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緣青年到社群領袖,印度裔社工:一起學習維修香港 「有人覺得對話根本沒有什麼成效,我就說,『不是啊,你看我們現在的對話不就在working咯!It’s not overnight!一日、三個鐘的對話,一定無得解決所有香港的問題,but this is the start!」
評論|植敏欣、佘思盈:「和理非」和「勇武」對警察及其家屬的觀感及激進化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的調查顯示,受訪者對警方的「信任度」平均只有2.6分(10分為滿分),當中51.5%受訪者給0分,屬完全不信任,是運動期間5次民調以來的新低。不過「信任度」概念較模糊,而我們希望確切地了解運動參與者如何看待警員、警隊及警察家屬。
評論|白信:從治理暴力到路線鬥爭,香港革命是中國的內生危機 那些僅僅關注香港《基本法》的學者,或認為「一國兩制」架構本身即埋藏憲政危機,卻忽略內地的「憲政」架構及其變動也是關鍵,從而決定着這場危機的內生性質。
【主編推薦】一個逃犯,兩場風暴:陳同佳案背後的台港引渡空窗與兩岸角力戰場 20世紀國共內戰遺留下未解的兩岸體制矛盾,表現在法律上是諸多難題。香港,一直是兩岸之間的曖昧中介地帶。當兩岸關係緊張,香港就成了雙方角力的戰場。2019年的陳同佳案,給台港之間的漫長逃犯歷史,記下一筆濃墨。
楊友仁:《願榮光歸香港》何以動人?一個音樂社會學的分析視角 2019年的香港街頭運動,參與者共同創造了《願榮光歸香港》一曲,從音律與樂理角度來說,在聽覺上有勻稱的和諧感以及獨特的激昂表達方式,耐聽性、鑑賞度與歌唱快感完全不輸其他世界名曲。
專訪美中關係學者:香港是新柏林?示威者太暴力?《人權法案》能否過參議院? 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院長杜克雷(Clayton Dube)和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C. Bush III)與端傳媒分析《人權法案》背後的國際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