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公共政策
為何香港始終推不動「垃圾徵費」計劃?|端聞 Podcast
這種民生政策需要全港市民的參與,但港府目前卻很難把全港市民動員起來
台灣社會是如何開始討論「死刑存廢」的?|端聞 Podcast
當我們考據過往使用死刑的史料,會得出一個結論:殺人償命並非天經地義。
日本建築師夫妻地震後選擇:當房屋價值25年就歸零,老房建造是出路?
他們丟不下的執著是,將來萬一房子被荒廢,所用的素材也得能塵歸塵、土歸土⋯⋯
五月香港法庭:47人案、23條首案與《願榮光》禁令等|Whatsnew
「黎智英案」周達權作供;青年被控「侮辱國歌罪」;同志權益案進展;兩人冒認他人取消登記器官捐贈判囚
台灣擬修人工生殖法:婚育脫鉤和代理孕母制成爭論核心|Whatsnew
「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慢慢在變老,我們一直在等待,我真的很希望能在台灣生養孩子。」
橫跨20年及多屆政府的香港垃圾徵費計劃,最終為何觸礁?
解說錯重點、未打鐵趁熱、討論氣氛改變……受訪者歸納了徵費實施無期的幾大原因。
香港民主派47人初選案裁決日:一文看現場情況、判詞重點及兩被告脫罪理據
47人中,劉偉聰和李予信被法庭宣判脫罪,律政司下午指將提出上訴。
香港23條立法後首案,包括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等六人涉煽動被捕|Whatsnew
當局指六人經營專頁發布相關鄒幸彤、六四和支聯會等內容,是利用「敏感日子」煽動市民。
巴奈專訪:陪蔡英文做總統,住在帳篷抗爭七年的她回家了
「這就是最深的歧視,把你捧得高高的,然後轉身讓你掉到地上。所以我要留下來,提醒她、督促她。就這樣過了七年。」
評論|
《立場案》遙遙無期的等待:法官在刑事案件中儘早作出判決的人權法責任
難道這代表法官不受任何約束,審結案件即可以隨意束之高閣,遲遲不頒布判詞嗎?
四月香港法庭:黎智英案、反恐首案、記協就查冊新規入稟等|Whatsnew
「黎智英案」中,李宇軒、陳梓華先後圍繞2019年的事件作供;反恐首案則有關2019年「屠龍小隊」的行動。
一人遊行、留守或離場:公民社會變幻後的大坑西邨拒遷抗議
大坑西邨正在倒數,邨民想法縱有不同,仍共同面對居民抗議的重重困難。
1
...
4
5
6
...
30