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连夺学界两大书奖的《丧失真相》:从俄罗斯经验看后真相时代的崛起

今年,讲述俄罗斯新闻业和政治文化转变的《丧失真相》同时获得两个学会的年度最佳书籍奖,是历来首次。笔者相信,不同背景和在不同岗位上的读者,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别具价值的地方。

李立峰:“后真相”是全球现象,而俄罗斯如何通过传播假信息影响他国选举,是美国和欧洲学者尤其关注的问题。这本书当中的分析不但可以让读者了解俄罗斯如何走进后真相时代,通过作者适当的概念化敍事,俄罗斯的故事也多少带有普遍性。

李立峰:“后真相”是全球现象,而俄罗斯如何通过传播假信息影响他国选举,是美国和欧洲学者尤其关注的问题。这本书当中的分析不但可以让读者了解俄罗斯如何走进后真相时代,通过作者适当的概念化敍事,俄罗斯的故事也多少带有普遍性。摄:Yuri Kadobnov/AFP/Getty Images

李立峯

刊登于 2018-08-06

#探索学院#李立峰#评论#媒体观察

这次要谈论一本分析后真相文化的书,也是一本学术界中的得奖作品。传播学有三数个国际学术协会,当中包括国际传播学会以及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两个协会均在二十年前左右设立了年度最佳书籍奖。今年,讲述俄罗斯新闻业和政治文化转变的《丧失真相》(Losing Pravda)一书(注),同时获得两个学会的年度最佳书籍奖,是历来首次。

Losing Pravda

书名:《丧失真相》(暂译)
作者:Natalia Roudakova
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9月

《丧失真相》的作者是曾在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传播学系任教的Natalia Roudakova。这本书能够连获两个大奖,跟“时势”固然有点关系:“后真相”是全球现象,而俄罗斯如何通过传播假信息影响他国选举,是美国和欧洲学者尤其关注的问题。这本书的内容不涉及2016年美国大选或最近两三年的情况,但当中的分析不但可以让读者了解俄罗斯如何走进后真相时代,通过作者适当的概念化敍事,俄罗斯的故事也多少带有普遍性。

以“真相”为重心探问新闻业

当追求真相这价值受到侵蚀时,新闻工作和新闻自由都没有什么意义。

Natalia Roudakova

除此以外,一个学术研究能引起广泛关注,往往也是因为它成功地挑战了主流观点。Roudakova在书的开首就指出,在谈论俄罗斯新闻业的转变时,欧美主流论述总是这样说的:新闻自由在苏维埃时期受到打压,新闻工作只是宣传工作,只有到了1980年代戈尔巴乔夫推出“改革与开放”(perestroika and glasnost)政策,新闻自由才有了曙光。共产政权倒台后,叶利钦在一段短时间内延续着戈巴卓夫的方向,但随着90年代中一些媒体大亨冒起,新闻自由又开始受到压逼。到了普京时代,更有审查制度重临、新闻工作受到滋扰、调查报导受到威吓,甚至有新闻工作者遭杀害等。

Roudakova认为,这个主流论述固然并非完全错误,但以“自由”为唯一的概念重心,会使人忽视了苏维埃时期新闻业和公共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特征,同时也未必能最有力地解释后共产时期新闻行业的转变。Roudakova采取的路径是以“真相”为概念重心,她要探问的不是自由程度的高低,而是在不同时代中新闻业以至公众人物如何看待真相。作者认为,当我们以真相为重心去分析时,当下俄罗斯的状况,比60和70年代的苏联还要差得多。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