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思想不怕子弹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图:端传媒设计组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20-06-19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rhrm,回应圆桌话题《弗洛伊德事件再度燃烧,各地曾涉种族歧视言行的名人雕像遭破坏,你如何看?

依我看,一座雕像并不能和作为原型的那个人完全画上等号。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免不了缺点,更不能逃脱时代的局限,而一座雕像仅仅是一个符号,代表着建造者对这个人的某一面向,也就是某一种品格或者成就的纪念。

一座雕像是否应该继续存在,就取决于其承载的这种品格或者成就在当下是否还应该被推崇。哥伦布有很多并不光彩的事迹,但面对哥伦布像,绝大多数人并不会联想到这些,而会感动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和勇气,而南方邦联领导人的雕像,除了对奴隶制和白人特权的捍卫,没有谁会从中看出其他的东西。分辨这两类雕像,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只不过,当对种族主义的愤怒如火山爆发的时候,人们太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中,理性却成了一种奢侈品。抗争与革命难免伤及无辜,暂且也只好让哥伦布和丘吉尔们受点委屈了。

2. Hsieh_yichao,回应圆桌话题《弗洛伊德事件再度燃烧,各地曾涉种族歧视言行的名人雕像遭破坏,你如何看?

道理谁都懂的。那些雕像卫士们怎会不知道,那些伟大的人物有其无可洗刷的恶行劣迹?怎会不明了,雕像的倒塌恰是创造历史而非否认乃至篡改历史? 雕像于这些愤懑的卫士们,意味著什么?这很难说。可以确定的是,对这一干人等而言,雕像之倒塌,要远比其存在,来得意义深刻。因为愤怒是表面的,比愤怒更难抚平的是人心中的戒慎恐惧。

3. Liuhuiming,回应圆桌话题《弗洛伊德事件再度燃烧,各地曾涉种族歧视言行的名人雕像遭破坏,你如何看?

能不能用现在价值观去审视前人?我想到一个家族,世代谄媚强权,先是总督府御用文人,写出著名的鸦片有益论;风向变了投靠国民党,献上台籍知识份子名单;拿著副总统优退看中共阅兵。几年前竖立在台南公园人像终于被漆上“一流药头,三流史家”。竖立人像并非真有伟大事迹或精神,纯粹是党国时代,子孙当权,许多人像在世界各地就是这样竖立起来的。不论是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审视、检讨、修正是再正确不过的态度。

回归正题,佛洛依德只是刚巧成为雪崩前那一片关键雪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16年纪录片“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陈述非裔在美国社会的困境,随意的指控、拘捕、杀害,监狱产业链的裙带关系,白人社群的污名化⋯⋯对照今日燎原怒火,毫不意外。

Black lives matter也许不会局限于美国,也许将带动各地原住民,曾经被掠夺的族群怒吼,包括仍未达成共识的台湾原住民传统领域划定争议⋯任何一个政府若执意回避或镇压只会让下一波浪更巨大,面对、沟通、理解、承担过错、弥补伤痛才能真正走向融合。

4. vidya,回应圆桌话题《江苏学生因作文未传递正能量受批评坠楼亡,你如何看教育谋求的“正能量”?

所谓的正能量,不在乎就是用文字粉饰现实,这是和中国国情“和谐”的“核心价值观”相呼应的。所谓的和谐其实指的是不要有“吃饭睡觉”以外的其他想法,做一个头脑简单的庸人,或者简直以猪作为榜样。“想法”很可怕,当年天安门那帮学生就是太有想法了。而提出“和谐”国策的,正是那位“人细鬼大”的“坦克指挥官”;估计,他是深深地体会到人的思想到底有多可怕。“思想不怕子弹”,这是当权者最畏惧的东西。电视电影,文学音乐,所有艺术传递、信息媒介一律高歌颂德;或只谈风花雪月,不闻人间烟火,用文字话语创造源源不绝的幻象。

5. rhrm,回应圆桌话题《江苏学生因作文未传递正能量受批评坠楼亡,你如何看教育谋求的“正能量”?

即使不涉及其背后的含义,“正能量”这三个字就已经足够令人反感。接受过基本物理学训练的人都知道,能量是没有符号的,宇宙间只有能量,没有负能量(不要拿量子场论狄拉克之海来抬杠)⋯⋯奥威尔说,语言的滥用会败坏人们的思想,“它(语言)由于我们愚笨的想法而变得粗陋不堪、难以精确,而杂乱懒散的语言又使我们更容易产生愚笨的想法。”正能量负能量,就是这样一种被滥用的语言。

表面上看,“传递正能量”,也就是如许多人理解的那样,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无可厚非,但实际上,它往往成为权力的一根棍子,拿来“压制负能量”,也就是要求人们对黑暗视而不见,对压迫逆来顺受,像阿Q一样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即使真相就像能量一样是不带正负号的,也有人要强行定义正确的真相和错误的真相。

在这场悲剧的后续里,我们依然可以领教到这根棍子的威力。如果缪可馨是因为做错了数学题或者没完成英语作业而挨打跳楼,她一定能得到几乎所有人都同情和支持,然而她和为她伸张的父母,触碰到的是“正能量”这条不可批判的意识形态红线,结果,招来了僵尸们丧失人性的攻击,背上了抄袭的黑锅(背后相信有宣传部门的介入)。即使最后校方会给予一定的赔偿,我非常确定,老师也绝不会也不可能被允许为这条批语道歉或者认错——传递正能量,何罪之有?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世界。

6. 范锵楠,回应圆桌话题《江苏学生因作文未传递正能量受批评坠楼亡,你如何看教育谋求的“正能量”?

环境不变,人难变⋯⋯面对权力作恶,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这些家长深讳其中的道理,这几个点赞与“毛主席万岁”同质。但就是一个老师(而不是伟大领袖)拥有的权力,都足以让这些家长放弃是非赞扬加害者,就是在老师日后对自己孩子不利的代价和一个小学生死的代价面前,这些当事学生的家长也会选择后者,生怕自己显得“不革命”。

问题就在这里,在无论多小的权力结构中,权力之下的人们都会选择服从,而且会在受害者出现时纷纷划清界限站在加害者一边高喊“没有错”。你说在党的天下不反共是承担不了其巨额代价而且只是为了抽象的信仰不太值得,那自己的孩子面临现实的威胁而对手是一个普通高校老师也没有选择反抗又是为什么。

怕,大陆人怕惯了,以至于什么代价都不敢主动承担,受害也只敢逆来顺受,实在受不了了就上街下跪自证良民求青天大老爷开恩(就这样还是重点维稳对象)。49年后想在权力面前站着,只能在历次运动中表忠心。78年后我们在私生活中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似乎终于站起来了,可惜公共空间的权力关系并未因此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所谓国民性也没有改变。

环境不变,成长于其中的下一代人能在公共空间中避免其父母的“韭命镰心”吗?或许保持沉默就是对他们最高的道德要求了,因为十年后的环境未必会比今天宽松。

7. 雨月、钱钱,回应圆桌话题《反歧视风潮之下,经典电影《乱世佳人》被下架,这是合理纠错还是矫枉过正?

雨月:就像中国古代压迫女性的历史中有缠足的陋习,但是不少古代诗词、笔谈不以为耻,反以为美,用美丽的辞句赋予其审美价值。当然,正如殖民时代的庄园主,古人有古人的时代局限性,诗词本身也有其美妙之处,但是在今天的时代不能对其抛开批判谈审美。

不过美化蓄奴只是《乱世佳人》的一个面向而非情节重点,所以这样的比喻也不完全恰当。其中的意味还是美国人自己体会得最清楚。

钱钱: @雨月:就像外国人初来到打开大门的中国,或许沉醉于中国旖旎风景、奇特民俗,但也许只有中国人自己最清楚农村泥泞的道路会淹死路过的孩子,落后闭塞的信息对应的即是一双双浑浊无知的眼睛。如张宏杰《饥饿的盛世》里所描绘的,也是电影《面纱》所窥见的。

但无论如何,一个社会是多面的,个体看法多种多变,我们不能要求一部作品尽善尽美,每个人都是陆地的一片,拼接起来才能形成更完整的历史。关心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要更甚于对文艺作品的批判或阉割才对啊。

8. madlex,回应《专访政治学者方志恒:身处新冷战原爆点,“弱者”香港如何生存?

以后香港可能会存在两个平行社会。以金融界白手套为代表的共产势力及其代理人,作为殖民地之上层,只要港交所将军澳数据中心不爆炸,马照跑舞照跳。以其他各行各业为代表的广大香港市民,承受中港融合化之种种社会恶果,怀抱被殖民者之怨恨,而无人理会。殖民者要过上等生活,亦知道要抱住一国两制的招牌,取信于外国人。所以可以见到,中共始终不敢公然讲一国一制——否则一国一制如此美好,有何讲不得的呢?

9. 雨月、suxhbejsn,回应《新冷战的起源、演进和展望

雨月:对于人权/道德外交,稍微多说两句。

在中欧关系中人权问题是多数冲突的主因,但在现实利益中还是以经贸合作为主轴。

在中美冲突上,现实主义、国族主义其实是一系列冲突的主要因素,而非人权问题。举例来说,美国在贸易战、科技封锁战中动用的阵势明显比对于新疆、香港问题要大很多,也更让中国畏惧。其目的似乎完全放弃了演变中国,且相对于保护疆、港人权而言,更重视全力阻止中国国力继续增长。

因此,将“新冷战”解读为道德世界和非道德世界的竞争,恐怕严重背离现实情况。只不过一切冲突都可以解读为道德理由(两边都可以),但这不意味着行为本身的出发点是基于道德问题。某种意义上,冷战从旧冷战的“意识形态之争”转变为了当今的“民族主义之争”(“中国崛起”vs“美国优先”)。

换言之,新冷战更像是政冷经热、民族主义高涨的一战前欧洲,而非两个意识形态阵营隔绝对峙的二战后世界。

suxhbejsn:楼上说中美新冷战无关乎人权与道德只关乎利益的,这种观点本身就体现了中美在意识形态上的严重冲突:认为国家间的冲突只会是利益之争,地位之争,霸权之争,而意识形态只是用以获得道德高点的工具。正如成语“成王败寇”,成为道德上的“王”还是“寇”,只取决于胜败,而不取决于道德本身。这正是中国当下认知世界的方式,也正是中国与西方的重要意识形态冲突点。所以中国人永远都不可能理解香港人的行为,因为已经超出认知范畴了。

10. whoisleebing,回应《《千年一问》导演专访:漫画奇才郑问,追寻一生,也好像都是在碰壁的

我是从《深邃美丽的亚细亚》这部作品,才认识郑问的,往后如获至宝般,将他所有短篇悉数看遍。

郑问先生的中文古典题材漫画,让人想起儿时偏爱的蔡志忠老师,两位对于同一题材的处理和呈现,仿佛太极的两仪:一位仅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儒释道”的理解,非常之写意;一个是不遗余力地笔墨绘出脑中的世界,非常之写“实”。

2018年夏天,休年假去台北,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正在做郑问先生的“故宫大展”,竟然无意中给错过了,所以今年31岁生日的时候,买了台版的《深邃美丽的亚细亚》来补偿自己。期待《千年一问》郑问的纪录片!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