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星期二晚,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的第一次電視辯論,在俄亥俄州克里夫蘭舉行。開場沒多久,共和黨的現任總統特朗普就向挑戰者、民主黨的前副總統拜登發起了猛烈攻擊,頻頻通過打斷對手來擾亂拜登的說話節奏,扯開主題,大有要一口氣呑掉對手的氣勢。大約在辯論進行到15分鐘,在拜登開始解釋自己的醫保計劃時,特朗普再次試圖打斷,並高喊拜登「剛剛失去了左派」。這時拜登也放下了架子,對着觀眾說「你們有誰知道這個小丑到底想幹啥?」
相信到這時,所有圍坐在屏幕前的觀眾,大約都開始明白,他們正在欣賞的,是美國總統大選歷史上最無下限的一次總統辯論。
如果這是場拳賽的話,特朗普算是開局搶攻,全面壓上。問題在於,雖然特朗普局面佔優,卻並沒有擊倒對手,只是多拿了幾個點,讓拜登晃了幾晃。拜登用一個「小丑」形容現任總統,也是終於舒展開了身體,以一記出其不意的重拳把圍攻自己的特朗普擊開,告訴對方,想打倒自己並不容易。
這場總統辯論雖然進行得如此烏煙瘴氣,但其實並不意外。
特朗普開場的這套組合拳,顯然是有備而來。雖然特朗普之前說自己不需要準備辯論,但他在開場熟練地拉出剛剛去逝的自由派大法官金斯堡的話為自己辯護,肯定是設計好演練過的。特朗普也並沒有瞎打,而是很清楚地避實就虛。他看到了拜登在開場時試圖和民主黨自由派拉開距離,甚至說出了「我就是民主黨」這樣的大話,就避開自己在醫保計劃上並無系統計劃的弱點,直接攻擊拜登和自由派更激進的醫保計劃的差別,試圖逼着拜登表態。
這都是因為,特朗普知道,自己需要在這次至關重要的辯論中直接擊倒對手,最好不止一次地擊倒對手。所以他只有以攻為守,重拳出擊。
總統辯論是件奇怪的事,因為它對於辯論雙方是不對等的。在過去幾十年裏,在任總統在辯論中輸多贏少。挑戰者經過了初選中的數輪辯論,對於辯論形式更加熟悉,又專注選戰,對於競選議題也更加熟悉,缺的其實是一個證明自己的舞台。辯論就是這樣一個直面對手的機會。而在任總統其實不需要這樣一個舞台。就像特朗普,每天接受記者採訪,都是自己專屬的舞台。他還可以通過執行各種行政手段來吸引全國選民的關注。但是至少四年沒有辯論,久疏戰陣的總統,能否找到辯論的感覺,總是有更大的不確定因素。所以一般認為,弱勢挑戰者應該更加積極的追求辯論機會。
但是在今年大選中,卻是特朗普陣營頻頻提到辯論,甚至要求增加辯論的次數。民主黨這邊,像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就表示了或許應該取消辯論的意願。
這是因為,各種民調都顯示,特朗普的落後是實實在在的。在2016年大選時,雖然特朗普也是在民調中落後,但是在當年的同一時間,也就落後兩個點左右。在2020年的總統辯論前夜,拜登則穩定地保持領先特朗普六個點的巨大優勢。
同時,留給特朗普可以爭取的選民,也明顯要比2016年少。在2016年的此時,雖然 希拉里·克林頓(又譯希拉蕊)領先,但也不過是43-44%的支持率,特朗普依然有超過10%的選民可以爭取。而今年此時,拜登的民調支持率已經接近50%。在CBS辯論前的民調中,主要的搖擺州裏大約只有 4-6% 的選民還決定不下。也就是說,特朗普必須拿下絕大部分的沒有做決定的選民,並最好能拿回一些拜登的支持者。
更糟糕的是,留給特朗普的時間不多了。
提前投票在許多州已經開始,在重要的搖擺州威斯康星州(Wisconsin),已投出並被接受的選票數已相當於 2016 年總票數的10%,在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則是5%。這些投出的選票當然是改變不了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可以爭取的選票也就越來越少。
這時的辯論,就至關重要。一來,作為第一次辯論,收視率總是最高的,有着最大的影響力。二來,之後的兩次總統辯論,已經是十月中下旬了(分別是10月15日與10月22日)。所以這也就可以解釋特朗普這次辯論中為什麼要重拳出擊,就是要儘可能地殺傷對手,力求在這樣一個難得的正面交鋒裏擊潰對手,才好實現勢頭上的大逆轉,不僅拿下中間的搖擺選民,還要讓拜登支持者放棄,甚至倒戈。
這樣做的問題,就是如此咄咄逼人的進攻,雖然霸氣四射,但是也過於兇猛,顯得不講道理,缺少基本的修養。但特朗普對此似乎也並不擔心。因為畢竟他的個人形像早就被定義了,也被大家所熟悉。所以理論上再惡也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差。反過來如果能逼得拜登和自己貼身肉搏,把他的形像拉低搞壞,損失上或許還能是自己少一點。
的確,在整個辯論中,拜登不得不多次使出人身攻擊的法子,來回擊特朗普的纏鬥。比如就在拜登罵了特朗普是「小丑」後沒幾分鐘,拜登就不得不向特朗普大喊「能不能閉嘴」。
但是,雖然特朗普把拜登也拉入了人身攻擊的泥潭,整場辯論下來,特朗普終歸沒有實現自己的核心目標,就是擊倒拜登。雖然拜登的一些回答給共和黨留下來攻擊的口實,但整體上都落入之前黨派攻擊的套路裏。拜登雖然被特朗普狂攻,但是特朗普的攻擊點和政策立場本上都是在競選中已經被拿出來用過多次的老觀點,拜登也就沒亂了陣角,以己方陣營的標準答案回應。反過來特朗普也牢牢站在被大家熟知的立場上,幾次被拜登成功套出標準答案。所以硝煙過後,雙方都還站在原地。
然而對於特朗普,這並不是一件好事。特朗普如果求穩,其實可以選擇以爭取搖擺選民為主要目標的戰略。但是現在這個一舉擊潰拜登的策略沒有成功,也同時讓他失去了爭取搖擺選民的機會。
因為這些搖擺選民對於人身攻擊並不感興趣。如果候選人的個人問題能讓他們決定支持誰,那這些搖擺選民恐怕早就堅定了決心支持某個候選人了。這些選民對於候選人的糗事並沒有什麼興趣,特朗普交税少,拜登兒子可能收了錢,在他們看來都是很正常的。他們關心的,一般是更實質性的政策願景,也就是哪個候選人的政策更能幫助到我。這些觀眾人數不多,據辯論前民調,只佔總觀眾人數的 6%。也就是說,大部分觀眾是來支持自己的候選人的或者來看熱鬧的。辯論吵成什麼樣,其實並不會改變這絕大部分人的支持。真正需要爭取的,是那區區 6%。
因為沒有擊潰拜登,就算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認,他在辯論中錯過了這樣一個呈現自己過去四年的成功,以及解釋如何實現未來政策願景的機會。特朗普只是在簡單重複自己做得很好,雖然現在有疫情,以後會更好。而這些話也完全被淹沒在了他掀起來的口水戰中。
辯論結束之後的兩個閃電民調都顯示,觀眾認為拜登在辯論中略勝一籌。其中CBS的民調中48%的受訪者認為拜登勝出,41%認為特朗普勝出。Data Progress的民調結果則是51%對39%。
即使如此,拜登這邊,也並不能說在辯論中勝出。因為這兩個民調結果很大程度上跟現有的競選民調相差無幾。也就是說,可以認為辯論並沒有改變什麼。支持拜登的還是支持拜登,支持特朗普的還是支持特朗普,猶豫不決的還是猶豫不決。這個結果也與 CNN 和共和黨民調員 Frank Luntz 的兩個針對搖擺選民的焦點小組的結果基本吻合。
不過,拜登的優勢在於,他不需要勝出。因為在民調上的明顯領先,拜登現在的局面明顯是只要不輸就可以出線。尤其是因為特朗普團隊對於拜登的長期人身攻擊,在競選初期試圖把拜登定義成一個話都說不清楚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拜登的底線也因此變得很低:他只要證明自己可以清楚地講話,解釋自己的政策立場,就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正因如此,拜登在辯論中的策略更加求穩。大部分時候他並不追求和特朗普對攻,而是努力對着屏幕前的選民說話,講述自己的政策願景。只不過特朗普並不讓他有這樣安穩的機會,反覆通過打斷他說話來逼拜登和自己正面交戰。最終讓拜登並沒有很好的實現向選民直接傾訴的目的。
但是即使是和特朗普正面交鋒,拜登也沒有因為個人攻擊而失了分寸。拜登在選擇個人攻擊時也是慎重的。比如不管是他罵特朗普是「小丑」,還是叫特朗普「閉嘴」,都正好是特朗普要他澄清對自由派更加極端的立場的看法,前者是醫保,後者則是擴充高院大法官人數的努力。特朗普試圖把拜登要麼定義成極左,要麼製造拜登和自由派的分裂。拜登用個人攻擊來回避了直接回答,雖然看上去吃樣難看,但卻化解掉了攻勢,沒有因為說錯話被對方一舉擊倒。拜登還能時不時地在回答中塞入一些準備好的笑料。到了辯論最後拜登顯然更加適應了這種攻擊,甚至可以轉守為攻,動了真情講起了自己因病去逝的兒子博·拜登(Beau Biden)入伍參戰的事。措手不及的特朗普顯然不願給拜登這個勝利,很無恥地表示自己不認識博·拜登,強調自己攻擊的是拜登的另一個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讓辯論完全沒了道德底線。
所以整個辯論,就像是競選廣告,雙方投入巨大,最終極有可能是抵消了各自的努力。雖然雙方陣營都在辯論結束後努力聲稱己方獲得了勝利,但是就算是特朗普堅定支持者也得承認,拜登在辯論中並沒有倒下,特朗普需要下一個機會。
最終辯論的結果,還需要幾天的時間才會完全呈現出來。只是在如今這樣一個新聞熱點高速疊代,雙方媒體嚴重極化的時代,缺少能被病毒式傳播消費的爆點的辯論,它的影響肯定會迅速地被消化於無形。這次烏煙瘴氣的總統辯論,除了在歷史上留下這麼一個惡名,恐怕也不會有任何其他的影響了。
(華建平,美國時政觀察者)
特朗普這種旺盛而且張揚的企圖心,也許是一種人格魅力吧。在鋪天蓋地的影視娛樂新聞媒體的負面轟炸下,能勝出其實是很誇張的一件事情。
樓上,會在意Trump是否支持Proud Boys的人,早就已經決定好要投誰了;BLM議題吵了快半年,要是稍微有點在意種族議題的人都早就選邊站了。
但是Trump对proud boys说的话不会有较大的影响吗?还说得等到未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