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金像奖

2018金像奖:“香港电影”未來什麼樣?你看见《十年》之后的暗流吗

今年金像奖毫无惊喜大闷局?你却看见那股前所未见的“暗流”吗?那可会是徐克口中的香港电影“新新浪潮”⋯⋯

由六位新浪潮导演一同颁发的“最佳电影”,由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夺得,监制于冬领奖。

由六位新浪潮导演一同颁发的“最佳电影”,由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夺得,监制于冬领奖。摄:Imagine China

特约作者 谭以诺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8-04-16

#金像奖#电影#香港

去年香港电影平淡,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没什么惊喜:各大奖都没有什么可争议的,“最佳女主角”由毛舜筠拿固然没异议,若《相爱相亲》的张艾嘉拿的话也是预料之中;“最佳男主角”古天乐呼声最高,拿奖很合理;“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也是热门当选;“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也是,不论是《明月几时有》拿还是《相爱相亲》拿,同样不会叫人意外。

叫人惊喜的,倒是由六位新浪潮导演一同颁“最佳电影”奖。颁奖前的影片介绍,道出了他们新浪潮时期的代表作,包括唐基明的《杀出西营盘》(1982)、余允抗的《山狗》(1980)、章国明《点指兵兵》(1979)、严浩的《夜车》(1980)、徐克的《蝶变》(1979)和许鞍华的《疯劫》(1979)。可惜未有请来1982年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父子情》得主方育平,若是请来了,就更见大会主题“青春常驻”中启后的意味。

徐克颁奖时说,他会全力支持香港的“新新浪潮”。不论他有多少真心,但当我们看到“最佳电影”的名单时,顿觉奖项无论颁到哪部电影,都既不会见他所说的“新新浪潮”,也不会看到“启后”的意味:《拆弹专家》(邱礼涛导演)、《追龙》(王晶导演) 、《杀破狼.贪狼》 (叶伟信导演)都是香港惯有的类型,未见突破;《相爱相亲》(张艾嘉导演)和《明月几时有》(许鞍华导演)则是文艺类型,都是由已经参与香港电影三十年的导演执导,如何能有“启后”的意义呢?虽然徐克口中说的像是交棒,但最后却还是颁回三十年前新浪潮的主将手上,怎会不叫场面冰冷尴尬呢?

2016年4月3日,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尔冬升宣布电影《十年》夺得「最佳电影」奖。
2016年4月3日,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尔冬升宣布电影《十年》夺得「最佳电影」奖。摄:Stringer/REUTERS

非主流类型片得奖:《十年》余波?

若果真的要说有一个“新新浪潮”,开创这浪潮的肯定不是《十年》,但若干年后回望,《十年》定必是这个浪潮中一个重要的事件。本来这类小本制作而又是新导演拍摄的作品,多数不入业界眼眶;但《十年》得奖后,很多中小型制作都开始被业界重视。

然则,我们却又的确在这几年的香港电影中感受到一股新的力量,一种新的创意——虽然微弱,但却越见明确。那可能要从章国明没有说出口、那个几年前成为金像奖“禁忌”的电影《十年》说起。两年前,《十年》得奖引起了一个争论,舆论一方认为奖项变得政治,失去了美学判断了。那次《十年》得奖,确是千真万确的政治行为。事前没有人会觉得《十年》会得奖,甚至有份投票的人都不这么认为,结果却表现了香港人的集体意志。其时,雨伞运动后,无力感弥漫香港,人们觉得所有政治行动都是虚妄的,没有意义,没有结果。但当年金奖像的结果却叫人看到,投票这个看来没有甚么巨大能力的政治行动,竟然会带来叫人振奋的结果。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