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當台灣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陸生經驗反思兩岸間的互相「怨恨」
部分旅台陸生與台灣社會的心理隔閡,不僅體現在雙方對彼此缺乏理解式的同情,同時還包括日常生活中強烈的復仇意識和報復衝動。
評論|
鄧正健:政治謊言、後真相與陰謀論肆虐,香港人還可如何自救?
面對香港政治中的準威權政治謊言,悲觀地說,我們可以做的並不多;但若我們還希望堅特磊落生活,這幾點,仍然是可以深耕細作地去做。
評論|
月經的真理與男性的無知:衞生巾的討論為何變成一場性別的戰爭?
重拾月經話語權的嘗試,是為了打破男人性別優越的父權文化。我們兩腿之間那條每個月暢流一次的血河不是我們的原罪。我們女人沒有秘密。
評論|
後疫情時期的歐洲對華策略:不會聯美抑中,但更不會聯中抗美
歐洲接下來將不會繼續空等中國改變自身行為,而將主動修正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以減少依賴程度,為能在捍衞歐洲價值觀時挺直腰板。
評論|
專訪汪宏倫:「陸生」就是照妖鏡,映照兩岸各自的問題
我們常看到兩幅面孔,不同的裝扮,卻一樣憤怒。
評論|
悼 David Graeber:知識的行動,及行動的知識——和你抗爭,我很愉快
為了我們的存在而前仆後繼的先人,及將會被我們所影響的後代,我們可以塑造一個更公平和民主的社會嗎?
評論|
主權的野心?——數字人民幣的來龍去脈
究竟什麼是數字人民幣?有什麼用?是不是一種新的監控手段?
評論|
世紀之詐:中國導彈到底能否擊沉美國航母?
中國的反航母能力可能不光達不到效果,而且在長達二十餘年間不自覺地經歷了一個從雄心壯志到兵不厭詐的歷程,成了今天這樣一個「信則靈」的戰略工具。
評論|
《八佰》的隱秘主題:一個國家的誕生
前赴後繼血肉模糊的士兵終於揭露了這個故事的實質:這是一場獻祭,一場召喚名為「中華民族」的利維坦的血肉儀式。
評論|
蒙語教學風波:模範自治區不再,北京不要朋友,寧要敵人?
當局如何應對蒙古族的文化保育運動,或將影響未來如何定義「中國」。
評論|
尹月:安倍長期政權戛然而止,「後安倍時代」何去何從?
在全球局勢動盪不安、國內「一強」格局面臨重大轉變的時刻,誰能接替安倍、肩負起引領日本的重大責任呢?
評論|
【來函】郝志東:如何理解國家主義知識分子
忽視他們的聲音,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險。
1
...
79
80
81
...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