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走出“怨恨”,给下一轮两岸青年交流盛世的备忘录

如果两岸青年都能意识到,目前双方都无法实现各自在族群和主权范畴上的主张,就该思考如何让双方能够共存、共荣地活下去。

2020年6月4日台北,国立台湾大学的学生在纪念活动中用蜡烛拼出“自由”二字。

2020年6月4日台北,国立台湾大学的学生在纪念活动中用蜡烛拼出“自由”二字。摄: Lin Yen Ting/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许弓星

刊登于 2020-12-08

#陆生#两岸关系四十年

【编者按】端传媒于今年九月份推出“两岸停火四十年:和平的假期”专题,当中针对陆生议题,推出报导〈我们的青春,到不了台湾〉、及评论〈专访汪宏伦:“陆生”就是照妖镜,映照两岸各自的问题〉〈当台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陆生经验反思两岸间的互相“怨恨”〉,出刊后,引发作者许仁硕以自身举办、参与两岸交流活动的经验,写出〈陆生十年,我们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吗?〉回响。本篇为许文发布后,另一位曾经留学台湾的陆生回应。

谢谢作者梳理了这几年两岸三地学生交流的脉络。从内容上来看,这十年的历程,其实也是两岸三地政治变化的一道缩影;从观点上来看,我同意这样的观察。此外,我想从陆生的角度补充一些个人的看法,一方面作为对这篇文章的回应;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群体的生命经验,使得主题更加饱满。

我认为,两岸青年得以在2010年前后,开启了第一波真实的相遇,是由两个重要的机会结构所导致。而之所以称为“真实”,是因为陆生、台生得以大规模的自由往来。同时,这些人并非经由刻意“筛选”而成;相反地,在他们的身上所体现的,是相当一部分两岸基层的真实状况。

第一个机会结构,是中国大陆在2010年尚处于“后奥运时代”的余韵之中,亦是相对开明开放的时期。一方面整个社会思潮相对多元,自下而上的社会运动和文化运动较为活跃,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对中国大陆未来的预期充满乐观,认为这是一条线性进步的路径,从经济开放到政治开放是自然而然的。

其中,反映在对台湾的总体性态度,大陆普遍的民意认为,台湾经过政党轮替,马英九会“拨乱反正”,对两岸关系重启新局。这种态度最鲜明的例子就是韩寒的〈太平洋的风〉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