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何明修: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太陽花運動 看得見的太陽花世代看似離權力較遠,因此不太會有實際檢證的機會;但是對於看不見的太陽花世代而言,接下來的挑戰將會是十分嚴苛的,這也將會考驗他們是否終將能為未來台灣創造歷史。
評論|馮嘉誠:2015發生的這些國際大事,將在2016繼續發酵 2015年快要步入倒數階段,有哪些2015年發生的國際大事,餘波未了,將會影響2016年的政局?中文大學全球研究社會科學學士課程助理講師馮嘉誠為你一一盤點。
評論|《騰飛之後》(四):失去森林,我們被連根拔起,再無所依 關於森林的重要性、功能性,科學家提出過各種實證。但只有曾經身處其中的人,見識過生命的歸屬感,察覺到更強大的智慧,才能理解人類共有的過去。我們幾乎已經失去這個機會。
評論|專訪許倬雲:在2015年,談論現代中國 歷史學家許倬雲在2015年光怪陸離的現狀中,從歷史到現實,談論一個更加複雜和矛盾的「中國」。他說,「我對中國愛之深,所以責之切。講得很痛徹,心裏也不是很舒服。」
評論|吳強:從烏鎮到浦志強審判,互聯網意識形態的誕生 在主權的名義下,總是便於與所謂互聯網安全掛鉤,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和屏障,寫進2015年新修訂的國家安全法,然後「合法」地進行各種全民監控、高筑防火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