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劉紹麟:港人身份劃界的根本關懷與兩難
現在香港的處境是,面對中國壓力,感到要確立清楚的「人我之辨」,但當具體進行時,便發現很多人也不完全「純種」。
評論|
徐賁:「文革道歉」必須先清除「文革基因」
「文革基因」的殘存,不僅讓懺悔者仍然享受某種保護,還讓他們不充分的懺悔暗中繼續為「文革」辯解。
評論|
令計劃案,蹊蹺的「洩密」風雲
叛逃、洩密,都更像是在施展政治鬥爭的「障眼法」。
評論|
游靜:從《Carol》看「進步」平權的代價
電影無疑努力呈現小說的時代,但鮮有評論提及,電影如何更體現了,今天時代的面貌──保守至深的年代。
評論|
被當成騷亂製造者的紅歌合唱團
紅歌背後藴含的朦朧理想色彩,傳遞出的簡單理念:平等、均富,對於市場經濟下疲憊的無力者而言,具有巨大吸引力。
評論|
殺戮的艱難
我的論點不是生命的可貴。 我的論點是殺戮的艱難。 唯其如此,我們才保住了好人與壞人之間,那一點點的差別。
評論|
揭仲:520後,蔡英文的五大國防課題
即將就任的蔡英文,要面對哪些國防軍事上的難題?
評論|
賴奕諭:「亞洲杜林普」勝出,菲律賓人盼什麼?
後獨裁時代的社會問題匯成菲律賓民意的迴聲細語,承諾帶來變革的強人,成為了大選贏家。
評論|
袁彌昌:一帶一路推動中華文明轉型,關鍵在香港
要做到具真正意義的「互聯互通」,中國必須先改變自身文明。而最直接快捷和有把握的途徑,莫過於經由香港吸收及學習。
評論|
林藹雲:一國眼中「沒什麼了不起的香港問題」
北京一直批評香港的泛民主派,只講「兩制」,無視「一國」,這說法客觀上並不完全錯誤,政治判斷上卻錯得離譜。
評論|
馬傑偉與學生對談《毛記台慶》:悶出鳥來 v.s. 看哭了
毛記台慶,馬傑偉認為「不及格,無懸念」,但學生呂家敏在現場看騷,卻說「實在太好睇,好意外!」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評論|
Tam Daniel:反新界東北規劃作為香港的歷史時刻
新界東北規劃是一個土地與人的故事,一個香港歷史與香港未來的故事。
1
...
247
248
249
...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