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陶儀芬:習近平為什麼要見馬英九?
馬習會能多大程度改變台灣政治進程,是台港中民主人士共同關心的重點。而馬習會能多大程度把台灣套在中國的軌道上,將影響東亞區域的穩定與安全。
評論|
許文昌:外匯基金蝕638億 多抑或少?
其實今次季度虧損尚可接受,個別股票組合防守性不差,不過金管局和特區政府應研究調整目前外匯基金的組合結構,改善回報,造福公眾。
評論|
葉藏:沒想到我們成了中國唯一一代獨生子女
我是被迫成為「獨生子女」的。我的家人在體制內工作,計劃生育是國策,違背國策就會失去公職。長大以後我回想,只覺得這一招真狠……
評論|
陳純:中國左翼自由主義者,如何構建政治共同體?(上)
左翼自由主義版本的「當下中國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問題」應該是:在一個原子化的時代,面對逆現代化的潮流和準極權的體制,如何構建一個政治共同體?
評論|
曾國平:共乘潛力巨大 偏不敵官僚思維?
新加坡試驗無人駕駛,高雄引進汽車共享計劃,內地亦有新法規認可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服務為合法經營,並納入出租車監管範疇。自稱「亞洲國際都會」的香港,在做什麼?
評論|
笑蜀:計生體制背後的國家崇拜
歐洲很早就曾推行節制生育,效果並不差。節制生育與計劃生育之別,猶如孫中山節制資本與毛澤東共產烏托邦之別。
評論|
何明修:3/4世紀的台灣環境史紀事
後勁人所承受的環境苦難終於要告一段落,隨着煉油廠的停爐與拆遷,或許未來的後勁子弟會有機會看到蔚藍的天空與青鬱半屏山。
評論|
十三五以後,習近平體制全面鞏固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重現公報,向外界釋放了明確信號,全面深化改革絕不是朝自由化方向的改革,而是強烈指向「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的終極理想。
評論|
戴耀廷:由常態走到新常態
由過渡期開始,至回歸之後發展至今,一種替代原有常態的香港社會新常態在湧現中,而2014年的雨傘運動可能就是那條劃分新舊常態的分界線。
評論|
蔡玉萍:二孩政策下中國女孩的命運
一日國家還在限制父母的生育權利,一日人民──尤其是農村父母──的認知仍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中國女孩被消失的問題是不會完全絕跡的。
評論|
黃哲斌:台媒嚴冬,萬一不見望春風?
未來三到五年,無論硬着陸或軟着陸,台灣媒體的生態結構將面臨一波洗牌。此刻累積的怨怒與不滿,或將轉化為尋找出路的社會動力。
評論|
梁啟智:大學生辦公益的國際標準(上)
對於很多人來說,今天的大學生一定是糟糕的,似乎接近不證自明。
1
...
280
281
282
...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