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大陸
政經、社會、人的故事,以最真實的視角深度報導中國。
評論|
疫情蔓延時的雙重體驗:魔幻現實的春晚,與體制的拖延症
中國春節聯歡晚會曾經也在受災時舉辦過,但今年新型肺炎病毒肆虐下,慶祝與輿情形成了令人震撼的反差。
疫情與輿情十七年:被瞞報的SARS與被孤立的武漢
歌舞昇平的春晚與憂心忡忡的民間輿論,在這個剛剛過去的除夕夜反差強烈。
武漢疫情:封城是最好的辦法嗎?
目前封城措施估計能減少25%的感染病例,但會製造更多恐慌,並將許多疫情埋在了公眾看不到的地方。
八問「2019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傳播、怎樣醫治,和SARS有什麼不同?
有專家認為,肺炎疫情現在「還處於早期」,感染規模將會「是SARS的10倍起跳」。
評論|
鄧聿文:中國脆弱之處
中國輿論近期三件事,一個關乎公共健康安全,一個關乎特權和社會平等,一個關乎貧富、慈善和社會救濟,非簡單巧合,而具很強的象徵性。
1.22疫情更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累計557例,死亡人數增至17人
晚間,武漢市政府發布通告,要求全市在公共場所配戴口罩。
武漢封城記:「一夜之間就慌了」
「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也不敢見面了。」
評論|
楊路:中國能否順利執行貿易戰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中美新常態的最大特點就是質疑對方的動機,質疑以前的共識,質疑未來的方向。這好不容易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也將持續接受質疑的考驗。
評論|
在海外,抖音與微信為何成為「中國威脅論」的延伸?
面對中國政府的影響與審查的顧慮,原本在境內也是政治審查受害者的科技公司,在境外運營時又瞬間變成了中國政府目前推行的言論審查制度的幫兇。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哪些看點?
中國同意終止強制技術轉讓;將向美國開放信用評級、金融資產管理等金融業務;並增購不少于2000亿美元商品。
評論|
野聲:以純粹國際博弈看待中台梵關係,是可靠的分析進路嗎?
若無深入剖析「主教任命」的問題,在筆者看來並未中靶心。
台灣大選中的中國輿論場:官媒保守,民眾激進,「武統」聲浪下的冷感
如果拿了大陸多年好處的香港能有200萬人上街「反中」,那繼續柔性對台政策,是否會讓台灣也掀起「反中」運動?
1
...
155
156
157
...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