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報導李明哲案,我被問最多的卻是「刺青是真的嗎?」 「一個說很怕痛的客人,卻沒有休息,一口氣讓我從頭刺到尾……」李凈瑜的刺青師傅回憶。師傅沒想到這麼多人懷疑「那兩排字是貼紙」。什麼樣的預設印象,催生這樣的懷疑?這樣的懷疑,會讓我們忘記什麼?
生死觀:陪產團與我──生產,一場溫柔的盛宴 我吃了早餐、喝了咖啡,充氣泳池有舒服的溫水。有人照顧睡醒的孩子,持續好幾個小時都有人輪流握緊我的手,在我汗流浹背時為我擦汗遞水,連大寶都拿了幾個心愛的玩具在我邊陪伴著,觀看胎兒娩出的過程,最後,我們一起進行胎盤拓印。
評論|李熠:冷淡對待李明哲案,談何台灣價值 自李明哲案發生以來,台灣陸委會加海基會,無論是首長談話、發言人回應或是書面新聞稿,數量多達幾十則。但若要論有立場、有分際,還不如前總統李登輝辦公室的唯一一篇聲明……
李明哲被控「顛覆國家政權」認罪,台灣朝野卻一片冷淡? 台灣政府將「救人為先」列為最高指導原則,對李明哲案「帶頭低調」,民間反應也相對冷淡。「很多台灣人好像覺得李明哲案不關他們的事?」駐香港的人權觀察者對此感到驚訝。
回家、逆轉勝:世大運兩大淚點,觸動「以小搏大」台灣夢 一場號召全民相挺、「回家比賽」的台北世大運,從第一任代言人開始,便有著數不盡的「逆轉勝」故事,觸動台灣渴望以小搏大的夢想,讓它由一場大學生的國際體育活動,成為一場轟動全城的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