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谁选立法会?

张秀贤:王维基的政纲,真正剑指何方?

「反梁」和「挺梁」的議題操作,絕對有機會改寫選舉的拉鋸形勢。

刊登于 2016-07-09

#立法会#香港

香港电视主席王维基宣布参选立法会选举。
香港电视主席王维基宣布参选立法会选举。

星期一(7月4日),王维基终于正式宣布参选9月的立法会选举,将会在香港岛选区出选。他在记者会召开之时,同步发布他的100页政纲,引起网上讨论。政纲发布后,我问过王维基选举团队的朋友,他们都指这100页政纲是王维基自己的想法,由他亲自撰写,团队中人事前亦无法过目。

公平地说,王维基在一开初宣布有意参选时,只说自己是“中间偏黄”,从没说自己属于本土派或民主派。如果我们以民主派或本土派的角度,审视这份政纲,未免痴心错付。但如果以建制派的角度出发,这篇政纲的视野和高度,可能更能吸纳高收入、高学历、仍信奉发展主义的建制派支持者。

王维基立场与建制更相近

香港岛选区选情炽热,单是数数政党,就已经有9张名单。以下列表,就是比较9张主要名单在12大议题上的取态。

注:“民主思路”因未有政纲和未有过往的投票取态作参考,未能比较。
注:“民主思路”因未有政纲和未有过往的投票取态作参考,未能比较。

从列表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王维基在六四、单程证审批权、自决、性倾向歧视条例等议题立场上,跟泛民主派比较相近,但在经济、教育、劳工、社会福利的议题上,却跟建制派较相似。王维基在12个议题上,有7个议题立场跟新民党相似,6个议题立场跟民建联相似,5个议题立场上跟工联会和热血公民相似,而只有3至4个议题的立场,跟泛民主派相似。由此分析,反而可看出王维基的立场与建制派更相近,与之前有些舆论认为,他跟泛民主派重叠较多的假设不同。

以年龄群组分析“倒梁”的策略

不过,王维基本身的“反梁”形象甚为鲜明,相比起工联会、民建联、新民党对梁振英连任的暧昧态度,王的“反梁牌”更有利吸纳不满梁振英的建制支持者。根据香港大学5月中下旬所做的特首民望民调,30至49岁反对梁振英当特首的比率高达63%,支持率只得19%;50岁或以上反对梁振英当特首的比率亦达57%,支持度只得23%。

这两个比率,均超过上届建制和泛民在这两个年龄层分别的得票比率:根据在2012年立法会选举港大民调所做的票站民调,民建联钟树根、新民党叶刘淑仪、工联会王国兴、民建联曾钰成、自由党刘健仪,在30至39岁群组、40至49岁群组、50至59岁群组和60岁或以上群组,分别共获37%、43%、50%和59%的选票。如果打“反梁”牌的话,王维基较容易在40至59岁的一群取得票数,最受影响的自然是有51%票源来自40至59岁选民的新民党叶刘淑仪。“反梁”和“挺梁”的议题操作,绝对有机会改写选举的拉锯形势。

以学历背景分析“倒梁”的策略

港大民调5月中旬所做的特首民望民调亦显示,持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的受访者中,高达82%反对梁振英继续出任特首,而只有10%支持。而根据2012年立法会选举的票站民调,民建联钟树根、新民党叶刘淑仪、工联会王国兴、民建联曾钰成、自由党刘健仪在大专或以上学历的选民中,共取得39%选票,而这些票分别占他们的得票分别约43%、62%、40%、50%和53%。

“反梁”情绪在持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的群组中,具有压倒性优势。显然地,若候选人在支持梁振英与否的议题上继续含糊,“反梁”建制派支持者的票数,不少会转移至王维基。在这种情况下,大输家当然也是新民党的叶刘淑仪。

王维基的“狮子山精神”

王维基以“反梁”这个议题,牵动整个立法会选举,惹来不少进步政治支持者的不屑或厌恶。然而,对于现实社会来说,这个议题可能比“自决”来得更中要害。根据李立峰教授所做的调查,现时仍有42.3%受访者认为香港社会人人仍然享有平等机会;64.5%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努力和能力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不少香港人仍然认为,靠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制度虽然重要,但个人努力和能力更为重要。“狮子山精神”在不少香港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中,仍然存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种主流的看法,其实正正符合王维基的一贯形象:建立城市电讯打破香港电讯垄断,成立香港宽频为香港带来光纤上网革命,转战香港电视企图打破香港电视业一台独大的局面。这种精神和形象,甚符合“狮子山精神”。如果王维基一面打“倒梁”的牌,另一方面则主张“保护香港公平的营商和向上流动的环境”,其实确实可以打动到不少社会保守派的票源。

不少人在王维基政纲发布后,提出质疑和批评,如王支持“袋住先”、支持兴建大型基建,在劳工、社会福利政策采取保守态度。其实从王维基宣布有意参选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是高举“倒梁”的旗号,从而成为整个社会“倒梁”阵营之中的大旗手;提出“中间偏黄”,只是建基于同情学生和占领者,认为是梁振英一手造成。

“反梁”作为选举策略的威力

“ABC”(编按:Anyone but CY(任何人,除了梁振英))的政纲论述,从不是一个“民主战士”所应说的。相比起做一个民主斗士,实务至上的“倒梁”大旗手更切合王维基的风格特点。“ABC”当然是一个非常保守、不进取的政治议程,但在选举上,却可成为一个黑白分明的议题,就像六四一样,扮演一块照妖镜。

到了这里,我不禁替有意参选的政治新晋抹一把汗。假如在选举论坛之上,主持人问候选人“是否支持梁振英连任”,政治新晋只答出:“这个是制度问题,换了谁都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笼统的答案,远不如“ABC”三字的清脆,不会赢到选民欢心。选举倡议当然重要,但最终论坛对应、选举文宣和策略才是决定胜负之高低。选举是一个残酷的游戏,够票就赢,不够票就输,没有中间地带。王维基一开始就抢先打住“反梁”的旗号,其实是一个高明的选举策略。

王维基在这次选举获自由党让路支持,再加上其政纲,矛头其实直指建制派,尤其是新民党叶刘淑仪之票源。他将政治阵营划分成“反梁”和“挺梁”,而非传统的“民主派”和“建制派”之分野,因此他理应不是泛民的直接敌人。然而,如剧本要写下去,“反梁”阵营要在选举中取得4席,泛民主派则应该将王维基打成“保守派”,批评他的政纲不够进取,突显王维基与泛民主派不同之处。这样的做法,才可让王维基更顺利吸到不喜泛民的建制派选票,同时减少泛民选票流向王,白白浪费“反梁”的选票。政治本身就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只有各司其职,才可以令游戏继续可以玩下去。“反梁”、“挺梁”,其实只是游戏牌的角色名称,决定谁胜谁负,就要靠这些角色是否可以里应外合,玩好这个牌局了。

(张秀贤,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四年级生)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