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美國
評論|
布林肯的北京之行,中美關係是「破冰」還是「分級隔離」?
這次會談的意義究竟在哪裏呢?中美關係有什麼具體的變化嗎?
MeToo六年:在歐美,這場運動面臨反彈與質疑
其中一種反彈,就是挪用MeToo運動中的語言,將男性定義為弱勢群體,甚至是受害者。
評論|
面對2024美國大選,共和黨的困境和無法擺脫的「黨領袖」特朗普
贏得了共和黨初選的人大概率贏不了大選,有可能贏得了大選的人在初選中壓根沒戲。
評論|
美國會走向內戰嗎?——「新白人意識」的興起,與民族國家的帝國轉向
美國白人意識的上升並不簡單是一個階級現象、地理現象,而是一個整體現象。
好萊塢編劇大罷工:編劇怒了,但串流大佬們害怕嗎?
對好萊塢編劇來說,這一整個犯罪故事從人物、動機到作案手法他們都再熟悉不過。
評論|
「中美國」的崩塌:新冷戰是資本競爭的衝突,無關意識形態?
如果不是習近平執政,而是一個更加自由化的中國政府,是否能夠避免中美對抗?
評論|
林子立:雙英出訪的美中代理人之爭,與馬克龍的「第三極」強權夢
台灣當然可以疑美,應該跟美國溝通台灣觀點的價值與利益,而非將自身的命運,交給一個政體、價值、信仰完全不同的威權國家。
評論|
賴怡忠:台灣的「東向戰略」,橫跨太平洋東西岸的美中台外交戰火
有志於在未來領導台灣者,會有必要提出東向戰略以對太平洋投注更多關注,更不能將其只當成是個一望無際的大海。
評論|
Tiktok的國會「審判」,及其美國困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比起聽證會本身,其實Tiktok後續的命運,或許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話題。
特朗普被起訴:他會否成為首名被刑事定罪的美國總統?|Whatsnew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有美國前總統遭到犯罪起訴。
評論|
邱師儀:蔡英文、麥卡錫會面層級,將成中共必須習慣的新常態
中共必須要適應這樣強度的台美互訪,而一旦把動態平衡的戰線拖長,時間就不一定不會站在自由世界的這邊。
評論|
塔爾(TÁR)對談:權力沒有性別?藝術可以獨立於藝術家嗎?
虛構真空權力場,還是呈現了真實的權力問題?
1
...
28
29
30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