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從「歷史終結」到中式現代性,中共黨史敘事是如何與時代共振的?
中共藉着百年大慶,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替代西方的現代化模式並重述黨史,其統治合法性至少在如今是更為牢固了。
評論|
江懷哲:艾奎諾早逝,迷途的菲律賓自由主義陣營何去何從?
作為菲國自由主義陣營的代表,艾奎諾也無法擺脫醜聞對其正面成績的侵擾,及重要新聞如香港人質事件上表現失格帶來政治聲望衰落。
評論|
崇毛抑鄧?習時代對兩個領導人的重塑和打通四個「三十年」的野心
藉助對毛澤東與鄧小平角色的重新詮釋,習近平所着重打造的,是屬於他自己的政治符號和歷史地位。
評論|
【讀端給你聽】《蘋果日報》,香港最後一份異議報紙的終結
《蘋果》終章帶來的,是主流報章的論述廣度向中間溫和取態的猛然收窄,政治異見被拒諸公共輿論之外。
評論|
許輝:中國製造業的「機器換人」,會如何影響勞動力市場與工人就業?
機器人怎麼換人,機器人換掉什麼人,被換掉的人去哪了?
評論|
多起隨機傷人事件後,網絡迷因「張獻忠」為何被全網封殺?
「張獻忠」三個字與王朝的敗亡直接相關,將自殺式襲擊者稱為「張獻忠」因此也就變成了一種藴含政治意味的隱喻。
評論|
何為「正常新聞」:香港《蘋果》被二度搜查,誰來定義言論自由?
當買一份《蘋果日報》也不能肯定是不是完全不會觸犯國安法。
評論|
從「國」到「黨」:一國兩制被重塑,「黨在香港」意味着什麼?
北京是否有鋪開黨機器的意思呢?
評論|
「原教旨」與「世俗化」的結合:習近平版本的黨史,如何揭示今日中共的特質?
中共黨史的研究、傳播和敘述牽涉執政黨的形象和政權合法性根基,不但關於過去,更指向現在和未來,在「建黨百年」之際尤為明顯。
評論|
我們怎樣親手埋葬民主 ——評美國學者韋蘭新作,《Assault on Democracy》
這意味着,在我們每個人的未來生活中,政治都將成為愈發重要的一部分。
評論|
黎班:中國對科技公司高調反壟斷,邁向國家主義終點?
反壟斷執法的具體目標越來越偏離促進市場競爭的本意。
評論|
王浩嵐:拜登對華班底全分析(下),面對美方新生代,中方將有實質變動嗎?
若拜登政府打破慣例安排一位技術官僚出任駐華大使,未必是要傳遞一種降格關係的信號。
1
...
48
49
50
...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