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林韦地:图书统一定价成就了谁?有何风险?

图书统一定价充满争议。但至少独立出版社和独立书店,应达成宣言和协议,让消费者明白,为何书不应该打折。

刊登于 2016-06-09

#独立书店

诚品书店。
诚品书店。

6月6日,台湾新任文化部长郑丽君赴立院,针对“台湾出版市场的困境与突破”提出报告,让去年在台湾出版界讨论过一阵子的“图书统一定价制度”,再度引起关注。

所谓图书统一定价制度(Fixed Book Price Agreement,FBPA),指的是所有出版的新书,在任何时间或一定时间内(如十八个月至两年),只能以一固定的价格,或非常有限度的打折(如少于百分之五),卖给消费者。在此制度下,无论在网路书店,大型连锁书店,独立书店,读者买到新书的价格都一样。

FBPA己有超过一百多年历史。目前实施FBPA的国家有德国、阿根廷、奥地利、南韩、丹麦、西班牙、法国、希腊、匈牙利、日本、意大利、卢森堡、墨西哥、挪威、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各国实施方式和细节有些许不同,有些国家是透过政府立法,有些国家是出版社和书局达成协议。

终止书店价格战,回归文化

FBPA的根本目的,在于在书籍巿场上排除价格因素,使书店能够专注于服务,内容和文化上的竞争,避免书的价格折扣战。一定程度上,此举也保护出版社的利润。书是一个很特别的商品,书店的利润,完全来自于出版社的批发价和书籍售价的微薄价差。对比之下,书店要卖出一本书的努力包括选书,陈列,介绍,办读书会等,都是费力而专业的工作。

一般来说,消费者看一家餐厅好吃,就一定会在那家餐厅消费,不可能去隔壁吃因为隔壁没有同样的食物。看一个医生可以跑去隔壁买便宜的药,但也是会被医生收取看诊费。但一家书店就算很用心选书,很用心做书介,但只要坚持不打折,读者还是非常有可能看一看记下来,回家上网买,因为比较便宜。结果那间用心的书店一毛钱都赚不到,很快就倒闭了。

出版与书店的多样性

由此可见,FBPA是有利于小型的独立书店,而不利于大型的连锁书店和网路书店──因为前者没有办法用折扣促销的方式大量出货。有FBPA的法国,目前有2500间书店(独立书店巿占率22%);而没FBPA的美国,即便人口是法国五倍,却只有1900间。英国在大型连锁书店施压取消 FBPA后,十几年内独立书店倒了五百多间,将近三分之一。独立书店的巿占率,在英国只剩百分之四。

FBPA也增加书和读者阅读口味的多样性,2005年法国前二十名畅销书的巿占率,只占1.7%;英国的前二十名畅销书,却占了巿场的16%。而在没有FBPA的国家,畅销书虽然便宜,但小众的书却会比较贵;有FBPA的国家,畅销书和非畅销书的收入截长补短,书价差距没那么大。而维持畅销书的书价,保障销售收入,也能让出版社多一些资源,可以出版实验性强、比较冒险,但可能没有这么多人买的书。同时书店也不需要为了打折扣战,需要比较低的批发价,而大量批进特定书种,可以陈列更多不同的出版品。

影响产业规模的风险

当然,FBPA对大型通路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有很多员工要养的大型出版社和书局,若已习惯以价格为市场争夺的武器,多少都抵制FBPA。此外,FBPA的实际执行也是很大挑战,如果执法不力,那可能只限制或惩罚了受法的书商。例如在墨西哥,FBPA就造成了图书巿场的混乱。而许多政策决定者最踌躇的是:FBPA对整体产业的经济规模反而可能有反效果。例如英国在废除 FBPA 后的十年内,书的总销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问题一直都是:经济价值是可以被计算出得到一个数字的,但文化价值总是无法被量化。所以若单纯看数字,似乎保持自由经济是正确选择,因为巿场供需规模会透过价格讯息修正。但若从文化角度出发,FBPA又对内涵多样性,有正面助益。

全球化时代的价值选择

FBPA对文化的影响确实很受争议,很难得出一个科学上强力客观的结论。要发展大型跨国连锁、网路书店,还是小型多元的独立书店?追求卖出比较多书,还是追求卖出比较多种书?这本来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在全球化时代,需要面临跨国竞争,又使这个问题复杂化。实施FBPA的文化出版大国如德国,法国,日本,义大利,南韩等,都没有其他同语国家与其竞争,而没有实施FBPA的美国,英国,澳洲都是英语系国家,得面对跨国竞争。台湾如果实施FBPA,将更难出现资本集中的大型书商或出版社,甚至可能危及当前市场的领导品牌。到时候出版品出口至其他国家难度可能增加;而是否能够扺抗资本雄厚的中国同行竞争,也需审慎评估。

我个人倾向支持FBPA,因为我喜欢小众而多元的文化。马来西亚是个多语言多族群社会,几乎不可能透过政治力量朝野达成共识,完成FBPA立法。而在华文图书巿场,大型连锁书局和巿占率和独立书局,根本不成比例。不过至少,星马地区的独立出版社和独立书店,应达成一个FBPA的宣言和协议,让消费者明白,为何书不应该打折。

(林韦地,医生作家,新加坡草根书室董事,马来西亚文学杂志《季风带》主编)

编注:本文初稿刊于作者脸书,经其授权《端传媒》编辑转载。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