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北美
強尼.戴普的兩座獎杯:為何美國醜聞影人可以再走歐洲路?
歐洲對影人私德的寬容程度遠超好萊塢?面對取消文化的弊病,與名人家暴問題,時代祭出的是悲劇還是圈套?
海地總統被刺案,與台灣在加勒比海的外交陣地戰
總統被刺,局勢動搖,讓這位於中美洲的動盪島國、台灣僅存的邦交國成為國際矚目焦點。
《春風秋雨》的兩次改編:美國主流電影如何處理種族主題和多元選角的縮影
薛克的改編既講階級、種族與身份認同,也藉人物與視覺風格述說永恆的現代主題。
由昆汀.塔倫提諾近日受訪講起:為什麼中國只能推崇葉問,而非李小龍?
李小龍的一部分在中港塑造的神話中全然隱匿了。葉問卻更能承載當代中國人的自我認知,或更像中共政權的自我宣傳。
從中國被收養之後,她們尋找「我是誰」的答案
原來自己的經歷是獨特和寶貴的,她們慢慢為自己搭建起「跨種族收養者、華裔美國人和亞裔美國人」的三重身份認知。
解析白宮半導體供應鏈關鍵報告:拜登在新一輪晶片戰爭中劍指何方?
我們專訪了台灣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聯電的前執行長胡國強、前台積電高階主管,探問他們如何看待未來戰局。
評論|
美國推出對華重磅法案,拜登能否跟上國會強硬的步伐?
在白宮克制的中國政策和凝聚兩黨共識的國會激進主張之間,到底隔着什麼?
林夏如:台灣防疫和經濟的奇蹟能夠持續嗎?
台灣無法獨自抵擋中國經濟的引力,除非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合作保護台灣的主權與繁榮。
自述:從加州到德州,從中國到美國,我感受到的那些歧視
我在美國感受到的種族歧視由隱性變成了顯性,甚至上升到人身安危的程度。在大國對抗的時代背景之下自證無辜,有時是徒勞的努力。
評論|
劉文:停止亞裔仇恨——尋求美國主流支持的無奈控訴下,亞裔正義到底是什麼?
當下「停止亞裔仇恨」的動員,大多強調亞裔長期受到美國社會的忽視。這有什麼問題?
評論|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的「對峙」,只是兩國未來衝突的序曲?
中國要「平視美國」,美國也會更嚴格「完全對等」地對付中國。而一整套「西方話語詞匯」,正被中國改造為反映其價值觀的版本。
亞特蘭大槍擊案:亞裔的憤怒之聲如何改變美媒的報導風向?
讓遇害者在美國歷史上產生長久的迴響。
1
...
14
15
16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