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圍剿楊笠是殺雞儆猴,性別對立是話語偽術

令公眾理解一個普通女性的無奈與脆弱,其革命性並不遜於了解一個成功女性的故事。
楊笠。
政治 風物

本文原發於3月26日《多數派》「鋭評」欄目,端傳媒獲作者和平台授權轉發。

圍繞脱口秀演員楊笠的討論一連數日盤踞着微博熱搜榜。從3月18日楊笠為英特爾所做的商業宣傳被部分男性網民圍攻抵制、到英特爾回應「多元包容」是其企業文化卻撤下宣傳海報、到「我是男人,我支持楊笠」的標籤在微博不予顯示、再到楊笠參與的衞生巾直播推廣尚未開始便遭辱罵刷屏,事情的一系列發展,從來既非楊笠反對者所謂反擊極端女權之舉,也非如何看待楊笠專業水準或如何理解脱口秀冒犯性的爭議,而是父權社會對公共空間中試圖跳脱傳統性別印象的表達的集體絞殺。

無論是真誠支持女性權益、或是單純想收割女權話題的流量紅利,經歷了英特爾風波,任何品牌在未來考慮合作對象時,面對曾發表女權言論的明星,恐怕都會慎之又慎。畢竟,盈利至上的大型商業機構更難承受的是無法預判的風險,是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出現的抵制、舉報與封殺。與此同時,英特爾的退讓對自認在「匡扶正義」的厭女症是極大的鼓勵。而他們眼中攪亂傳統秩序、挑起性別對立的「惡人」,也會自楊笠開始不斷降低標準、擴展範圍。

今日是楊笠,明日大概是戳破職場性騷擾的人、是呼喚平等教育工作機會的人、是不迎合男性凝視的人、是不願在缺乏制度保障的狀況下進入婚姻的人——事實上,針對她們的攻擊還少嗎?就連在山區興辦免費女子高中二十年的張桂梅,也因促成女性階級流動、間接剝奪底層性資源而被大批網絡厭女症恨之入骨。這套邏輯之下,我們將眼見更保守穩妥的商業機構,更不敢絲毫展露自我的紙片人明星,更具壓迫感的社會文化與不斷覺醒的女性之間的劇烈撕扯。

楊笠被撤掉的代言不只關於楊笠能否財富自由。更根本的問題是⋯⋯

楊笠被撤掉的代言不只關於楊笠能否財富自由。更根本的問題是,關心性別平等的公眾,能否通過消費行為表達自身感受、進而倡導更為平等友善尊重的公共輿論空間;明星能否藉助自身能見度在性別議題上表達態度,為更多缺乏語言也不被看見但飽受剝削與傷害的女性賦權;近年急速崛起的女權討論,能否重塑有毒的父權文化;而同樣瘋狂滋長的厭女文化,還能高昂到什麼程度。這也是為什麼,楊笠的調侃帶給她的言論攻擊與人身威脅,是對女性與女權支持者整體的殺雞儆猴,是在千百年來規訓女性的理所當然的不合理秩序中稍微開始喘了口氣、試圖重新探索與認識自我的女性,共同面對的寒蟬效應。

回到整件事的起始點,楊笠真的意在挑起性別對立嗎?楊笠式的「挑起性別對立」值得同仇敵愾嗎?以楊笠最具代表性的金句「為什麼他明明看起來這麼普通,卻可以那麼自信」為例。普通與自信並不構成強烈轉折,「普通卻自信」得以在廣泛傳播中不斷被印證、反覆喚起共鳴,是因為 「普通卻自信」的潛台詞是奇葩卻自戀。它委婉諷刺的,是腦中空空卻熱衷說教、邏輯混亂卻沉浸於良好感覺、在兩性關係中既自戀又自卑的男性形象,而他們在缺乏性別平等教育卻熱衷鼓吹陽剛之氣的今日中國,實在並不鮮見。

英特爾的廣告。
英特爾的廣告。

女性受眾之所以能輕易識別楊笠的信號,是因為從出生到求學、就職、生育,在社會系統的整體傾斜與額外照拂之下生長的男性,將優待視為理所當然,而將對女性的剝削、擠佔、污名合理化為天資差異、天性使然;是因為整套厭女文化潤物細無聲地在每個環節塑造人們對女性的認知,於是男性在溝通之中大量依賴貧瘠刻板的認知,普遍缺乏與女性平等交流的意識。楊笠式的「挑起性別對立」,僅僅是不含惡意地調侃兩性關係中一種滑稽的互動模式;楊笠的調侃被解讀為挑起性別對立,僅僅是因為她精準描述了一種恰恰根植於性別不平等的心態——而對並不關心性別對立卻很關心性別特權是否牢固的人群而言,語言即力量,指出即挑釁。

楊笠的調侃被解讀為挑起性別對立,僅僅是因為她精準描述了一種恰恰根植於性別不平等的心態。

正如許多評論已經提到的,真正的性別對立,是廣泛存在且廣受包庇的性別暴力與缺乏有效制裁和支援所帶來的二次傷害,是就學與就業中深刻的歧視,是母職懲罰,是性侵犯者彷彿受害者而受害者為人唾罵騷擾,是視女性為專屬中國男性的性資源,是在日常語言與流行文化對女性持久的污名化如「頭髮長見識短」、「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打着大女主名義鼓吹封建倫常塑造女性互害形象的影視作品,是在數據面前不攻自破的刻板印象如女性不擅長理科、沒有歷史素養、沉迷非理性消費,是在歷史記述中被刻意抹去的女性痕跡、被剝奪署名權的女性成果。

面對存在數千年的性別對立,戳破幻象、挑釁舊秩序、促成討論與反省、最終營造更友善平等的社會氛圍不叫挑起對立,而維護長久以來的系統性不公,以「挑起性別對立」的指控來鉗制女性的表達、削弱女性表達的可信度、攻擊沒有加入厭女同盟的男性,才是真正的性別對立。

針對楊笠的另一條指控是投機偽女權。作為對照的真女權,則是英特爾競爭對手AMD的女性總裁蘇姿豐。這恰恰是另一套類似「挑起性別對立」的語言偽術。

針對楊笠的另一條指控是投機偽女權。作為對照的真女權,則是英特爾競爭對手AMD的女性總裁蘇姿豐。這恰恰是另一套類似「挑起性別對立」的語言偽術。女性突破父權社會重重桎梏登上職業頂端固然是值得讚美的成績,但在整體並不友善的性別環境中,這些成就少不了個人天賦、家庭背景、社會環境的加成,我們固然能借此展望女性可以突破的上限在哪,然而同樣需要甚至更需要關心的是,這個社會關於女性的底線在哪。

楊笠的遭遇代表的正是普通女性面對的厭女環境,楊笠講述的正是普通女性日常感到無奈又要幽默應對的兩性關係。令公眾理解一個普通女性的無奈與脆弱,其革命性並不遜於了解一個成功女性的故事。更何況,蘇姿豐的成就和英特爾邀請楊笠代言沒有絲毫矛盾,她們都是女性能見度增長的表現;而能在脱口秀表演中喚起廣泛共鳴並以此促進公共討論的楊笠,同樣具備卓越的個人能力和社會貢獻。如果說真有什麼投機者,反而是先在廣告中粗暴照搬楊笠金句而並不理解楊笠可貴之處、後又為討好厭女症而撇清干係的「多元包容」英特爾。

一個難以忽視的維度是,被寄託在楊笠身上的恨意,多少也來自底層男性面對階級、民族等結構性不公的無力與被剝奪感。

一個難以忽視的維度是,被寄託在楊笠身上的恨意,多少也來自底層男性面對階級、民族等結構性不公的無力與被剝奪感。近年來在網絡爽文中異軍突起的贅婿題材熱,同樣與男性無法理解與處理女性權利意識崛起、唯有靠攏更傳統更慕強的性別觀念密切相關。贅婿文學的受眾多為三四線城市中年男性,而配置通常是一個刁蠻嫉妒的妻子、勢利的孃家、貌似窩囊隱忍實則身世實力不凡的丈夫和頻頻打臉的爽點。在缺乏有效公共討論與健康性別教育的空間裏,被剝奪的焦灼感與傳統世界被顛覆的惶恐會和,轉而使他們在原本具有掌控感的性別問題上寸土必爭,卻無視這些壓迫的來源根本是共通的。

如果整個社會不能習得女權主義的自省意識,不能習得看見他人疼痛的能力,女權的動員力既可能指向真正的結構性問題,也可能耗損在苛責那些複雜處境中的脆弱個體。

3月24日晚的直播中,大批聞訊趕來支持楊笠的網民,最終在聲勢上壓過了圍剿楊笠的厭女症,雖然其他商家從中接收的是什麼信號、計劃如何利用楊笠們的流量還是未知數——去年因瞄準女性市場而大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本質上傳遞的均是保守性別觀。而正如蘇姿豐不代表普通女性的處境,即便在只需要平衡盈利與風險的商業邏輯中楊笠僥倖闖關,也並不代表更多女性的處境得以改善,又或者在其他社會正義問題上,消費動員能正向發揮作用。如果整個社會不能習得女權主義的自省意識,不能習得看見他人疼痛的能力,女權的動員力既可能指向真正的結構性問題,也可能耗損在苛責那些複雜處境中的脆弱個體——我們已經見到太多針對家庭主婦、針對兩性關係受害者的自以為洞明世事的高高在上指責;消費選擇既可以用於表達對進步價值觀的支持、對人類底線問題的關切,也可能被用於加固狂熱的男性同盟和國家主義。

讀者評論 1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我是台灣人, 內地的女權果然不行啊
    先進國家早就沒女權問題了
    台灣總統早就女性了
    事實證明在曾當過台灣男性領導人都很差啊(很垃圾)卻很自信啊
    脫口秀尺度在台灣都無限大啊(還可以吐槽性器官)
    脫口秀的功能本就莞爾而已(認真就輸了)且
    普通跟自信本就沒甚麼相關

  2. 女权讨论其实已经寻衅滋事了,详见15年的女权五姐妹。广泛的女权活动已经被政府杀得差不多了。剩下苟延残喘地也只能把活动放在线上。

  3. 说实话,无人权则无女权,女权主义者想绕开政治追求性别平等纯属痴心妄想,杨笠遭到围攻一方面是中国鼠肚鸡肠的男性文化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她提出问题的方式过于轻佻所致,但更与中国没有言论后的自由有关,因为党国不允许任何人严肃认真地讨论中国的真问题,所以只能以嬉皮笑脸或装疯卖傻作为伪装。女权讨论之所以还没被寻衅滋事,想必也就是你党的油腻中年男觉得几个女人闹一闹翻不了天而已

  4. 杨笠也许说的话有些问题,但说实话,放在今天中国这种无比厌女的环境中真的是好到不行。我个人对「普通且自信」共鸣极深,因为从小到大里,虽然女性和男性都对我说教过,但男性的数量原比女性更多、更自大。
    虽然中国主流女权是toxic的(我不知道杨算不算中国主流女权),但比它更加疯狂的是中国父权社会与男性特权。

  5. Chloe的长发在风里飘表示:

    现在的孩子真可怜,没吃过好的,没见过好的,不知道怎么做好的,来一道地沟油小菜就爱得不行不行的了。想到这些四肢不发达头脑更简单却崇尚丛林暴力的孩子将在未来一二十年成为大陆的中坚力量,令我对大陆的前景抱有十二分的悲观——不,更准确地说,是绝望。

  6. 普通而自信的相反就是優秀卻自卑,也是女性的處境。社會對女性有很多枷鎖,以身材為例,各種challenge 如a4腰等,不斷要求女性改變自己身形,永遠都不夠好,不能感到自信。

  7. 如果杨能够代表女权未来的趋势,那么我对女权的未来一点儿也不看好,杨这样的思维只会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阻碍,因为它反理性且利用仇恨。

  8. 或者说女权一定要以厌男为表现形式吗(可能有些人觉得杨不是厌男,我愿意听听理由。我的理由是她的show基本把男人作为一个泛化群体,用直白的语言“辱骂”;show中间没有情节的铺陈—可以把男人换成白人,我觉得也很少有show会这么消遣白人的)?至少我会认为杨的show对男人很有敌意。我不觉得这个表现形式对争取女权很好。当人如果有人觉得我作为男性没有资格讨论女权的表现形式,就当我没说。

  9.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认为杨代表了对现有权力秩序的挑战?我很不明白。你如果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7UQUG1rOCU,短短的片段里基本就是不断在骂男人垃圾,没有底线, 等等。每篇文章都把普通却那么自信作为杨的金句。但是你从表演风格和这个片段来看,她确实就是很泛化的在攻击男性群体获得流量啊。
    一般的脱口秀我也看过,至少都会创造一些场景,然后从场景中找到荒诞;像这种变着法的直接骂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欣赏(真有那么多人吗)?从评论文章里看起来好像女性群体听了杨的show就high了。我身边的女性很少有觉得她的show可笑的啊。我怎么觉得她和郭德纲其实是一个水平的,或者她还不如郭。
    我觉得挑战男权,挑战manspaining都挺好的。但是找杨作为代言人,似乎跑偏的太厉害了吧。我挺认同杨的show基本上是在消费男性群体的,是通过言语上的出位和挑衅挑拨有些人的g点。可以说一些男性疯狗似的追杀杨有问题;我也很同意。但是把她捧到对抗男权那么高的位置(如这个文章)我觉得挺难看的。
    泛泛地说,最近【随机波动045】今天我们如何教育男孩?性教育也是性别平等教育,我觉得挺好的。现在很多人眼里就只看见厌女,男权,似乎男人都是敌人。我听过一期Munk Debates,几个欧洲女性辩手直接说让男人都死光世界更好之类的,然后她们几个就开始讨论这些了(离开辩题)。我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消费男性。但这似乎是一种病,很多人都得了,并引以为豪。
    这就是我觉得随机波动那期好的地方,最后是“我们如何教育人,就如何教育男孩”,把男人也当成人而不是敌人,该死的人。

  10. 文中提到缺乏歷史意識不知是否是要呼應最近沸沸揚揚的富察言論,認為mansplain是不容挑戰的自身權利與權力,確實是舉世皆然的現象。
    但是,即便這篇作者寫的夠清晰直白了,為什麼下面有些留言還是像沒看過一樣跳針著「挑動性別對立」「打壓底層男性」,好歹至少針對文內論述反駁一下吧。
    另外,台灣做出的研究結果是,教育程度與性別意識成正比,這件事只在生理女性身上成立;我很好奇聲稱「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不會反對男女平權」是否有任何根據,或也只是出於自信。

  11. 这事还没完了是吧……还要转这么一通篇逻辑谬误的文章给杨笠洗。
    说实话,这套身份政治这都是美国人玩剩下的东西,我们没必要重新造轮子,看看老美怎么总结的就行了。
    “身份政治的本质是,它要求对曾经的压迫者群体进行永久的惩罚和羞辱,并且让边缘群体获得不容置疑的统治。”
    “身份政治已经住到了美国的机构并且占据道德高地,美国的政体正遭受来自学校,五百强企业,大多数媒体和影响产业,科技巨头和州政府的挑战。许多机构排斥,诋毁和攻击美国的一切,认为法治是种族主义的,言论自由是白人至上的,家庭是厌恶女性和恐同的,而除了开放国界以外的措施都是仇外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美国将不复存在。”
    “身份政治主张对曾经的压迫者进行永久的惩罚,公开仇恨和歧视他们。信奉边缘群体的纯洁无瑕,而因为他们是纯洁无瑕的,所以他们必须进行无可置疑的统治。这一意识形态会瓦解言论自由和平等法治在内的美国根基。他们利用这种意识形态逼迫每一个美国人做出选择,要么遵从这种意识形态,要么成为被憎恨,被迫害的敌人,被剥夺就业机会和公民权,遭受理所当然的骚扰和暴力。一个伟大而公正的国家不能够容忍这样的学说和斗争策略,他们只会生产仇恨和冲突,并且导致经济和科学的衰败,并最终导致真正的暴政和叛乱。”
    ——Arthur Milikh. Real Clear Policy , Feb 16, 2021

  12. 的確,對其感到憤怒的人並不在乎觀點,在乎的是“不符合我的價值觀卻能得到廣泛支持”這一事實。這種怒火恰恰證明了這些反對的人們享受著當今社會的權力分配,不能理解“平權”這一話題。他們否定杨笠實際上是否定其觀點以及帶來的廣泛共鳴,是對在其之上的社會現狀的無知和選擇性忽視。
    事實是,當今社會存在著許多不平等和偏見,但人們不願意承認這一現狀。杨笠不過是用幽默的包裝將這些不公展現給了大眾。普通不代表你不可以自信,這不是這個笑話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是“為什麼很多男性普通卻可以很自信,但很多時候女性卻生活在無限的審核標準之中呢?”例如國內抖音每隔3個月就會有的一次“身體大檢查”,A4腰,鎖骨硬幣,反手摸肚臍等等等等。
    杨笠將這些社會現象過於直白的擺放在了大家面前,讓人們意識到了標準的不統一,從而讓更多人覺醒了平權意識(和反平權意識),雖然不算什麼高雅的藝術,但也是不應該被打壓的。
    很多人會說,這種方式過於直接,把男女之間的矛盾直接擺在了大家面前,只會讓對立更激化。。。拜託,你腳踩在了別人小拇指上,別人罵你一句”靠北你踩到我腳了啊!“你還指責對方”有沒有點禮貌啊?“是不是過於敏感了一點?
    還有,極端化不是”男女語境“的問題,是互聯網語境的問題。

  13. 我时常在知乎,贴吧,微博看到性别话题的推送,大多数都是引战,嘲弄,鲜有诚恳的讨论。我不厌其烦地点着反对,不感兴趣,它们依旧不厌其烦地给我推送。我不禁好奇,网络上的性别话题,到底是平权意识的觉醒,还是互联网资本的流量密码呢?

  14. 普通就不能自信了?正常人的思路不应该是让普通女性也能自信吗?比起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某些人似乎更倾向于让大家都没有自信的资格。与其说杨笠希望大家看见女性的苦难,不如说她希望男性一起受苦。
    如果说她原文的自信指的是自恋,那我认为就是在挑动性别对立。尽管社会中男性掌握更多的权力,尽管男性通过话语的细节暗示女性的缺点,但敢公开站出来,赤裸裸嘲讽女性的公众人物凤毛麟角。因为尽管男女之间的生理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不代表各自的缺点可以被随意地拿出来批评嘲弄,这就是在冒犯别人。

  15. 任何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就不会反对男女平权。那些维护杨笠的人永远无法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反对她,这些所谓的蝈蝻对她的观点感到无关痛痒,他们所愤怒与反抗的点在于为什么一个靠着挑起矛盾出名的人为什么可以堂而皇之的有那么多利益呢?往上,人家明星,好歹能操作一下,往下,那些网红也知道自己纯粹是来赚钱的。而杨笠,她想上去,她又上不去,往下她又好不容易摆脱了俗套,成为了一个发表观点的人,她又怎么能下去呢,没办法,卡在这里了。人们无法容忍的是为什么一个流量时代的产物可以摆出那么高的姿态。
    在男女的语境下,好像你反对杨笠就是反对平权,支持杨笠就是一个思想开明,走在时代前沿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当任何事或者观点一旦无法提出异议,人们就会变得像崇拜偶像一样崇拜它,最后就会滑向饭圈与反智。最后的结果就是野蛮与愚蠢。

  16. 杨笠刻意打压谁了?如原文所说,「“普通却自信”得以在广泛传播中不断被印证、反复唤起共鸣」才会形成如今的效应。

  17. 厭女症不只壓迫「優秀女性」(slj的定義大概是指高SES吧),它的壓迫是指向所有女性的。而且最蒙受其害的,將會是那些缺乏女權意識和話語資源而失語沉默的女性,他們普通卻沒辦法自信,在這個結構不平等中,他們甚至連舉刀向更弱者都辦不到。

  18. 自信自强有两种,一种是出于对自己强大特质的肯定,另一种是通过打击别人,从而凌驾于他人之上获得的自信.
    厌女症的来源就是第二种,通过压迫优秀女性从而获得成就感. 主要场景是对一些优秀女性进行荡妇羞辱等等
    但是部分“女权”主义人士也是同样操作逻辑,通过打击底层男士的自信心,贬低这些losser来提高女性地位.主要场景就是在婚恋领域歧视底层男士.
    杨笠就是第二种手段,既然想通过打击别人提高地位,那自然会遭受反抗.
    比如普通自信,应该呼吁要女性向他们学习,哪怕不那么优秀也要变得自信一点. 而不是现在变成嘲讽底层男士的一个梗,只是为了打击.

  19. 以后女同胞们可以用杨笠作为试金石…不过可能标准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