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同性婚姻法》的泰國:LGBT的天堂,還是後殖民景觀下的「彩虹經濟」?評論

通過《同性婚姻法》的泰國:LGBT的天堂,還是後殖民景觀下的「彩虹經濟」?

泰國驕傲節是消費商品化的娛樂狂歡,也折射出全球南方下,後殖民主義憑藉種族和國際秩序對性別政治的侵蝕和滲透。

愛慾錄:我原來是被人輕視的Hi Hello Gay?

先打招呼,先關心對方,非一對一的關係裡也有高低和輸贏之分嗎?

《從今以後》影評:這部電影提醒了我,主流社會對女性同志的刁難

《從今以後》之前的香港女同志電影表現令人一言難盡,身為香港女同都不想被它們代表。

他是性愛影片創作者:穿上制服不是為了扮演誰,而是變成我想要的樣子

豪曾是瑜珈老師,現在是性愛影片創作者,他愛文學,藝術,菲林照片,並在網誌內不斷書寫自己的家庭關係。

後疫情時代的酷兒影像:貼上了標籤,還是撕下標籤?

社運、疫情、蕭條之後的香港,會呈現出怎樣的性小眾題材影像?

The 1975大馬演唱會LGBTQ爭議,是勇敢或不負責任?|Whatsnew

本地社運人士批評其行為沒有考慮馬來西亞本地LGBTQ群體的切實處境,也有網民認為最終最應被批評、責罵的是政府和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