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速遞 Whatsnew
持續關注焦點議題和重要趨勢,用短新聞連接深度報導。
台東鐵花村熄燈,曾是台灣東部音樂與原住民文創重地|Whatsnew
至2023年中,鐵花村演唱會中高達七成來自原創、原住民歌手,鐵花村也成為東部音樂人唱歌最重要的舞台。
香港數據顯示學生自殺率趨升,陸台兩地亦錄得類似危機|Whatsnew
公眾必須「更加主動關心身邊的年輕人,是別處高風險的族群。各種警示信號都不容忽視。」
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監管峰會在英國召開,達成了什麼共識?|Whatsnew
會議特別指出,人工智能有加劇虛假信息傳播的風險。
澳洲總理訪中重啓兩國關係?中國經濟壓力大,太平洋仍是熱點|Whatsnew
雙方對部分澳中矛盾的核心議題暫時採取了「擱置」的處理方式。但這種處理,也意味着圍繞這些問題的衝突隨時還有機會再次燃起。
香港同運會爭議聲中舉行,葉劉淑儀致詞:創造歷史、呈現多元包容|Whatsnew
第11屆同志運動會「同樂運動會」於11月4日假香港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開幕,這亦是同運會首次在亞洲及拉丁美洲舉辦...
葉劉淑儀隔空交鋒何君堯等反同人士,香港同樂會在爭議中開幕|Whatsnew
何君堯等議員和一群社會人士稱香港同樂會威脅國家安全,活動大使則建議其到場參與感受。
上海萬聖節走紅互聯網,青年壓抑靠「扮鬼」釋放|Whatsnew
萬聖節的「瘋癲」意味着中國年輕人的壓力和情緒均需要公共活動釋放和宣泄。
習近平調整婦聯地位,提出「防範婦女領域風險」|Whatsnew
儘管婦聯主席罕有地由國務委員兼任,但如今中國最高級女性官員的實權遠不如2000年代初期。
十月香港法庭:「輸入煽動刊物」首案,7.21「非白衣人」暴動開審|Whatsnew
初選案伍健偉、林景楠完成案情;荃灣中槍青年曾志健暴动潛逃兩罪判刑47月;「二胡伯伯」無牌演奏罪成
發布首款「碳中和」產品後,蘋果仍遭遇「漂綠」質疑|Whatsnew
或許值得反問的是:碳信用項目是否真的有效?項目本身的環境價值是否有被誇大?
台灣同志大遊行中,仍未能結婚的「中台」同志與跨性別身影|Whatsnew
「現在,就是我最喜歡的狀態,這是最棒的我。」
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逝世
剛出任總理時,李克強曾推動國務院改革。不過,李克強的第二任期轉趨低調,其獲官方媒體報導的數量和頻率也大大減少。
1
...
48
49
50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