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誰是最「清白」的中國人?——出身論捲土重來,宗法社會還會遠嗎
出身論逐漸紮根,勢必要在「中國人」裏再區分出「清白」的中國人和「被污染」的中國人,正如核酸檢測也有陽性和陰性。
評論|
專訪學者陳效能:香港女性遭受暴力,很多時我們仍假設「家庭」很溫暖
每4名香港女性中,可能有1名曾在親密關係或家庭內遭遇暴力。
評論|
倒讀上野千鶴子x鈴木涼美的《始於極限》:女人如何愛、付出、自尊和誠實?
似乎每一個人,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點點自己。
評論|
恐怖片中的怪物女性:從被排除的他者,到「害怕就對了」
Monstrous feminine可以是一個真正的「婊子」嗎?
評論|
王臻明: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菲律賓呢?菲國的戰略角色與隱憂
日本與菲律賓的態度將左右美國介入的意願與能力;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幾乎已成共識,剩下的變數就是菲律賓。
評論|
「精英」失聲,「暴徒」崛起,冷漠依舊:開戰一年,俄羅斯發生了哪些變化?
民眾因反戰而被判刑,更惡毒的人登上權力的舞台。
評論|
吳崑玉:俄烏戰爭一週年,有哪些戰略教訓?高科技武器為何無法終結戰事?
戰場上,時間卻與科技應用成果呈反比,甚至可說時間是高科技戰果的敵人。
評論|
弦子:上野千鶴子時代的女權主義者,如何面對被「成功婚姻」挑戰的女權敘事?
上野千鶴子曾以為婚姻制度會在她的世代裏結束,可父權制對女性的吸引力卻順利延續了下去。
評論|
從「祖國母親」到「中國爸爸」:國家主義的形象,是如何在家庭隱喻中演變的?
「我們都說祖國媽媽,那祖國爸爸去哪了?」「有人說祖國爸爸去買禮物了,有人說祖國爸爸扛槍保衛祖國媽媽了!」
評論|
首相與秘書官的「恐同」言論風波:日本何時才能通過反歧視的《同志法案》?
「秘書官室的大家都反對開放同婚,甚至連旁邊住著同志都有點反感,一旦日本承認同婚,一定會有很多人選擇離開日本。」
評論|
中國政權的新合法性危機:剛性監控維穩體系的「脆弱性」
人民怒吼的一句「下台」瞬間擊穿意識形態合法性,動搖了色厲內荏的維穩監控體制。
評論|
埃爾多安任內「基建膨脹」的土耳其,為何地震後「鬆餅坍塌」?
「地震是命運,但應對地震不是命運。」
1
...
34
35
36
...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