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十論:思想不怕子彈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rhrm,回應圓桌話題《弗洛伊德事件再度燃燒,各地曾涉種族歧視言行的名人雕像遭破壞,你如何看?

依我看,一座雕像並不能和作為原型的那個人完全畫上等號。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複雜的多面體,免不了缺點,更不能逃脱時代的局限,而一座雕像僅僅是一個符號,代表着建造者對這個人的某一面向,也就是某一種品格或者成就的紀念。

一座雕像是否應該繼續存在,就取決於其承載的這種品格或者成就在當下是否還應該被推崇。哥倫布有很多並不光彩的事蹟,但面對哥倫布像,絕大多數人並不會聯想到這些,而會感動於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決心和勇氣,而南方邦聯領導人的雕像,除了對奴隸制和白人特權的捍衞,沒有誰會從中看出其他的東西。分辨這兩類雕像,在一個正常的環境下,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只不過,當對種族主義的憤怒如火山爆發的時候,人們太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中,理性卻成了一種奢侈品。抗爭與革命難免傷及無辜,暫且也只好讓哥倫布和丘吉爾們受點委屈了。

2. Hsieh_yichao,回應圓桌話題《弗洛伊德事件再度燃燒,各地曾涉種族歧視言行的名人雕像遭破壞,你如何看?

道理誰都懂的。那些雕像衛士們怎會不知道,那些偉大的人物有其無可洗刷的惡行劣跡?怎會不明瞭,雕像的倒塌恰是創造歷史而非否認乃至篡改歷史? 雕像於這些憤懣的衛士們,意味著什麼?這很難說。可以確定的是,對這一干人等而言,雕像之倒塌,要遠比其存在,來得意義深刻。因為憤怒是表面的,比憤怒更難撫平的是人心中的戒慎恐懼。

3. Liuhuiming,回應圓桌話題《弗洛伊德事件再度燃燒,各地曾涉種族歧視言行的名人雕像遭破壞,你如何看?

能不能用現在價值觀去審視前人?我想到一個家族,世代諂媚強權,先是總督府御用文人,寫出著名的鴉片有益論;風向變了投靠國民黨,獻上台籍知識份子名單;拿著副總統優退看中共閱兵。幾年前豎立在台南公園人像終於被漆上「一流藥頭,三流史家」。豎立人像並非真有偉大事蹟或精神,純粹是黨國時代,子孫當權,許多人像在世界各地就是這樣豎立起來的。不論是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審視、檢討、修正是再正確不過的態度。

回歸正題,佛洛依德只是剛巧成為雪崩前那一片關鍵雪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2016年紀錄片「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陳述非裔在美國社會的困境,隨意的指控、拘捕、殺害,監獄產業鏈的裙帶關係,白人社群的污名化⋯⋯對照今日燎原怒火,毫不意外。

Black lives matter也許不會侷限於美國,也許將帶動各地原住民,曾經被掠奪的族群怒吼,包括仍未達成共識的台灣原住民傳統領域劃定爭議⋯任何一個政府若執意迴避或鎮壓只會讓下一波浪更巨大,面對、溝通、理解、承擔過錯、彌補傷痛才能真正走向融合。

4. vidya,回應圓桌話題《江蘇學生因作文未傳遞正能量受批評墜樓亡,你如何看教育謀求的「正能量」?

所謂的正能量,不在乎就是用文字粉飾現實,這是和中國國情「和諧」的「核心價值觀」相呼應的。所謂的和諧其實指的是不要有「吃飯睡覺」以外的其他想法,做一個頭腦簡單的庸人,或者簡直以豬作為榜樣。「想法」很可怕,當年天安門那幫學生就是太有想法了。而提出「和諧」國策的,正是那位「人細鬼大」的「坦克指揮官」;估計,他是深深地體會到人的思想到底有多可怕。「思想不怕子彈」,這是當權者最畏懼的東西。電視電影,文學音樂,所有藝術傳遞、信息媒介一律高歌頌德;或只談風花雪月,不聞人間煙火,用文字話語創造源源不絕的幻象。

5. rhrm,回應圓桌話題《江蘇學生因作文未傳遞正能量受批評墜樓亡,你如何看教育謀求的「正能量」?

即使不涉及其背後的含義,「正能量」這三個字就已經足夠令人反感。接受過基本物理學訓練的人都知道,能量是沒有符號的,宇宙間只有能量,沒有負能量(不要拿量子場論狄拉克之海來抬槓)⋯⋯奧威爾說,語言的濫用會敗壞人們的思想,「它(語言)由於我們愚笨的想法而變得粗陋不堪、難以精確,而雜亂懶散的語言又使我們更容易產生愚笨的想法。」正能量負能量,就是這樣一種被濫用的語言。

表面上看,「傳遞正能量」,也就是如許多人理解的那樣,弘揚積極向上的精神,無可厚非,但實際上,它往往成為權力的一根棍子,拿來「壓制負能量」,也就是要求人們對黑暗視而不見,對壓迫逆來順受,像阿Q一樣以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即使真相就像能量一樣是不帶正負號的,也有人要強行定義正確的真相和錯誤的真相。

在這場悲劇的後續裏,我們依然可以領教到這根棍子的威力。如果繆可馨是因為做錯了數學題或者沒完成英語作業而捱打跳樓,她一定能得到幾乎所有人都同情和支持,然而她和為她伸張的父母,觸碰到的是「正能量」這條不可批判的意識形態紅線,結果,招來了殭屍們喪失人性的攻擊,背上了抄襲的黑鍋(背後相信有宣傳部門的介入)。即使最後校方會給予一定的賠償,我非常確定,老師也絕不會也不可能被允許為這條批語道歉或者認錯——傳遞正能量,何罪之有?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個世界。

6. 范鏘楠,回應圓桌話題《江蘇學生因作文未傳遞正能量受批評墜樓亡,你如何看教育謀求的「正能量」?

環境不變,人難變⋯⋯面對權力作惡,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這些家長深諱其中的道理,這幾個點讚與「毛主席萬歲」同質。但就是一個老師(而不是偉大領袖)擁有的權力,都足以讓這些家長放棄是非讚揚加害者,就是在老師日後對自己孩子不利的代價和一個小學生死的代價面前,這些當事學生的家長也會選擇後者,生怕自己顯得「不革命」。

問題就在這裏,在無論多小的權力結構中,權力之下的人們都會選擇服從,而且會在受害者出現時紛紛劃清界限站在加害者一邊高喊「沒有錯」。你說在黨的天下不反共是承擔不了其鉅額代價而且只是為了抽象的信仰不太值得,那自己的孩子面臨現實的威脅而對手是一個普通高校老師也沒有選擇反抗又是為什麼。

怕,大陸人怕慣了,以至於什麼代價都不敢主動承擔,受害也只敢逆來順受,實在受不了了就上街下跪自證良民求青天大老爺開恩(就這樣還是重點維穩對象)。49年後想在權力面前站着,只能在歷次運動中表忠心。78年後我們在私生活中獲得了極大的自主權,似乎終於站起來了,可惜公共空間的權力關係並未因此改變,因此我們看到的所謂國民性也沒有改變。

環境不變,成長於其中的下一代人能在公共空間中避免其父母的「韭命鐮心」嗎?或許保持沉默就是對他們最高的道德要求了,因為十年後的環境未必會比今天寬鬆。

7. 雨月、錢錢,回應圓桌話題《反歧視風潮之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被下架,這是合理糾錯還是矯枉過正?

雨月:就像中國古代壓迫女性的歷史中有纏足的陋習,但是不少古代詩詞、筆談不以為恥,反以為美,用美麗的辭句賦予其審美價值。當然,正如殖民時代的莊園主,古人有古人的時代局限性,詩詞本身也有其美妙之處,但是在今天的時代不能對其拋開批判談審美。

不過美化蓄奴只是《亂世佳人》的一個面向而非情節重點,所以這樣的比喻也不完全恰當。其中的意味還是美國人自己體會得最清楚。

錢錢: @雨月:就像外國人初來到打開大門的中國,或許沉醉於中國旖旎風景、奇特民俗,但也許只有中國人自己最清楚農村泥濘的道路會淹死路過的孩子,落後閉塞的訊息對應的即是一雙雙渾濁無知的眼睛。如張宏傑《飢餓的盛世》裡所描繪的,也是電影《面紗》所窺見的。

但無論如何,一個社會是多面的,個體看法多種多變,我們不能要求一部作品盡善盡美,每個人都是陸地的一片,拼接起來才能形成更完整的歷史。關心每個人在實際生活中的體驗,要更甚於對文藝作品的批判或閹割才對啊。

8. madlex,回應《專訪政治學者方志恒:身處新冷戰原爆點,「弱者」香港如何生存?

以後香港可能會存在兩個平行社會。以金融界白手套為代表的共產勢力及其代理人,作爲殖民地之上層,只要港交所將軍澳數據中心不爆炸,馬照跑舞照跳。以其他各行各業為代表的廣大香港市民,承受中港融合化之種種社會惡果,懷抱被殖民者之怨恨,而無人理會。殖民者要過上等生活,亦知道要抱住一國兩制的招牌,取信於外國人。所以可以見到,中共始終不敢公然講一國一制——否則一國一制如此美好,有何講不得的呢?

9. 雨月、suxhbejsn,回應《新冷戰的起源、演進和展望

雨月:對於人權/道德外交,稍微多說兩句。

在中歐關係中人權問題是多數衝突的主因,但在現實利益中還是以經貿合作為主軸。

在中美衝突上,現實主義、國族主義其實是一系列衝突的主要因素,而非人權問題。舉例來說,美國在貿易戰、科技封鎖戰中動用的陣勢明顯比對於新疆、香港問題要大很多,也更讓中國畏懼。其目的似乎完全放棄了演變中國,且相對於保護疆、港人權而言,更重視全力阻止中國國力繼續增長。

因此,將「新冷戰」解讀為道德世界和非道德世界的競爭,恐怕嚴重背離現實情況。只不過一切衝突都可以解讀為道德理由(兩邊都可以),但這不意味着行為本身的出發點是基於道德問題。某種意義上,冷戰從舊冷戰的「意識形態之爭」轉變為了當今的「民族主義之爭」(「中國崛起」vs「美國優先」)。

換言之,新冷戰更像是政冷經熱、民族主義高漲的一戰前歐洲,而非兩個意識形態陣營隔絕對峙的二戰後世界。

suxhbejsn:樓上說中美新冷戰無關乎人權與道德只關乎利益的,這種觀點本身就體現了中美在意識形態上的嚴重衝突:認為國家間的衝突只會是利益之爭,地位之爭,霸權之爭,而意識形態只是用以獲得道德高點的工具。正如成語「成王敗寇」,成為道德上的「王」還是「寇」,只取決於勝敗,而不取決於道德本身。這正是中國當下認知世界的方式,也正是中國與西方的重要意識形態衝突點。所以中國人永遠都不可能理解香港人的行為,因為已經超出認知範疇了。

10. whoisleebing,回應《《千年一問》導演專訪:漫畫奇才鄭問,追尋一生,也好像都是在碰壁的

我是從《深邃美麗的亞細亞》這部作品,才認識鄭問的,往後如獲至寶般,將他所有短篇悉數看遍。

鄭問先生的中文古典題材漫畫,讓人想起兒時偏愛的蔡志忠老師,兩位對於同一題材的處理和呈現,彷彿太極的兩儀:一位僅用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儒釋道」的理解,非常之寫意;一個是不遺餘力地筆墨繪出腦中的世界,非常之寫「實」。

2018年夏天,休年假去台北,台北的故宮博物院正在做鄭問先生的「故宮大展」,竟然無意中給錯過了,所以今年31歲生日的時候,買了台版的《深邃美麗的亞細亞》來補償自己。期待《千年一問》鄭問的紀錄片!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