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王宏恩:台灣不分區立委名單,民進黨、小黨、郭柯的選擇

這次2020年不分區立委選戰,是怎麼樣的選戰格局、各黨遇到了怎麼樣的限制、又擺出了什麼樣的策略?
2019年11月1日,台灣嘉義巿中心掛上政黨的選舉廣告。

台灣的不分區立委選舉,給了民眾第二票,讓選民可以在全台層面決定要支持什麼政黨、分配近三分之一的立委席次,而不只是自己選區的少數幾個選項。根據上周五台灣各政黨列出的政黨名單,這次2020年不分區立委選戰,是怎麼樣的選戰格局、各黨遇到了怎麼樣的限制、又擺出了什麼樣的策略?端傳媒曾從國民黨不分區名單中分析藍營的選戰策略及權力分配,本文將在簡析民進黨之餘,重點分析第三勢力不分區名單中凸顯的選戰特點及小黨困境。

民進黨名單:蔡英文領導以來的權力演變

從民進黨的政黨名單可以看出蔡英文領導民進黨以來的權力演變過程。

2008年台灣立委選舉正式改制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且由原先的225席減半至113席,任期由3年改為4年。這一年民進黨慘敗,113席立委總數中僅得27席,國民黨狂掃81席,獲得壓倒性勝利。因此2008年蔡英文接任黨主席時,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降低黨內派系間的公開惡鬥,以避免當年的悲劇再次上演,而她在實際的政黨制度改革上,就是把不分區的提名權給黨主席指派的委員會,因此能使用不分區這個資源來處理派系紛爭,並同時趁機集中黨主席的權力。

在蔡英文尚未完全平息派系時,2012年的不分區名單有更多心力是在派系平衡上。但是隨著蔡英文在2016大選聲望、支持度不斷攀升,甚至可說在黨內實力定於一尊,她則已經不需要顧慮派系均衡,也不用受到派系的牽制。2016年其不分區名單第一名是主打食品安全議題,當年連馬英九都曾公開說食品安全是國民黨敗選的原因之一。到今年,民進黨的政黨名單上,前幾名都是社會福利或政策界的人士,到中後段名單才放進各派系指定的安全席次,前幾名主打的是長照與綠電,這也是兩個蔡英文也正在大力宣傳的政策。可見蔡英文正在透過不分區前段名單來彰顯自己想要推動的政策。

小黨要爭取多少票?如何爭取?

那麼,小黨們呢?

首先,到底各個挑戰不分區的小黨有多少票可以爭取?大約是30%。2016年的台灣立委選舉,在不分區選票中,約有29%的選民投給兩大黨以外的選擇。假如使用細部的學術民調資料,同樣可以發現約有23%的選民在單一選區票投大黨、在不分區票投小黨、另外有約6%的選民在區域、不分區兩票都是投給小黨

雖然2014年後台灣民眾支持無黨派的比例大增,但是今年民眾對國民黨、民進黨的支持程度又重新上升。到今年7月,台灣民眾支持兩大黨的比例總和,又回到2016年50%左右的數字。甚至在各黨公布完不分區名單之後,不同民調中支持兩大黨的總比例也沒有太大變化。除此之外,目前也沒有看到兩大黨有喊出分小黨一票的策略。因此照目前的格局來看,這次有登記不分區參選的17個小黨,大概也是得競爭大約全體選民30%的選票。

第二,整場選戰的格局仍然是統獨。自從2012年總統、立委合併選舉以來,兩大黨總統候選人佔盡了選舉版面,各個區域立委曝光機會大幅降低,也因此在競選策略與設計上都更會跟著總統候選人走。過去幾次選舉中,當兩大黨黨主席與總統候選人為同一人時,兩大黨都策略性地使用不分區作為整合資源之一,用來彰顯總統候選人的政策主張、同時安撫各派系來團結政黨。

2019年6月8日,民進黨舉行總統初選辯論後,蔡英文的記者會。
2019年6月8日,民進黨舉行總統初選辯論後,蔡英文的記者會。

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無論線上線下,都明顯主打『反對一國兩制』戰場。而韓國瑜雖然想透過國政顧問團來強攻社會福利政策,但上有中美貿易戰、旁有香港抗爭,加上韓國瑜也無法如蔡英文一樣透過執政優勢來證明社福政策的效果與執行力(甚至在2018年縣市議員選舉綁公投時,以政策為主的公投票也事實上跟藍綠得票高度相關)——因此,無論是藍綠有意為之或是國際情勢所趨,整場大選的選戰格局,仍被設定為統獨——使得韓國瑜也接力喊出「反對一國兩制」、吳敦義也再次喊出「九二共識」。

第三,在整場選戰的議程設定成統獨藍綠大戰之下,小黨要突圍,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曝光度。台灣不分區立委席次需要取得5%的得票才有辦法分配席次。在2016的選舉中,就約有15%的選票投向了一些最終沒過門檻的小黨,這意義上說選票最後就被浪費掉了。小黨的支持者是否相信小黨會過門檻而集中支持小黨,是一個協調賽局,而協調賽局最重要的就是彼此間行動的資訊。簡單來說,假如小黨在選戰中的曝光度一直不足,小黨的名字在大家腦海裡出現次數不夠多,那大家自然會懷疑這小黨可能過不了門檻,因此最後棄保把票投給大黨

這種潛在的棄保效應在這次選舉中將會特別明顯:最近各黨公布不分區時,台灣民眾對於這不分區政黨名單的 Google 搜尋趨勢,是4年前同時期的3倍、8年前同時期的10倍。換言之,台灣民眾對於這次不分區選舉的興趣與知識量都將會更高。興趣與知識量不一定會嘉惠特定政黨,但當民眾願意主動收集更多相關資訊時,也意味著他們更可能會照民調數字來進行選票棄保。曝光度是民調的關鍵,而民調是棄保的關鍵。

2019年8月6日,柯文哲宣布將成立「台灣民眾黨」。
2019年8月6日,柯文哲宣布將成立「台灣民眾黨」。

統獨議程下,各小黨如何衝刺?

那小黨要如何在統獨議程下衝刺曝光度?三大策略:(1)自己參選總統、(2)跟藍綠合作作為同顏色的替代方案、或者(3)靠政治明星的光環。親民黨選擇了第一個策略。綠黨、新黨、基進黨主要選擇了第二個策略,同時綠黨還靠著大量投資在民意調查上維持曝光度,希望可以透過跟大黨合作,讓同顏色但對大黨不太滿意的選民,可以藉由投給同方向的小黨來輕微地表達對大黨的抗議。

台灣民眾黨與時代力量這次主要採用第三個策略,透過自家的政治明星母雞帶小雞,希望靠政治明星脫離藍綠對決的泥沼。但第三個策略的問題在於,假如沒有參選總統、也不跟兩大黨總統候選人合作,曝光度就很容易被邊緣化。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靠政治明星光環加持不分區的小黨,勢必得派黨內明星與兩大黨總統候選人『互動』(無論是對兩大黨總統候選人或針對統獨的批評),才能繼續讓民眾意識到第三或第四勢力的存在。然而,這樣做的代價是,人們本來期待的嚴肅的政策討論(這本來是修憲過程中給予不分區小黨的期待)會因此同樣被難以看到或被邊緣化。

也因為整場選戰的大格局是如此,所以當我們一覽各小黨的不分區名單,無論是時代力量、台灣民眾黨、台聯、新黨、綠黨等的時候,從名單人選中(尤其是前幾名)幾乎看不出小黨特定想要推動的特定政策、或想要拉攏的特定族群,而大多是黨內明星人物及其幹部,搭配以台灣社會地位較高的教授、醫生、律師、科技從業者而已。或許,正如柯文哲日前所云,所謂的不分區,就是要貫徹黨內領導的意志。相較之下,兩大黨的不分區名單的安全名單,反而更能清楚看出黨主席如何試著平衡黨內各派系、同時拉攏特定的支持群眾。這無道德上的好壞之分,純粹是各黨派考量到選戰與自身狀況下的策略選擇。

各小黨把黨內明星放在不分區名單前段,對應的就是幾乎放棄「區域選舉」。台灣的立委選制,各黨需要在區域席次提名至少10位參選人,才可以提名不分區名單,而且兩邊名單不能重複。針對上次台灣立委選舉的統計研究指出,假如小黨候選人在區域選舉表現亮眼,在區域的得票會有十分之一左右外溢加成到不分區的得票上。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各小黨以往在提名區域候選人時,就算是任務型候選人,仍大多提名在六都。但這次各小黨既把黨內主要幹部都放在不分區上,就意味著幾乎沒有黨內幹部能揮軍到地方打仗或擴張地盤,除了少數如綠黨、時代力量,才有一些地方基層與縣市議員。這是區域立委單一選區制的制度使然,從政黨長久的發展願景來看,也是比較可惜的。

2019年4月17日,郭台銘到板橋慈惠宮拜祭媽祖。
2019年4月17日,郭台銘到板橋慈惠宮拜祭媽祖。

郭台銘、柯文哲的選擇

最後,在各小黨競爭30%選票的戰爭中,柯文哲與郭台銘的角色特別有趣。郭台銘選擇同時把人放在有希望過門檻的台灣民眾黨以及親民黨上(這兩個政黨的政黨名單也遠比其他小黨要長,新成立的台灣民眾黨多提一人就要多花20萬),都是在初選過程中多次代表郭台銘出來發言的主要角色;而柯文哲更是把台北市府核心人物全都放在不分區名單裏了。假如這些人順利當選不分區立委,一方面是要離開原本他們擅長或受到器重的工作崗位,影響他們原本的工作內容。但另一方面,這些人也將可以延續柯與郭的影響力到下次2024的總統選舉。

尤其對郭台銘來說,假如正好國民黨與民進黨都沒有拿到半數席次,那押寶兩黨的他在黨團協商中(超過三席立委就有一個黨團)等於就有兩票,對於立法院的政策將會有極大的話語權。同時,由於台灣不分區選票席次分配的計算方式,台民黨與親民黨都過門檻的話,也代表會更壓制時代力量可能取得的席次,每多一個小黨超過門檻,黃國昌當選需要的門檻就會增加將近1%

對於柯文哲來說,考量到柯文哲兩年後即將卸任台北市長,假如沒有台灣民眾黨做為發聲的舞台,沒有黨籍的他更難有曝光的機會。而台灣民眾黨的政策投票也將作為他進軍全國時重要的政策宣傳,而不只侷限在「台北市經驗」上。但跟所有政黨一樣,一旦共享這黨籍,那黨內政治明星就需要承擔其他黨員可能的出錯或出包風險。另一方面,柯文哲與郭台銘的立委們也勢必得跟過去四年的時代力量一樣,在藍綠對決的投票中被一次次歸類成是親藍營或者親綠營的標籤,這些投票結果也因此會反過來影響這些政治明星們想養大第三勢力的野望。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liwords 感谢分享,获益匪浅。

  2. 地方派系,就我所知道以農業大縣為例,的確很有影響力。但一定選韓國瑜嗎?這其實要看地方派系的“樁腳”支持誰。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考慮到地方派系,倒不在於候選人是誰,而是很實在的,那個候選人現在嗎,沒持續關注,不太知道。給的利益夠多,樁腳就帶著底下的人支持誰。如果以韓之前選高雄市長,不砸錢選舉,其實和這個路線是有些不同的。

  3. 回覆一下我知道的。
    韓的優勢是庶民語言,尤其一些玩笑話,很對中年男性的胃口。如同我爸,做工廠到從商,身為外省鐵藍,對國民黨失望已經十幾年不投票,居然為了韓第一次投縣市長。對他而言韓的魅力,不靠砸錢(以前選舉常說有錢就有票)、有領袖群眾魅力(不像馬英九斯文不敢做)。身邊也有朋友爸爸是大老闆,也是韓的鐵粉,所以韓的吸引力絕對不止在印象中的庶民,他的種種發言,也在營造一個懂人民、重視他人感受的敢做為領導人。相較之下,蔡英文在這方面就很吃虧。
    講到台灣的演變,從加工出口區到科學園區,其實人口就業大宗應該是從農業走到工業(工廠),現在應該是工商服務業都有。從我爸媽那一輩的傳產(例如紡織,非常多鄉下地方都是靠工廠養活一家人),到我這一輩的科技業。若要分析國民黨組成,有用政治資源交換養出來地方派系,甚至可延伸到公務體系(看韓國瑜也打年金改革就知道這部分票不少),也有既得利益的外省家族,看重經濟發展的知識藍等等組成。
    所以即使吳不得人心,但這一派知識藍/高階公務員政務人員體系,卻也未必是地方派系撼動得了。吳下去,會有其他人上來。
    至於農業有名,是因為台灣的養殖技術真的不錯。但其實以台灣地理環境,多山少大平原,耕地零碎,發展農業是比不過美澳這樣的大宗出口國的,所以經濟要起來,不可能靠農業。

  4. 感谢@xxxtineycp 的指正。是我对台湾了解不够,有些想当然了。对于中等收入,我暂时不收回,因为尽管从学术上看,台湾成功迈过陷阱,但很显然相较其他发达地区,比如香港,新加坡或者美国,台湾国民收入提高缓慢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在野党攻击执政党屡试不爽的利器。农业人口是我没有仔细查证,因为农产品常上新闻,我错误地判断了台湾的经济产业。我想请问你对于国民党地方派系有些什么看法呢?它是不是韩国瑜最强大的支持力量,而既然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那么以传统农渔会为根基的地方派系如何影响地方政治?还望不吝赐教。

  5. 沒有想討戰的意思,但想指出一下,台灣已經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幾十年了(world bank定義中 gdp10000美以上就是高收入了),文獻中台灣比較常被用來當成跳脫middle income trap 的例子。另外台灣農業人口並不龐大lol 小到讓人擔心國安糧食存量的地步。

  6. 国民党需要重振党魂。吴韩矛盾激化,一方面在于吴的利令智昏,另一方面则在于韩背后地方派系的下克上企图。吴的问题还好,大选失败以后,把他清理掉就好。地方派系才是国民党的心腹大患。国民党依靠地方派系在选举中为自己拉票,代价则是放弃自己的政党精神。地方派系利字当头,毫无政治理想,在实务上则极端保守。台湾受困于中等收入陷阱数十年,始终无法摆脱庞大农业人口的束缚,不可不说遗憾。国民党必须给自己解套,输了选举还可再战,丢了党魂则没有未来。我爱台湾的凤梨,但台湾不可只有凤梨。

  7. 希望有更全面關於政黨票,尤其小黨的選舉策略與分析。

  8. 希望端可以加强台湾选战的评论!

  9. google搜尋不分區上升應該是因為國民黨提出史上最無恥的名單,連黨內幹部和自家副總統候選人都不買帳。後來的起伏更迭也是夠精彩夠難看的。還有民眾使用搜尋的習慣應該也會逐年增加。希望臺灣選戰的相關報導或評論可以更深入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