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电影

《春风秋雨》的两次改编:美国主流电影如何处理种族主题和多元选角的缩影

薛克的改编既讲阶级、种族与身份认同,也借人物与视觉风格述说永恒的现代主题。

德格拉斯薛克电影《春风秋雨》。

德格拉斯薛克电影《春风秋雨》。图:网上图片

特约撰稿人 周澄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1-07-17

#电影院#荷里活#电影政治审查#电影工业#老电影#非裔平权运动#好莱坞#种族平权

【作者按】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早前选映美籍德裔名导德格拉斯薛克 (Douglas Sirk) 的好莱坞名作,更特意一并放映1934年尊史多露 (John Stahl) 执导的《春风秋雨》(Imitation of Life) 与薛克的1959年重拍版。两部电影均取材自上世纪初美国犹太女作家 Fannie Hurst 的同名小说,以两对母女的相依聚散、成长与冲突,侧写当时的家庭、种族和世代矛盾。

两部《春风秋雨》同被收入美国国家电影名册,各有其划时代的进步意义:1934年版从改编到选角都力求忠于原著精神,过程中亦不畏挑战审查制度,成就了好莱坞当时极少数平实刻画非裔角色与种族主题的电影,其公映更吸引跨种族观众蜂拥而至,成为了美国影视文化的历史性盛事(注:有关此电影的制作背景,在南部的广告文案与营销发行策略以至观众的反响等深入分析,详见 Bernstein, M., & White, D.F. (2007). Imitation of Life in a segregated Atlanta: its promotion, distribution and reception. Film Histo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9(2), 152-178. https://www.muse.jhu.edu/article/219010.);1959年版则在戏剧层次与影像风格上推陈出新,改写了通俗剧类型片的范式,成为薛克光荣引退的收山之作。逾半个世纪过后,在 #BlackLivesMatter 席卷欧美一年后的今天,两部作品的相互辉映,恰合时宜地超越了一般经典重映的观影体验。

银幕改编的前世今生

1934年版《春风秋雨》(Imitation of Life) 公映时,片商和地方电影院线以不同的宣传、发行与场次安排策略,成功在全国吸引大批白人和非裔观众。入场观赏的非裔观众也不分男女,颠覆了家庭通俗剧针对女观众的假设。除了票房,电影亦在针对非裔读者群的报章 Atlanta Daily World 赢得口碑,引来当时有名的非裔知识分子投稿争论。

尊史多露执导的《春风秋雨》。
尊史多露执导的《春风秋雨》。 图:网上图片

原著小说的情节是这样的:白人女主角 Bea 偶然巧遇同为单亲母亲的非裔女子 Delilah,两对母女同住檐下相互扶持,后者以出众厨艺和家传秘方助 Bea 成功创业。然而 Delilah 肤色白皙的女儿 Peola 多年来一直受种族身份所困,冒充白人在市内工作并因而与母亲不和,最后毅然远走南美定居,令母亲含郁病逝;而 Bea 则忙于营商冷落身边人,决定再婚安定之时却发现男友与已然亭亭玉立的女儿 Jessie 相爱,劳碌养家多年终与幸福失诸交臂。

小说问世后一纸风行,翌年首次被史多露搬上大银幕,却恰好碰上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全面实施——俗称“海斯法典”(Hays Code) 的电影制作守则明文限制跨种族男女关系的指涉,Peola 的混血设定一度被标签“有伤风化”。《春风秋雨》原著并非唯一一本以非裔冒充白人为主题的小说作品,而冒充现象于非裔社群之间亦不罕见,但在大众文化仍被视作不能公开议论的社会禁忌(注:上述研究引用了一份于1932年由哈佛学者 Caroline Bond Day 发表的论文,纪录了南部346个非裔混血家庭,其中35个家庭有一个或以上的家庭成员在长期或暂时性地冒充白人,意味这现象可能比当时社会的想像中更普遍。Day 同样有混血背景,是美国第一批少数取得人类学学位的非裔学者。)。在电影前半部, Delilah 在客厅中一边为 Bea 按摩足部一边畅谈心事,这一幕也曾被质疑有宣导女同性恋倾向之嫌。

以今日标准回望,这些“争议”固然荒谬,但在当时,美国蓄奴制度废除才不过70年,这种跨种族的身体接触与亲密情谊极少在银幕呈现,在种族隔离法律与暴力私刑现象尚盛行的美国南部,更是难以想像的事。

除了主题与角色塑造,史多露版在选角上也开创了先河。饰演 Delilah 的 Louise Beaver,成为了美国第一位在大制片厂商作品中担纲要角的非裔女演员;片方也选了名副其实是“白皮肤黑人”的歌舞剧演员 Fredi Washington 来饰演 Peola 一角。《春风秋雨》票房口碑双收之后,她本可凭藉美貌和演技继续留在好莱坞发展,可是她不屑被定性及负上冒充之嫌,毅然回到纽约舞台剧界,并积极组织非裔演员争取平等机会,成为演艺界平权先驱,这也是电影无心造就的历史注脚。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