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台灣
深度、專業、在地,多元報導盡覽台灣社會真實脈動。
華語電影版圖變遷:馬華電影掀國際小熱潮,台灣助燃在背後?
《富都青年》《五月雪》《虎紋少女》三部馬來電影走向國際,過程中台灣是平台、舞台、資金,也是市場與更多?
無力、不信任:記一位十年前不在太陽花現場的人
「我們同溫層的邏輯太過平整,很難去框架到像小陳這樣的人。」
花蓮震後大樓開始拆除,受災戶物品未取出待安置,縣府募款遭質疑|Whatsnew
在巨震過後,除了持續搜救失聯人員外,花蓮縣府再因開設「捐款專戶」一事在網路上引發爭議。
今天讀齊邦媛:歷史不由權力定義,以文學超越政治結界
「這樣一個人的巨流河,從單一官方敘事裡,鬆動、復活了歷史。我們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不能被任何權力自上而下定義。」
回春丹提「中國台灣」引爭議,台灣祭演出被取消,有群眾現場抗議|Whatsnew
此次回春丹的狀況並不多見,中台兩地樂團此前都慣以「城市」作為巡演站名。
從學運領袖到走入體制,林飛帆離開「太陽花」現場之後|端聞 Podcast
從學運抗爭者走進體制,有哪些事是他25歲從沒想過,到35歲才逐漸明白的?
花蓮7.2強震已致多人遇難,921後最大,樓房傾斜,蘇花公路截斷
當地居民對端傳媒表示,儘管有心理準備,但地震的搖晃程度很長,令人受到強烈驚嚇。
重回太陽花學運現場,聽見「20歲」的聲音|端聞 Podcast
十年前,「太陽花學運」改變台灣,十年後,時間改變社會與記憶,不同世代的年輕人也有著不同的學運記憶。
劉俊謙:紅在當下台灣的香港演員,廣東話與翹尾國語之間|專訪
「我們(我與觀眾)就是萍水相逢的關係,真實的我有千瘡百孔,有很多黑暗面,但這些東西我不會說,我也不要給大家知道。」
18萬人登記同行,白沙屯媽祖進香熱議顯台灣「神明政治」走向|Whatsnew
一般都認為白沙屯媽祖是位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如慈母般的神明。
走入體制後,學運領袖林飛帆:後太陽花世代「想要一個新的政治認同」
但這一次,年輕世代想要一個新的政治認同,或許代表一種反叛、一種叛逆的精神或潮流。
「中國因素」失效,「疑美論」四起,台灣大選後中美台的下一步
大選期間,台灣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上升,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人會更加親近美國。
1
...
11
12
13
...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