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澳洲「原住民之聲」修憲公投,為何開始就注定失敗?
有原住民活動家悲觀認為,澳洲要再過兩個世代,才能真正直面自己的殖民主義根基,承認原住民,並與原住民對話。
評論|
王宏恩:台灣人「戰爭態度」攻防——「抵抗意志」成認知作戰主戰場
台灣民眾抵抗意志的高低,一直是台灣、中國、美國間互相角力、互相投入與抵銷的過程。
評論|
喬瑟芬:以巴衝突中的台灣輿論場——帝國夾縫下的戰爭焦慮與代入感
台灣應該是全世界少數能同理巴勒斯坦處境的國家,但同樣身不由己的歷史,並未讓台灣人心生同理。這又是為什麼呢?
評論|
從「破壁者」到「隱形人」:逝者李克強,和他擔任總理的中國十年
在懷念主政時很難說有出彩政績,偶爾試圖掙扎,又手腳日益無法伸展的李克強時,「長江黃河不會倒流」,是人們引用最多的一句話。
評論|
書本也移民:藏身北倫敦的香港圖書館,郵寄借書的信任遊戲
當在英國面對華文藏書不足的問題,一個很自然反應是:「為什麼不自己做?」
評論|
科技產業從業者談美國出口管制新規:為什麼說此次技術管控程度超出想像?
對於半導體芯片企業戰略和風險偏好,會產生長遠甚至是永久的影響。
評論|
解構二手玫瑰:看似另類的藝術,如何侵佔了真正多元文化的空間?
大衆媒體所呈現的《樂夏3》冠軍二手玫瑰的形象、以及對二手玫瑰式「成功學」的講述,需要一些祛魅。
評論|
消失的巴勒斯坦人:美國輿論場裏的殖民主義幽靈
對一場巨大的人道主義危機和潛在的屠殺熟視無睹,這是美國精英階級的一次集體道德破產。
評論|
「謎一般的動盪」:關於文革的最新研究,如何挑戰了主流敘事的理解?
文革進程的複雜性,超出我們對於政治事件與社會運動的一般理解範式,在某種意義上對人的認知能力形成挑戰。
評論|
反美、反猶、仇穆:簡中輿論場圍繞巴以衝突的他者想象與自我投射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反猶與反帝如何產生合奏,也可以看到國家利益與民族主義間的錯位。
評論|
美國衆議院的權力危機:學不會做執政黨的共和黨,如何應對本黨內的極化矛盾?
現下的美國國會,任何一個議長作為權力的中心,都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就是兩黨之間的矛盾,和本黨內部的矛盾。
評論|
Lisa上瘋馬騷:亞洲偶像不可承受的慾望自由權力之辯|端對談
「人生不就是,她想跳脫衣舞,跳完了覺得不好那就回來。」
1
...
23
24
25
...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