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拜访独立杂志圣地Do you read me?!,跟书店主人聊聊21世纪的杂志经

有份正式工作,同时发展个人兴趣,这样就算杂志不赚钱也没压力,只要老的时候,有足够的钱上餐厅或租间好公寓就行。

刊登于 2016-05-10

柏林必逛景点、欧陆独立杂志知名书店Do you read me?! 的店长Jessica Reitz。照片提供:杂志现场
柏林必逛景点、欧陆独立杂志知名书店Do you read me?! 的店长Jessica Reitz。

柏林,这座充满怀旧气质、几乎找不太到连锁书店的城市,在2008年出现了一间书店“Do you read me?!”,就像柏林许许多多具个性、社区性、主题式的小书店一样,这间书店以搜罗世界各地的独立杂志为特点,创办不过短短几年,便成为欧陆独立杂志的重要展示舞台,许多新萌芽的杂志对自己能被选入书店贩售都倍感荣幸,就像是跨越某种门槛的肯定。

Do you read me?!店内三座书墙爬满来自世界各地、超过上千本的杂志,旅游书、网站指南无不写满对此的推荐,并将其标示为“柏林必逛景点”,在独立杂志界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常有杂志创办人亲自带着杂志登门拜访。美国知名生活杂志《Kinfolk》亦曾在自家部落格上推荐:“我们很少在离开柏林时,不从Do you read me?!带走一些新的阅读素材。”

作为一个从远端观察欧陆独立杂志发展的人,我既好奇Do you read me?!这几年来的发展,也想了解他们对于独立杂志的近身观察。在与店长Jessica Reitz 简单地通了几次书信后,我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早上 10点,只见店长Jessica一人在楼梯上上下下来回安顿杂志和书籍,努力让书店每天看起来都有一点点不一样,这是书店唯一比较清闲的时分。Jessica原先从事艺术书商的工作16年,期间巧遇现在伙伴、资深平面设计师Mark Kiessling,两人因为喜好从旅行处购买杂志或书籍的习惯而一拍即合,也成了两人共同经营这间杂志主题书店的机缘。他们的目标除了引进当代杂志及国际化阅读,“我们也希望能提供人们可以出去玩、撷取灵感、和其他杂志人相遇的空间。”

Jessica认为:对喜好独立杂志的读者而言,真的有必要有间书店。照片提供:杂志现场
Jessica认为:对喜好独立杂志的读者而言,真的有必要有间书店。

实体空间之必要

时钟指针一走到中午12点,人潮陆续涌现,校长兼撞钟的Jessica只能一会儿应付结帐、解决上门读者的疑惑,一会儿在德语英语间转换回答我的发问。她以英语回答问题时,语调多少变得柔软且缓慢,用德文回应客人时,却变得明快且坚定。然而从她与客人的互动,多少还是能够推测对话内容,多半时间都是顾客试着用关键字描述寻找某类杂志,Jessica则像是搜寻引擎般地在脑海中搜寻,在店内翻找,最终总是能让客人带着满意的笑脸离开。

突然间,她停下手边工作眼神坚定地望向我说,“对喜好独立杂志的读者而言,真的有必要有间书店。”她以现下的报摊经销商(News Agency)为例,推断读者虽然能在这些地方看得到杂志展示,却对内容毫无所知,甚至不知从何挑起,“应该要有一间专门书店,不仅能看到封面、各种类的选择,还能更深入了解其它相关资讯。”她也分析书店提供网路没有的购买经验,在书店里,读者可以要求打开阅读,更确认自己是否喜欢杂志的内容。

即使掌握实体店面的优势,但恐怕还是难以匹敌购书率的逐年下滑,我忍不住问起书店该怎么维持收支平衡,Jessica苦笑回应,“很幸运地,到目前为止,冲着名气上门的观光客帮了不少忙。”凡是遇上任何节庆、时尚周、设计周这种日子,店内的生意自然也就跟着大幅成长。也确实,在我采访的同时,上门的顾客有说英文、华语、拉丁语系的络绎不绝,这间书店几乎很少处于空无一人的状态。

特别才是生存之道

回首创业的这些日子,Jessica自认看尽纸本杂志的大起大落,也累积出一套对于独立杂志的细腻观察。

她认为,愈特殊的杂志愈能得到读者青睐,就像这几年市场上突然大量涌现以“聚会”(gathering)为主题的杂志,其中以此类型的开创者《Kinfolk》最为成功;然而在《Kinfolk》之后,许多长相类似的杂志陆续出现,难以在视觉与内容上区隔,自然不讨读者欢心。反观像西班牙独树一帜的室内设计杂志《apartamento》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前四期刊物甚至卖到断货,现在只能在二手拍卖网站上搜寻,价格也早已水涨船高。

另外如在柏林诞生的旅行杂志《The Travel Almanac》,开创了私人化书写与观看方式,呈现创作者旅行与心灵体验,亦算是反击大众化、消费性为主的旅行杂志;杂志更以纸质、黑白照片或素色插画重现老式旅行杂志的“朴质感”。《The Plant》在杂志中每期重点介绍一种植物,诸如羊角蕨、山茶花等小专题,植物与创意人的故事是杂志最动人的部分。来自伦敦的《Riposte》则是另一本新时代女性刊物,每期关注大胆迷人的女性,并与他们讨论自己的成功、失败与激情,除了卖相好,销售也特别好。

Do you read me?! 店内一景。照片提供:杂志现场
Do you read me?! 店内一景。
以搜罗世界各地的独立杂志为特点,Do you read me?!创办不过短短几年,便成为欧陆独立杂志的重要展示舞台。照片提供:杂志现场
以搜罗世界各地的独立杂志为特点,Do you read me?!创办不过短短几年,便成为欧陆独立杂志的重要展示舞台。
Do you read me?! 店内一景。照片提供:杂志现场
Do you read me?! 店内一景。
美国知名生活杂志《Kinfolk》:“我们很少在离开柏林时,不从Do you read me?!带走一些新的阅读素材。”照片提供:杂志现场
美国知名生活杂志《Kinfolk》:“我们很少在离开柏林时,不从Do you read me?!带走一些新的阅读素材。”

Jessica还观察到愈来愈多杂志以英语发声,包括来自法国、瑞典、苏联、中东等地的独立杂志。在Jessica心目中,最喜欢的独立杂志排行榜也会依照不同期数不同内容而变动,有两本杂志始终在她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一是由设计史上影响深远的德国包浩斯建筑学院基金会(Bauhaus Dessau Foundation)创办的《Bauhaus》杂志,揭示设计界重要趋势;另一则是文学杂志《McSweeney's 》,这本刊物曾集结被退稿的文章、年轻作家的文稿,还以报纸、方正立体盒子的形式出版,让人深深着迷他们的好点子及创意。

在Jessica的定义里,独立杂志的独立之可贵,就在于毋需背负市场、公司、集团的庞大压力,可以更天马行空地做杂志,而且最好是能将杂志作为兴趣而非正业,“这也是在柏林生活的好处,有份正式工作,然后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就算不赚钱也没有压力,只要确定到老的时候,有足够的钱上餐厅或租间好公寓就行。”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