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陈慧 X 应亮:我有这样的命运便有这样的自由,自由不是被给予

我们最早的自由就是叛逆;自由是一种风险,我坚持一个他人禁止的选择,即是自由。

导演应亮和编剧陈慧的对谈。

导演应亮和编剧陈慧的对谈。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特约作者 罗乐敏 发自香港 ; 录音整理 实习记者邓捷

刊登于 2019-06-07

#电影

近年香港移民潮仿佛再现,朋友相聚总听到有人离开。其实经历九七移民潮,大部份港人未觉外国有多好,反而深晓异乡窘局。无奈面对大湾区融合,自由空气愈加稀薄;而今修例在即,港大民调显示逾四成受访者有移民打算。对许多人来说,离开,仅仅是为了去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

离开与流亡,也是去年底上映的电影《自由行》的主线。故事讲述中国流亡导演为与身内地母亲团聚,不得不参加台湾观光团作为幌子,惟全程仍被盯紧,历尽诸种不自由,而主角也不得不在自由、亲情、家庭中作选择。电影反映了导演应亮的亲身经历;而电影的编剧、香港小说家陈慧,也恰于去年迁居台湾。

香港和台湾,是应亮与陈慧足迹的重叠处:他们都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一个从不自由的地方来到相对自由的地方;一个仍两地奔走,向家乡作漫长的告别。如今双城情势涌变,我们邀来两位共坐一处,谈谈香港与台湾与他们个人。两地而言,自由在萌发新机,还是不过徒增绝望?而他们自己又如何在不同地域脉络中,思考与实践“自由”?若创作是利器,他们又如何以此踏上异乡?

:陈慧
:应亮

自由是一种风险,我坚持一个他人禁止的选择,即是自由。——陈慧

在香港已是异乡人

: 2016年接到应亮剧本初稿时,我没有想过“异乡人”、“自由”这些课题。如果要谈异乡人,我当时在香港已经是一个异乡人。这个“异乡”不是地域上的,而是生活型态的改变,是意识形态上的。比如,我看著自己很熟悉的的店舖变成药房。我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的 outsider 的感觉,所以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异乡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一个家。我还未移民台湾,也没有想到,我搬到那里只是因为工作,每个月我都会回香港处理事情。香港对我来说需要很漫长的告别,台湾对我来说需要很漫长的适应。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