第一集的前半部。阿拉吉斯星(Arrakis)被黄沙覆盖,但沙底下的香料能为人类延年益寿,此一珍贵资源全宇宙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拥有阿拉吉斯星的帝国为了开发香料,只好保留星球的沙漠,压逼当地原住民弗瑞曼人(Fremen,即“自由人”),否定他们改善自身居住的星球生态,令其生存状况极其艰难。弗瑞曼人奋起反抗,哪怕统治他们的是科技水平更高的帝国。这和《阿凡达》的故事骨干何其相似。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